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xj6576 于 2019-7-30 15:14 编辑 ; |* s; W! m( F
g& D% a, R0 K7 s' A自主择业作为一个名词,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 L( b7 e T' s5 J0 u. R, B6 E+ `/ o
. g8 h' S; \# |$ i0 D* m- ?9 q
2 M0 @+ L' _, N3 e [4 c今年两会之后,军队人大代表、军委国防动员部动员征集局局长宋春霖接受《中国国防报》专访,在谈到大学生士兵“出口”环节时透露:协调中央国家和军委机关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服役满一定年限的士官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措施办法……
v# l0 L% w1 I3 `+ ^
( B' k9 s9 d3 l3 { R% @2 `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模式和习惯的人,很多都将其看作是对未来政策的一种吹风。随着《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即将出 台,越来越多的迹象也表明,逐月领取退役金作为一种新的退役方式,将成为无论军官、士官都会共同享有的退役选择。
- \* x( Y. t5 n/ W7 E5 l , V" |2 i2 L6 {+ V! A3 l" p& M3 X
1.逐月领取退役金是对军官自主择业模式的扩大和发展。
" _, r9 O w4 B+ f. H3 G& d5 m
7 f1 z" K2 j5 U) b( c0 {2 d0 a在此之前,自主择业政策主要是针对现役干部实施的。符合自主择业条件后,军官可选择计划安置,也可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后由国家按月发放退役金。这项政策自2001年实施以来,不断日趋完善,选择自主择业的军官也越来越多,已经达到20余万人。从现实来看,其在军官群体之中“试水先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政策整体也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扩大到士官队伍之中的条件。
/ P3 A9 ?2 w" D6 B- x% N
; j7 S' \9 M& p8 ~6 p+ J客观上,广大士官队伍作为改革强军的重要力量,对“允许士官自主择业”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同时最根本和关键的问题,是传统计划安置退役方式受到许多条件制约,越来越不具备可持续性,也逼迫军人退役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原有军官自主择业的退役模式进行扩大和发展,非常及时和必要。( Y8 h! ?# e9 u p
0 M7 ?6 Z b8 _3 i4 W. W' j
q: @' u0 k1 {# ^4 u1 ]8 j- r
2.现有退役政策需要重新梳理和整合,并通过法律保护起来。
# n% M& Z8 H# s( n, V9 c' O8 q* H* Z* I* p
现有军官的退役安置方式,主要有退休、计划分配、自主择业、复员、转改文职5种,支撑它的政策文件是《现役军官法》和《文职人员条例》。士官的退役安置方式,主要有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国家供养这4种,支撑文件是《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自谋职业即买断。看出什么问题了吗?即都是现役军人,其退役方式区别明显,而且政策支撑文件竟然都不是同一个,于是导致退役安置时的政出多门、区别对待,既造成了繁琐忙乱,也不利于从政治上体现“官兵一致”的原则。
+ a f) _4 H# x7 S( Q0 f( D- g9 }3 q5 d+ u" h1 f* g' R
形成这种局面,有其历史原因,但在统一管理退役军人的事务部门成立之后,有必要和有条件将其统一起来,通过《退役军人保障法》进行一体规定和保障。广大自主干部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支撑自主择业政策的3号文件并没有法律那么高的地位层级,唯恐将来有变,而且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充实完善了。把逐月领取退役金作为一种新的退役安置方式写进《退役军人保障法》,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增强选择对象的信心和稳定性。
: l3 {* [& J- C! X* G3 r1 r
( g2 I- z" {1 ]/ r7 k3.自主择业作为一个名词,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S$ d; L) t. w. @, Q* B
% V4 ]- B4 m, Y9 t2 `当逐月领取退役金成为无论军官、士官都共同享有的退役方式之后,是将士官的这种方式也叫自主择业、还是把军官的自主择业改叫逐月领取退役金,成为一个政策制定者挠头、而广大退役对象几乎不放在心上的问题。因为就军官来说,当前自主择业也是逐月领取退役金,只要钱不少给,叫什么意义并不大。但是政策的制定者,要考虑一旦把这一模式写进《退役军人保障法》,既有本身的名词解释问题,又有士官自主择业、自主就业容易混淆的麻烦,远不如“逐月领取退役金”一目了然,简单粗暴。 s( i* C' M! a- c1 Z* n
4 Z# K6 v3 e, m" s9 L. h3 u此外,取消自主择业这个称谓,改成逐月领取退役金,恐怕也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其政策条件和实施办法,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成为一种新的退役方式。同时,尽管都叫逐月领取退役金,但军官和士官的条件与标准肯定也会有所区别的。传说中的“阶梯式”领取退役金,也在进行最后的论证。9 i, g8 N. n, `/ C
. q! C5 S* {$ X, |
# d9 h W' Q b+ n! _6 o5 K" B+ A
4.《退役军人保障法》保障的是基本权益,并不会规定可以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条件。
& @9 F F* l* \, v4 D
. b& Q$ b- Q! k! S8 r《退役军人保障法》是对退役方式、退役之后的管理和权益保障进行规定,并且主要是原则性的规定,它不会具体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门槛到底是18年还是20年。实际上,既然18年还是20年都可以根据改革需要进行调整,那么未来根据战时和平时、以及新的什么改革需要进行调整,也并非不可能。正因如此,还是把确定退役、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限定条件交给军队比较合理。一部法律出 台之后,若在一些具体规定上改来改去,显得并不严肃。& H! y, R# G, r( W$ C2 ?
/ I; i) E. I+ n: L1 z( k4 f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着急,2020年之前要完成各领域各系统主干政策制度改革,像退役条件这些政策是一定会出 台的。《现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传说中的“士官改军士”的改革,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都会陆续浮出水面。而且,相比将来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条件到底是多少年,其实更重要的是这种退役方式能够入法受到保护,在军队职业化建设更趋完善、让想干能干的长期干的基础上,军人的后路问题更宽阔更平稳了。
* f4 s3 P& B- l. E7 v" q* n " }' y9 ~7 J( U- k8 r
总结起来,本文的干货如下:《退役军人保障法》很快即将出 台;以后可能没有自主择业这种说法了,统一改作“逐月领取退役金”;今后士官也可以逐月领取退役金了;逐月领取退役金作为一种新的退役保障方式,从此受到法律的保护。# l6 c- _) d$ C1 H) k. E
6 u4 [; o1 P, E/ |5 N. b ~* k% ?来源:新绿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