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5|回复: 5

【史海泛舟】1985年,黄克诚应要求谈林彪,在场人听后感慨:敢这么说的只有他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040

发表于 2024-12-24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修书这事儿,那肯定是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的好事儿。可军事人物分支学科的副主编李维民,却碰上了个大麻烦。


原来啊,1983 年的时候,党中央批准的百科全书里有个“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名单”,这名单里有个挺特殊的人,那就是林彪。


咱国家的革命事业中,林彪确实是有功劳的,这一点不能给抹掉。不过呢,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有不少问题。打个比方,在革命时期,林彪在一些战斗中表现出色,为革命的推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新中国成立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在一些方面出现了差错,产生了不少问题。总之,林彪这个人,革命时有功,但后来也犯了错。


李维民为了写林彪的条目并对他进行评价,那可是伤透了脑筋。等林彪条目第一版编写好了,李维民没耽搁,立马就给还在世的各位老帅、老将军都发去了一份,想听听他们咋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1985 年 2 月 21 日上午,军事人物分支学科的主编周之同,还有副主编姚夫、李维民,这三人一块儿前往了黄克诚的住所。


老将军把三个人带进了会客厅,等大家都坐好了,他表情很严肃,开了口:“我叫你们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最近,我们的军队在前线遭遇了一些困难。敌军的攻击非常猛烈,我们的防线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坚守阵地,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你们有勇气和能力去完成它。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会全力以赴,绝不退缩!”三人中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坚定地说道。“对,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另一个面容刚毅的人紧接着表态。“我们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最后一个人也大声说道。老将军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个挑战。我们要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我们的战斗力。我们一定要取得胜利,保卫我们的家园!”


“今儿个咱主要唠唠林彪这条释文。你们把这给我送过来,问我啥意见,我觉着把林彪列上去,这没啥毛病,就该这么办。如今写历史可比过去实在多了,可有些事儿还得你们琢磨琢磨……”


实事求是黄克诚


那时候的人呐,常常会一俊遮百丑,也老是一丑遮百俊。就因为这样,在刚开始编写的林彪条目中,大体上就只写了他一连串的官职,还有他在革命时期出现的一些状况。像在红军时期,他对未来挺悲观的,以一个下级军官的身份给毛主席写信,问“红旗能打多久”这类的问题。




关于林彪在革命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在这个条目中并没有过多地讲到。


所以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个词条冒出来了,这事儿其实也说得通。


然而呢,黄克诚对那这份词条可不满意啦。他直截了当地就讲:


“咱写人物志啊,得向司马迁学学。人家在《史记》里写了好多历史人物呢。咱现在得拿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历史学者的态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可别像过去开斗争会那样,逮着一个人,就把人家的历史功绩全给抹掉了。不能光瞅着一面,得两面都看,得全面地打量,给人做出全面的评价,这样才能写出历史的本来样子。”




黄克诚的想法挺清楚的,甭管咋说,林彪在咱解放军的历史上那可是有名的指挥员。虽说他后来干了些不好的事儿,而且也因此受到了惩处。但咱在评判林彪这个人的整个过往时,得用辩证的眼光去看他。


黄克诚边说边专门指着条目上写的有关林彪红军时期的内容,那上面写着“先后担任营长、团长、第1纵队司令员、红4军军长等职务”。黄克诚表示:“写他在历史上担当过啥职务,这是应当的,也是必需的。可还得把他在担任这些职务的时候指挥过哪些战斗给写清楚喽。”


得说明一下,土地革命那时候,黄克诚和林彪虽说都在红四军,可他俩不在一个师。1930 年,林彪当上红四军军长的时候,黄克诚已经被调到红 5 军去了。往后呢,黄克诚虽说也跟林彪一起工作过,不过他俩关系没那么亲近。到了建国后,在一些事儿上他俩还闹了些矛盾。


可是呢,在说到对林彪过去所做贡献的评价时,黄克诚没有揪着以前的事儿不放,而是很公正地对他做出了评价。


就说吧,黄克诚清楚地讲过,当红军在中央根据地那会儿,林彪跟彭德怀、黄公略这些人,那可都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得力部下。在红军长征攻打全州的时候,林彪还给黄克诚的部队传授过该怎么排兵布阵呢。




说起那时候存在不少争议的平型关战役,黄克诚讲了,这场战斗是115师师长林彪指挥的。那会儿,毛和朱都没在前线呢,聂荣臻、罗荣桓虽说也参与了指挥,可主要指挥的还是林彪。


