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艰难坎坷的发展道路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层出不穷,尤以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甚。彼时,为了国家毅然出征的中国志愿军,装备、武器上远远落后于敌军,却以血肉之躯奋勇前进。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有5名志愿军在遭遇400敌军时毫不退缩,给予敌人惨痛一击。这种情节不亚于如今拍以一敌百这种夸张剧情的军旅神剧,然而这事却是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尖刀排意外发现敌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我国刚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却没想到美国挑起了朝鲜战争。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中央军委应了邻邦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志愿军前往朝鲜半岛。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我军英勇奋战立下大功者不在少数。其中,以5人之数抗击400敌军的尖刀排正出自于中国志愿军第四十二军124师372团4连。
当时,担任4连连长的王清秀接到上级的命令,要他们突破敌军防线,向济宁前进。因此,为了探听前方敌情,王清秀仔细挑选了五名志愿军组成尖刀排,分别是副排长白文林,五班长冷树国,以及另外三名叫做窦国斌、王二、郭银锁的战士。
他们五个人不仅要负责探听敌情,还要与后方队伍紧密联系,甚至在发现敌人时能冷静应对,发起奇袭。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五人在副排长白文林的带领下脱离了队伍,赶在大部队前的一个小时到达了一个村庄。
然而,正当五人在原地修整时,却意外听到了巨大声响,明显是军队发出来的。可我军大部队尚未赶到这里,这里怎么会有军队呢?显而易见,这极有可能是敌军!
经过几人的暗中观察,他们发现对方竟然是刚从前线战败的韩军第2师32团第3营。虽是战败之军,可人数也远超他们,足足有400人。让他们五个人与其对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可如果他们不及时做出应对之策,等大部队到达时,也免不得受到韩军的伏击。
就在这危急时刻,副排长白文林当机立断,命令四名志愿军战士,一同将这400人敌军全部给“包围”起来。四人听到副排长的命令,没来得及思考,就咬咬牙行动了起来。
他们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即使明知前方是豺狼虎豹,为了后方的弟兄们,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五人奇袭,俘获敌军
五个人就妄图包围400敌军,放到现在说出去大家也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会质疑这又是什么神剧的新情节吗?可在当时,尖刀排五人虽然内心无比忐忑,却坚定地相信自己能抢先给敌人立下马威。
他们在短时间内紧急制定了一个缜密的计划,打算伪装成志愿军的大部队,在敌人摸不清虚实之际,趁乱投掷手榴弹。说干就干,五人分成了两个小组。利用地形优势,由白文林带领着两个人从左面进攻的,另外两人则从右面进攻。
当时的韩军正放松警惕,根本没有发现五人的靠近。冷树国眼尖,在悄悄移动的同时发现了一辆卡车,上面坐着4个韩国军官。他担心四人等下启动汽车逃走,向敌军总部通风报信。于是,他果断与其他人举起手枪,一顿射击。
而那四个韩军,甚至还没来得及启动汽车,在刚与冷树国等人对上眼就被他们乱枪打死了。急促的枪声也马上让韩军意识到有敌来袭,可是当时正值黑夜,他们根本看不清楚我方到底有多少人。
尖刀排五人也利用了这个优势,大声呐喊,朝着敌军投掷手榴弹。手榴弹打得敌军措手不及,以为是我军人数甚多,开始疯狂逃窜,却被尖刀排一枪一个,400人在短短时间内就被击毙了不少人。
而冷树国在这时发现韩军的队伍里,居然有两个美国军官。这可是意外之喜,说不定能立下大功。那两个美国人正打算趁乱登上吉普车逃走,冷树国自然不可能放过他们。
他迅速猛扑上去,缠住了一个美国军官,让其无法拿出手枪射击冷树国。经过一阵激烈的搏斗,美国军官被冷树国死死地压制着,最终他被冷树国的匕首插入胸口。而另一个美国军官也被其他人俘获了。
大获全胜,荣誉满身
就在尖刀排激战之际,后方的大部队也终于到达此地。原来王秀清远远听见了此处传来了枪声和手榴弹的轰炸声,猜测尖刀排可能与敌军碰上面了,便火速赶来支援。
这下好了,五个人在见到支援后打得更加激烈。而敌军见状也无心与其对打,疯狂向树林里逃窜。我军也停止了追击,一方面是怕孤军深入会遭到反攻,另一方面白文林、冷树国等五人此战围攻400敌军,已经是大获全胜。
当时372团团长张景耀发现冷树国脚上竟然没有穿鞋,一路几十公里,就是赤着脚在雪地里作战的。团长不由地感动了,随即向其他人下令:“给英雄找双鞋穿!”
经统计,尖刀排五人此次打死了敌人16名,抓获了40余名俘虏。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冷树国抓到的美国军官其中居然有美军的埃默森上校。五人这下是一举成名,立下大功。
事后,彭德怀元帅亲自为他们申请了“嘉奖令”。白文林、冷树国等人被授予了一等功的荣誉,还获得了“追击英雄”的称号。而这场五人包围四百敌军的英雄事迹也被国内人民津津乐道,被俘虏的美军上校却觉得不可置信,不相信这是仅仅5个人做得出来的。
小结:
他不知道的是,中国人最擅长的也许就是在险境中搏得一丝生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朝鲜半岛的大雪掩盖了太多英灵,但我军从未选择放弃。每一个中国志愿军都像尖刀排一样,奋勇作战,将不可能的事一一完成,最终化成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