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居士 发表于 2025-4-6 07:13:41

昔日芳华今依然——赞我当兵时的女战友||晓彬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5-4-6 07:16 编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芳华,我们的青春岁月从这里开始……


1970年1月4日,北京天气寒冷,天上飘着轻轻的雪花,而永定门火车站,站台上气氛却严肃而紧张,一声声口令声,一排排身穿新军装而无帽徽领章的新兵,紧张而有序的登上一节节军用闷罐列车,这就是第二炮兵某基地在北京征的千人新兵,前往大西北军营。在这列军列上挂了一节客车,里面坐了新征的近百名女新兵。


在这节客车中部,有一位穿着崭新绿色军装,头戴军绿皮帽的女兵,眼睛紧盯着窗外,这位年仅15岁的新兵,清秀的脸庞透着稚嫩,她坐在座位上眼中含着淡淡的泪花,当兵是她梦寐以求的理想,在那个年代当一名女兵是非常难的,为了当上兵,她向西城区武装部、学校接兵的部队干部写了申请书,当她真的当上兵了,实现了梦想,要离开北京、离开父母、离开家时,她真的恋恋不舍呀……中午12点整,这趟军列慢慢的启动,并加快速度向西奔驶而去。


在西行的火车上这位女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会成为一名火箭军部队的职业军人,她一直在火箭军部队默默的工作了一生,她为火箭军部队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直到退休,在火箭军部队工作的几十年中,她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等多项奖励,她就是我当兵时的战友高淑萍……

这趟前往西北的军列于五天之后到达了甘肃武威炮校,这批近百人的女兵在这里开始了新兵连的训练。武威位于河西走廊兰州以西,有大片的的戈壁滩,干旱缺水少雨,冬天风大,生活非常艰苦。武威炮校是上个世纪50年代成立的,方圆1个平方公里,有教学大楼,办公大楼,苏式营房,大礼堂,军人服务社,绿化也非常好,特别是那有名的红军杨,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

高淑萍和这些女战友们,每天都是各种军事训练,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对这些不到16岁的女兵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然来当兵就要吃苦耐劳锻练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高淑萍牢记这个信念,完成了新兵连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在那个要准备打仗的特殊年代,她所在的部队是二炮新组建的基地,当年入伍的这些北京的女孩子们,也是这个基地的第一代女军人。


1970年春节是2月6日,由于战备形势紧张,应该训练三个月的新兵连,只训练了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我分配去了通信营无线电连,高淑萍当兵前曾在北京某中学是文艺宣传队的队长又是文艺骨干,自然就被分配到基地政治部宣传队了,宣传队的队员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北京的新兵。基地宣传队在当时的条件下困难很多,缺少文艺器材和师资力量,上级要求要用最短的时间排出最好的节目,下到部队去演出,为此队员要做到,一人多能,说、唱、歌、舞,演出前的装台,演出后的卸台等。


我们那个年代的兵都很能吃苦,宣传队的兵也不例外,女兵同男兵一样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年冬训时,她们都刻苦练功;拉练时,组成宣传小分队在路边演小节目给大部队加油鼓劲;赶排节目时,经常加班到深夜才休息。高淑萍还经常被派往连队教战士们唱歌;给炮校小学的学生们编排舞蹈;她拉练驻训时教老乡家的孩子们唱歌、跳舞的照片还曾登上了军报。


宣传队每年都要下基层下连队演出,在祁连山为部队演出,经常是好几个月,给长年在大山里为导弹筑巢的官兵送去快乐与精神食粮,很受部队欢迎。后来高淑萍同我说起那个年代在宣传队这段往事时,既兴奋又感慨:"新兵连后我分配到宣传队,在宣传队我跳过舞,第一支舞蹈《大刀进行曲》,还跳过《北京的声音》、《采药舞》、《草原牧歌》等;唱过二重唱和表演唱,演过对口词《水》,弹过月琴伴奏京剧《沙家浜》。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歌舞剧《风雪高原练红心》,它不仅歌颂了长年在大山深处打坑道官兵的英雄事迹,战士们的革命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自己。在宣传队工作了近三年,我还是很留恋这段经历的,接受了很多正规正能量的教育,积极要求进步,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我和高淑萍是在当兵初期的一次野营拉练中认识的。一次行军中,我背着沉重的电子管电台,还扛着一套电台天线杆儿,走了一上午,已经浑身湿透,在我又累又饿快走不动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同志们快快走,前边就到永宁堡!”我抬头一看,是宣传队的小女兵在给我们加油。此刻,我振作精神,重整行装,坚持走到了宿营地。那个小女兵就是宣传队的高淑萍,她小小的年纪,同男兵一样全副武装走在行军的路上,自己已经很累了,还在给战友们鼓劲儿,她的那个精气神和清亮的嗓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1年元月到1973年元月,我离开部队到北京二炮学习二年通信专业,回到部队后,听说基地政治部有一批优秀的宣传队员下到了基层工作,高淑萍也是这次下到基地后勤部医院的,到医院后高淑萍去医院炊事班锻炼了半年。


