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凉州词 " U& l* c) j5 t7 Z+ h
【唐代】王翰
- W6 ~5 }7 u8 Q: m' n7 P9 G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g% G3 P# Q) b( F; n; W& g5 L+ w
# @' N1 c1 b* @! d0 P0 [7 P
# N: N1 R* x$ |* R 译文1 z8 h' @1 I( @
4 M0 u0 V. d& l& T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 L. d, x% {, h {0 ?- w7 w
注释 9 F& X! C y% @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 u- }2 p, x- s% {. W!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j( m- T: d- @" A3 e+ M6 U
欲:将要。: e6 l" ?$ t; b. a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 ^: z! I3 z3 Z) f+ J7 U3 y1 ^. c) J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 C( U- t! r' a1 l3 p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X5 G* s* p% G
君:你。
/ b$ V+ b- ~- M: j# W征战:打仗。
4 Q* Z% ~/ I! j x ]* a m
* Q2 y D9 M, q5 o6 N
创作背景
* D/ j+ C- S! X: c( @4 o6 H.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 @4 ?" e1 F' x- n% T1 w
赏析
- p9 Y# v" r& ~2 J) \4 \: ]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整首诗描述的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3 |" H) `3 r# r/ D4 ]1 H; b
" N# \" ~4 ^) E6 ?- U
0 m6 H$ B: Z1 l; r7 C4 Q3 Q1 {. X3 h6 }- y0 U% L* v1 k
, c- Y3 k. L( `9 C: G0 U" q4 _( p& k
. Q9 d3 x. k0 j5 K* w* C l- T
! z$ e" I/ E) r$ P3 w( Q6 ~2 }2 H4 o8 p" O* [* D
M+ `: b) _- B8 f3 P1 F6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