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的军旅生涯(二) 5 {8 f" i, O" B
0 u) i, ]5 o# J5 W1 j3 E, s 载着我们的火车在第二天下午抵达鲁中的新兵训练营。这里地处闭塞山区,山林茂密,清澈的小溪蜿蜒穿行,水声潺潺伴鸟声啁啾,踏入营区仿佛走进世外桃源。新兵连共4个排,女兵排驻在山下,男兵排则在半山坡。我被分到三排9班,30多人同住一间三间屋大小的平房,睡在木板搭建的大通铺上,虽因是临时营区略显简陋,却充满了新鲜感。6 a! j$ T5 o- q7 e' p
, ]5 T# t' E; f+ K8 `. l2 H7 k
初入军营:意外的信任与连夜的挑战
7 T6 p3 E# Y' u# q* {9 K2 Y; w* }+ X& `) h u) I
整理完内务,集合哨音便急促响起。列队时,值班员向一名年轻中尉报告的场景,让我初识了身高一米八五、魁梧如黑塔的吴连长。他操着浓重胶东口音健谈不已,从集合一直讲到晚饭,作为我到部队见到的第一位领导,印象格外深刻。+ L& o; C' i/ o8 W. P
+ h4 k6 `- ^2 j) e' `8 }+ w
晚饭后的班务会上,87年入伍的四川籍班长详细介绍了新兵连纪律与注意事项,这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次班务会。宿舍里,新兵们或整理物品、或静坐发呆、或相互攀谈,我则独自翻看高中同学的留言本,思乡之情悄然蔓延。突然被班长叫去见排长,漆黑的山风让我不禁哆嗦,直到听见屋里传来亲切的河南口音——原来排长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志愿兵老乡,因战功和素质比较好被抽调代理新兵连排长。更意外的是,他带来了连长的决定:让我代表新兵在开训动员大会上发言,理由是我作为高中生文化程度较高,且模样精神。- i6 I3 O8 H; G2 o' @
) i* l, i, \) N- ]8 W" n. M% E1 T5 E 看着桌上快8点半的闹钟,我既紧张又疑惑,却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参考,全凭自己构思,想起高中同学刻苦钻研的精神,灵感骤现——训练不也该发扬“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劲头?50分钟便完成了发言提纲,排长审阅后只叮嘱了句“到时别紧张”,让我回去赶紧休息。那一夜,我因兴奋与陌生翻来覆去,不知何时才沉沉睡去。 e l( \. \. v' V) T0 `
3 z8 ~, J+ }2 d- J5 Z
动员大会与火热的训练日常0 C5 F* ]7 K2 Z$ ^
; T, x# S' n/ a- v$ i, Y
次日上午9点半,新兵开训动员大会在大礼堂举行。会前的小联欢热闹非凡:一位“大包牙”新兵模仿春晚小品吃鸡动作逗得全场大笑,女兵的手风琴独奏悠扬动听,男兵女兵对唱流行歌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时,一句“不采白不采”的接话更是让笑声震天。很快到了开会的时间,会场立即安静下来。突然听到连长喊到:“起立,鼓掌”。这时我们才看到从礼堂的门口鱼贯进来9个人,他们一边走也一边鼓掌,然后依次在主席台就座,他们都是校官以上的领导,中间那位领导肩上的肩章是黄牌牌,是个将军,少将军衔。轮到我发言时,紧张得下台时竟忘了再次敬礼,直到掌声响起才如释重负。这次发言让我成了连队“名人”,女兵们常围着我问东问西,让我找到了强烈的存在感。
' m4 E- e) m6 c% j7 Y7 j0 j! g# t3 ], ^! V, x
正式训练从站军姿起步,60天里要完成队列、战术、射击等课目。起初大家热情高涨,可进入5、6月酷暑后,烈日下一站军姿就是个把小时,男兵尚且难熬,女兵们更是晒得皮肤黝黑,常有人中暑倒下,却仍坚持和男兵一样练匍匐、踢正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训练中的趣事也不少:有个新兵齐步走左臂左腿一块儿迈,走成了顺拐,常常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四川班长的川味口令也让大家在队列中憋笑到脸红发抖肚子疼;那个时候大家的饭量也大得惊人,我一顿能吃十多个肉包子,晚上饿了还会趁站岗偷买零食,体重虽未增加,身体却愈发结实了,小白脸也蜕了层皮。
P' _/ Q8 P4 }. T2 t; _" s! ]6 [& u
苦乐交织:汗水、纪律与难得的温情/ i2 \. o, U1 Y; @( t. ~$ Z5 ~; g: L! q0 ]
2 a; q |5 z1 m! H1 I8 `! K 除了训练,拔草、挑大粪等公差是家常便饭,女兵们两人抬一桶粪也从不退缩。内务要求更是严苛:被子要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毛巾牙缸摆放一条线,白床单不许有褶皱,每天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反复折展按压。我因内务出色经常受表扬,这也成了我枯燥训练中的小骄傲。( R* j: v: e1 t) @* a S
4 l: s; P: O+ F# @4 O% m 训练虽苦,却不乏温情。排长总把我带在身边,重活累活尽量替我避开;跟着他去女兵排时,上海姑娘们热情地围过来问东问西,她们习惯叫我‘’小尾巴‘’,因为我老是跟着我们排长到她们这里来玩,让其他男兵羡慕不已。她们说普通话时爽朗活泼,讲上海话时叽叽喳喳像说日语,成了军营生活的一抹亮色。& h4 C4 f' N/ f7 ~8 W' {4 o& m! j$ h$ X9 m
) a: ~7 ~( u2 O$ E0 M+ V @% O! `蜕变与成长:60天的珍贵印记. h$ H# ^6 K0 N1 i# s; V2 s
* M8 _/ i& j- E+ t( J0 b3 F 两个月时光飞逝,新兵连生活虽苦了点、累了点,但我感到了从所未有的充实。当离别来临,我已不再是那个离家时流泪的青年,而是真正理解了“军人”二字的分量——这里不仅锻炼了体魄,更培养了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蜕变,为军旅生涯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H K# o0 v3 D5 f/ Z2 y&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