黄克诚觉得,林彪在东北时期的表现那是绝对不能被否定的。1945年,部队刚到东北的时候,也就十来万人,那时候的情况可是相当糟糕,啥都没有。没党组织,没群众支持,没政权,没精兵,没经费,没医药,连衣服鞋袜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七无”。可就过了短短三年,部队出东北的时候,人数居然达到了一百多万人,这数量直接涨了十倍啊!而且呢,整个东北都成了大后方。


那肯定啊,东北解放区能建立起来,这是整个东北局还有部队指战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可不能把这功劳都归到林彪一个人身上。不过呢,咋说林彪也是当时的主要领导。




关于林彪给毛主席写信询问“红旗能打多久”这事,黄克诚表示:党内的下级干部给上级干部写信,说出自己的想法,给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挺好的一件事儿,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


就因为林彪提出了那个问题,毛主席才创作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是林彪没提的话,这篇文章或许就不会诞生了。


所以呢,黄克诚就跟那几位主编提议说:


“要是其他人的条目释文里,像这种类型的问题都给写上了,那林彪这一条也能写;要是其他人的条目里这类问题都没写,那对林彪也别太较真儿了。”


说到林彪后期的情况,那可就得另当别论了,这可不是什么错误,那是犯罪行为。




总的来讲呢,我的看法是得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以历史学者的姿态,去撰写林彪的历史,把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都给写上,不能只写一个方面。我这看法呢,提供给你们当作参考,最终到底咋整,还是得让总政干部部、总政领导以及编委会去琢磨和决定。


李维民等人和老将军谈了一番话,这可让他们收获满满,深受启迪。等从玉泉山出来后,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也就他敢这么说了。”


敢言直谏


这可不是李维民他们故意说好话捧人,黄克诚那可是被称作“讲了一辈子真话的人”。1925 年,黄克诚加入了共产党,之后一直到 1986 年他去世,在同志们心里,他向来是以敢说真话、敢于直谏出名的。




1927 年那会儿,湘南特委还不太成熟,为了阻挡敌人进攻,竟然打算让部队把县城里的房子给烧了。那时候,黄克诚是永兴红军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他从永兴县委书记那儿接到了烧房子的命令。黄克诚当场就表示不同意,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做法老百姓肯定不乐意,咱可不能这么干。


最后,黄克诚没办法,只好听从了这个命令,安排人把衙门、祠堂和少数的商店给烧了,不过百姓的房子那可是一点儿都没碰。


1932 年那会子,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作祟,临时中央就给红三军团下了道命令,让他们去攻打赣州。


彭德怀那会儿挺支持这个计划,他觉得:“赣州那可是赣南的商业中心啊,也是反动派在赣南搞统治的中心地儿。要是能把这儿攻下来,那对咱党咱军好处可大了去了。”


彭德怀的一番话让与会的指战员们斗志昂扬,一个个都争着请战。就在这时候,一师政委黄克诚站了出来,要给大伙降降温。要知道,之前他因为反对打长沙,还被撤过职呢。


咱这边军队的情况虽说比之前好了些,队伍也壮大了不少,可敌人还是比咱们强大,这个形势没啥变化。再瞧瞧赣州那地儿,三面都挨着水,守起来容易,攻起来可难了。咱红军呢,又没啥重武器。就凭咱当下的这些力量去打赣州,搞不好就得像之前那几次失败那样,又栽跟头了。




可是呢,黄克诚说的那些话没被当回事儿。到了二月底的时候,红三军团大张旗鼓地朝着赣州城那边去了。


那时候,赣州有个名号叫“铁赣州”。在开战之前,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咱们红军去打赣州,存在很大的风险。结果呢,还真被毛主席说中了,这赣州确实不好打,咱们红军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黄克诚觉得这么干没啥用,连着四次向彭德怀建议撤兵。然而,那时候是王明“左”倾路线把控的年代,要是撤退了,那可就被当成“反革命”了,所以彭德怀没采纳他的提议。


最后啊,敌人的救兵到了,他们跟里面的敌人相互配合,这一下,咱这边的军队吃了大亏,损失老严重了。


1940年10月的时候,黄克诚领着八路军第五纵队往南走,去和新四军会合。这事儿让国民党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心里特别不踏实,他就调了10万的人马,去攻打陈毅、粟裕带领的部队。好在有第五纵队帮忙配合,新四军在黄桥打了个胜仗。这么一来,新四军在苏北的地位就稳住了,而韩德勤的那些残兵败将呢,只好跑到曹甸去了。




