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这三个部位痛吗?可能是你的血管堵了 ②
划重点 这些人群需要关注血管健康 ● 年龄>45岁男性,年龄>55岁绝经后女性。 ●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 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 长期吸烟、情绪抑郁、压力大、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 长期熬夜者。 ● 缺乏运动的人群,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里的垃圾无法排出,逐渐在血管壁上堆积起来,最终可能导致血管堵塞。 划重点 7步让血管“强大”起来 1.合理饮食:控盐、油、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成人每天烹调用油25~30g,添加糖不超过25克。 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 2.合理运动:每周完成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不要久坐不动,每次运动应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 一般来说,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为宜。 3.控制好血糖 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凝也十分重要。 4.控制体重和腰围 肥胖人群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粒子浓度会比较低下,从而引起血管堵塞、动脉管壁增厚,以及血管狭窄等现象,容易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2个指标来评估自己到底算不算胖: 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 按照我国标准,计算结果低于18.5,属于“过轻”;结果在18.5~24之间,属于正常体重;结果高于24,就属于“超重”; ● 若是体质指数超过28,那就达到“肥胖”的范畴了,需要尽快开始减肥。 腰围:用软尺在肚脐眼上方 1cm 处紧贴皮肤水平绕一周,成年男性腰围 ≥85cm,成年女性腰围 ≥80cm,则为超标,需要注意控制。 5.成人睡眠保证7~8小时 睡眠时间过短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 6.一年一次体检 血管方面的体检一般为血管彩超,能够初步判定血管是否发生堵塞。一年一次即可。 另外,糖尿病患者,每年需做一次:眼底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检查等,便于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其他并发症。 7.远离烟酒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健康小贴士 一、身体这三个地方痛,说明你的血管可能堵了 胸痛、下肢活动性疼痛、肢体疼痛伴肿胀。 二、7步让血管“强大”起来 1.合理饮食:控盐、油、糖; 2.合理运动:每周完成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3.控制好血糖; 4.控制体重和腰围; 5.成人睡眠保证7~8小时; 6.一年一次体检;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凝也十分重要。 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凝也十分重要。 感谢分享,周三快乐! 点赞.谢谢分享.
点赞.谢谢分享.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