流感将进入高发季,科学预防莫大意 ③
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 确诊后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 记者:如果出现流感症状,都要去医院检查吗?可否等待自行痊愈或在家服药? 王一民:这个要视情况而定。流感大多呈自限性,就是能自行缓解,多为3—5天热退,咳嗽、乏力等症状逐渐好转。比如,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得了流感,可以先观察并休息,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休息、多饮水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憋闷、喘、气短,或者痰中带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形,提示病情加重,应立即就医。 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症状较重的流感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被诊断为流感,要及早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如果患者在流感期间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在家对症服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无效,因为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果存在混合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服用抗病毒药前,要查看它与现有药物(如降压、降糖药)的相互作用。服用药物时也需要考虑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根据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记者: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流感,其他人有必要提前服用药物来预防吗? 王一民:尚未接触流感患者时,不建议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流感,因为没有必要。如果与流感患者已经有密切接触,且非常担心被感染,可以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进行预防,这被称为“暴露后预防”。对于暴露前的预防措施,在知道将与流感患者接触前,建议通过佩戴口罩和勤洗手来降低感染风险,而不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 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感染了流感,应重点关注感染者,让其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感染者及早治疗不仅有助于自身康复,还能降低家庭成员的感染风险,特别是家中有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或儿童等高风险人群时。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不需要提前服用药物来预防,而是应让感染者尽快得到治疗,以降低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风险。 记者:如果确认得了流感,该如何治疗? 王一民:一旦确诊得了流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的黄金期,此时病毒复制活跃,及早用药能尽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重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要对症治疗,比如出现高烧时要使用退烧药、出现剧烈咳嗽时用镇咳药。 前面我们说过,抗生素仅针对细菌感染,并不直接治疗流感,但流感重症患者常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流感病毒如同一场烈火侵袭了人体的气道上皮,出现“似烧伤一样”的表现,严重的损伤很容易引来其他病菌,如细菌、真菌,此时就需要抗生素发挥作用。需要明确的是,这需要专业医生来判断。 记者:如果得了流感,近期就不会再得第二次了吗?短期内,一个人会被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吗? 王一民:如果得了一次流感,短期内一般不会再得第二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隔个半年,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有可能再次感染。 一个人是否会被不同的流感病毒所感染?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但概率偏小。在同一个季节里,甲流和乙流同时流行的概率较低,同一个人短时间内被两种类型的病毒连续感染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得了流感后,要好好休息,不建议立即工作,还要注意身体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要小心是否继发了细菌感染,因为流感后气道黏膜受损,修复过程中容易受其他病菌侵袭。为了保护自己,在公共场合建议继续佩戴口罩。需要注意的是,得了流感后,要好好休息,不建议立即工作,还要注意身体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要小心是否继发了细菌感染,因为流感后气道黏膜受损,修复过程中容易受其他病菌侵袭。为了保护自己,在公共场合建议继续佩戴口罩。 为了保护自己,在公共场合建议继续佩戴口罩。学习了~ 王一民:这个要视情况而定。流感大多呈自限性,就是能自行缓解,多为3—5天热退,咳嗽、乏力等症状逐渐好转。 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症状较重的流感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被诊断为流感,要及早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如果患者在流感期间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为了保护自己,在公共场合建议继续佩戴口罩。做好安全防护! 感谢分享,周四快乐! 点赞.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了,问好!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