陈毅觉得,当下那可是痛揍落水狗,把苏北战场上那些反动势力的威胁给清除掉的大好时候。于是,他特地搞了个计划,专门用来追击并消灭韩德勤的残部。


可是呢,陈毅把这个计划拿到军事会议上去讨论,没成想,黄克诚特别坚决地表示反对。黄克诚觉得,这会儿国共合作的战线还没彻底破裂呢,之前的黄桥决战咱这边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还手的,要是主动发起进攻,那在政治上咱可就不占理了。再说了,咱军队当下的主要事儿是把根据地给巩固好,而不是去打韩德勤经营了好些年的老窝曹甸。


黄克诚提出暂缓攻打曹甸的建议,可这建议没被采纳,他还挨了陈毅的批评。


曹甸战役开始了,咱这边的军队碰上了顽固敌军的拼命抵抗。连着攻打了好多天,可就是没办法取得啥有用的成果。


在前线的黄克诚觉得再接着打下去,把曹甸攻下来的希望不大。于是,他给华中局发了个电报,说应该用持久战的办法去攻打曹甸,别硬来,要不然只会让更多的人白白受伤送命。可没想到,他的这个建议还是没被采纳。




最终,那持续了18天的曹甸之战,是以我军主动撤离而结束的。这战后啊,黄克诚因为两次提议暂缓攻打曹甸,遭到了批评,连第五纵队司令员的职位也给撤了。后来有一次开会,有个领导让他做检讨,他可没服软,而是选择了讲道理争个明白:


“我觉得我没必要检讨。在作战之前,我提出的那些意见,到现在我都觉得没啥问题,是正确的。这仗没达到预期目的,那可不是我不服从指挥才造成的,而是上级指挥方面存在失误。”


一年过后,陈毅对曹甸战役的教训进行总结时,很实在地表示自己确实该负起责任来:


我去打曹甸战役,这是去攻人家,其实没啥充分理由。我那时候太轻敌了,打仗打得很仓促,准备工作也没做好,结果就成了乱打一通。我们作战的方式是攻坚,这种打法得好好准备,还得按照作战原则来,可当时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光一个劲儿猛打猛冲,那问题解决不了啊。要是我们当时用了坑道作业的办法,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呢。




远去的将军


黄克诚这人说话直,实事求是,有他作保证,在编成的《军事大百科全书》里,把林彪的生平写得很详细。林彪在革命时候立的功、表现啥的都记在上面了,就连他提出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这些战术原则,也都一个不落给记下来了。


黄克诚大将这人,一辈子除了有敢说真话、实事求是的劲儿,还特别廉洁,生活上也勤俭节约。1980 年,他小儿子要结婚。那时候,好多人结婚都喜欢讲个排场。可黄克诚不这样,他让儿子骑着自行车去新娘家把人接回来,车不派,宴席也不摆。


黄克诚他们家呀,住的那房子老破旧了,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就算开着暖气,也不觉得暖和。就这情况,有关部门好多次劝黄克诚搬到新屋里去住,可他咋说都不愿意搬。


“咱得知道,现在好多群众住房那可是相当困难呢!咱住的地方可比他们好太多了。所以啊,咱得把钱省着点,花在该花的地方!”




有一回,屋顶上有块木头,由于长时间没修理,坏掉断开了,“哐当”一下就掉到了黄克诚的床边。万幸的是,那会儿床上没人。这可把黄大将的家里人给吓坏了,都赶忙劝黄克诚得赶紧把屋顶修一修。黄克诚心里也明白,要是再不修,那可就危险了,所以就点头答应了。


过了些日子,黄克诚听说屋顶得整个儿进行整修,得花一万块钱。他立马摇头不同意,说道:“哪块儿坏了就修哪块儿呗,能节省一点算一点啊!”


1986年,老将军的身体状况越发不好,就给送进医院治病了。好像是感觉到了一些事儿,在住院的时候,黄克诚坚决不肯接受治疗,药也不肯吃。他讲:“别再为我瞎费国家的钱啦,把钱留给那些还能工作的同志吧!”


黄克诚可不是光嘴上说说,在医院的时候,他好几次把输液的针头给拔掉了。到了临终之际,老将军已经没法说话了,就用笔写下遗言,说丧事得一切从简,不准家里人向组织提任何的要求。瞧瞧,就算是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心里惦记着的还是国家和人民啊。


1986 年 12 月 28 号,黄克诚大将走了,终年 84 岁。在他的追悼会上,中央说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80 津贴 +100 收起 理由
南坡居士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地道云南人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淘气的中年人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2-24 07:11:2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战友们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240

发表于 2024-12-24 0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签到,幸福安康。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535

发表于 2024-12-24 1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说他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21: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的人呐,常常会一俊遮百丑,也老是一丑遮百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