当年医院炊事班就在我们通信机房南边50多米,我每天上下班,基本上都赶上医院医护人员的饭点,医院就餐食堂就在大礼堂东侧的休息厅,炊事班将做好的饭菜送到五十米开外的食堂,供医护人员就餐。


我每天在上下班路过医院的食堂时,都能看见高淑萍端着饭钵了或端着菜盆,送到食堂里去。她曾是歌舞演员,她往食堂送饭时,嘴里经常哼着好听的歌曲,手中端着菜盆和饭盆虽然有点沉,但是她走起路来多少还带点文艺范儿。那年冬天非常寒冷,我早上6点起床去通信机房接班,凛冽的西北风,直往脖子里钻,冻的我脖子发凉,当我路过医院炊事班时,看见她围着油吃麻花的围裙,穿着棉衣棉裤,脚上的大头鞋被水撒的湿润润的,脸上被冻的红乎乎的,在猛烈的西北风下,她手里吃力的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猪食桶来回摇晃着,她走到炊事班边上的猪圈,然后费劲的踮起双脚,半提起了猪食桶,把猪食倒进猪食槽里,一群小猪疯了似的围着槽子猛吃起来。她虽然又冷又累,但看着小猪们高兴痛快的聚在一起"会餐”时,她开心的笑了。


炊事班锻炼完,她分配到了传染科,传染科的位置在我们基地医院后边,是新盖的一个小院,里边有一排L型的病房,她在传染科认真学习业务技术,默默的工作一直到正式提干。

N年后我退伍回到了北京,再也没有见过她,但她的影子却留在我的记忆中。当年高淑萍在宣传队能歌善舞,是一个骨干队员,下到医院又是一位认真钻研业务技术,深受部队干部战士好评的优秀的医护人员。

后 记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岁数也大了,战友们的聚会也多了起来,后听仍在部队的战友们说,高淑萍在我们基地工作了8年,后调到了二炮陕西某地一个新组建的医院工作。她曾到西安四医大和云南等地学习,上世纪80年代她调入了北京二炮机关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虚心好学,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在二炮卫生工作的里程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那个年代我从人大新闻学院新闻摄影专业毕业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兼职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日报的特约记者,当我听说高淑萍的一些事迹后,也非常想采访一下这位老战友,可是她工作太忙难于联系,所以也无从下笔一直拖延到今天。 前不久的一次战友聚会上,我总算见到了她。我们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了,当看到她时,让我不禁眼前又浮现出当年那个朝气勃勃的小女兵。我高兴的问她:"早就听说你在部队这些年很优秀,我一直想写写你”,她微微一笑的回复:"我有什么好写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我是军休干部中最普通的一员"。

高淑萍退休后,又有了她施展和发挥她在原宣传队跳舞、唱歌特长的平台,她积极参加军休所和街道办事处合唱团和舞蹈队的活动,参加北京市区各类唱歌和舞蹈比赛,也赢得了各种荣誉。特别是她和她的舞蹈团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那是她和她的姐妹们的高光时刻。她们舞蹈团还经常到街道、社区、养老院、军休所等单位做公益性演出。她人虽然退休了,但是她还在用歌声、舞蹈做着另一种公益工作,做着另一种奉献。每年当兵战友在八一建军节及各种聚会上,她都会给大家献上一首歌,跳上一支舞蹈,指挥大家一起唱着当兵的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55年前我们同在永定门火车站,同乘一列火车的战友,经过岁月的洗礼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当然我的女战友~当年那个快乐的小女兵高淑萍也不例外,她的脸上虽然也留下了些岁月的痕迹,但她那活泼、开朗、阳光的性格和心态,让我一点也没觉得我们是同龄人。她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现仍活跃在文化艺术交流的舞台上,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快乐的老战士啦…

她跳上一支舞像孔雀一样美丽动人,她唱上一首歌像百灵鸟一样,歌声磁性而吸引着人。


表演舞蹈巜绿色军衣》


演唱歌曲《芦花》


她的性格永远是那么年轻,


她的精力永远是那么充沛,


她就是我心中一棵不老的青松,


她也是我们火箭军部队一位优秀的女军人。

林林 发表于 2025-4-6 07:20:02

天天开心快乐!

秋日诗语 发表于 2025-4-6 07:28:4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芳华,我们的青春岁月从这里开始……

三分投手 发表于 2025-4-6 09:39:09

感谢分享{:1_485:}

金盾 发表于 2025-4-6 09:54:27

感谢分享:[铿锵玫瑰] 昔日芳华今依然——赞我当兵时的女战友||晓彬 。演唱歌曲《芦花》,她的性格永远是那么年轻,她的精力永远是那么充沛,她就是我心中一棵不老的青松,她也是我们火箭军部队一位优秀的女军人。

我做主 发表于 2025-4-6 10:50:23

点赞.谢谢分享.

淘气的中年人 发表于 2025-4-6 13:53:55

多谢捧场,吉祥如意安康。

高飞鹰 发表于 2025-4-6 16:58:40

她像孔雀一样美丽动人,她像百灵鸟一样

王律师131813691 发表于 2025-4-6 17:41:55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昔日芳华今依然——赞我当兵时的女战友||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