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2045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白曾经在湖北的安陆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他入赘许家,娶了许圉师的孙女。《山中问答》大概就是他隐居在安陆的白兆山时写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x6 v2 T; s3 A) M' V, C7 B' T 这首诗里有一个问话的人。这个人问李白:“你为什么要隐居在山里呀?”
9 B& J! M0 ?% M2 J# q 这个问话的人是谁?不知道。这个人真的存在吗?不一定。这其实是古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于是虚构一个人物。
2 P! ^# G A! {0 K# x2 W q: v# M 这种手法在赋里也很常见。比方说,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里,有子虚、乌有。子虚和乌有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再比方说,苏轼的《赤壁赋》里,有一个客。苏轼通过写自己和客的对话,来表达对生命的看法。! Q+ S- T! H3 i( F+ [
李白在这首诗里,也许只是虚构了一场对话,自问自答。既然你问我为什么隐居,那就说明,你还不是我的真朋友,至少还没到知己的层面。一个真正理解我的人,是不会这么问的。而对于不理解自己的人,回答其实也显得多余。所以“笑而不答心自闲”。, C: G6 o: _. ^$ h5 O M
既然不答,怎么还会有后面两句?后面两句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李白是在心里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J% S; ]) o: z
李白的这首诗其实应该算是对陶渊明的致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写了一个误入桃花源的渔人。这个渔人进入桃花源,大家都招待他,“设酒杀鸡作食”。他在桃花源里住了好多天,最后要离开了,这里边的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意思是:你出去之后,对谁也别说,我们这个地方也不值得对别人说。其实是他们不希望被外人打扰。) m3 a# P& ?) Y
生命中的很多事,其实都“不足为外人道也”。生命中的很多美好,或许都在沉默中。* ?) g7 w; k) t/ \+ ~, H0 q
我很喜欢这首诗里的意象,“桃花流水窅然去”,那些飘落在流水上的花瓣慢慢地远去了。
# q5 F+ _% \& l; ^ 它们很轻。它们流向了生命的自在。
" M4 O& l" E3 Q0 ]1 E6 N8 {) J& v) Y! u1 w7 D$ V4 y2 v$ _( N8 k
! D3 U% E7 G9 O- D6 \ Y 出处:读者
" M# s. Z, G# O |
评分
-
参与人数 3 | 经验 +100 |
津贴 +100 |
收起
理由
|
金盾
| + 30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淘气的中年人
| + 40 |
+ 40 |
|
元兵
| + 30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