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军转网 返回首页

zhjyhmyx的个人空间 https://www.junzhuan.com/?2023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分配制度改革要突破五大难关(转)

热度 1已有 167 次阅读2010-12-31 08:33 |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也凸显出来,衡量两极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8,超过了警戒线,逼近了危机线。国内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最近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着力破除五大难关。

一、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导致国强民不富。

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高达8万亿元。可谓经济高速发展,财富蛋糕越做越大,但现在的矛盾是蛋糕分配不合理。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国民收入分配比例,1990年为24:20:56,2010年则达到33:30:37,明显看出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增幅大于居民收入,其中居民收入下降了19个百分点。财富快速向政府和企业手里集中,这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不合理的充分表现,也是国强民不富的集中反映。

因此,分配制度改革要先从政府做起,大胆改革分税制,解决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而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政府要精减机构人员、减少“吃饭财政”规模,让利于民,让更多的财富分配向民众倾斜,才能惠及民生和扩大消费,保持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垄断行业高工资造成行业分配不公。

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垄断现象和垄断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大型国企在政府的支持下,垄断资源垄断价格,从垄断市场中攫取垄断利润,形成了诸多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现在中国的石油、石化、金融、电力、铁路、民航、邮政、烟草、电信等十多个行业均是垄断行业。垄断排斥竞争,高价位低服务,群众意见很大,也挤占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加大了社会上的分配不公。

垄断行业职工人数仅占全国的8%,可工资收入却占全国的55%。垄断企业凭借垄断权力,为垄断行业确定了高工资和高福利。据专家调查,现在电力系统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林业系统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中石油、中石化每年垄断利润都在一千多亿元。每年还调高成品油价格向民众转嫁负担,越发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公的现状。

三、国企老总高工资带来了劳资分配不公。

国有企业由于国有官办的特殊体制,国企老总普遍实行年薪制,形成了高工资高福利的权贵阶层,导致企业内部的劳资分配不公。在国民收入的第一次分配中过多向管理者倾斜,劳动者收入偏少,为此中央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这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现有的垄断企业老总自订高工资,年薪多达几百万元,是职工工资收入的上百倍。有的老总每年洗浴费都高达8000多元,被群众戏称为新的权贵资本家,这一切都源于垄断。反垄断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向垄断企业增收利润和实行国民分红机制势在必行!

四、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难扼分配不公。

市场经济的国度里,通过自由竞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的同时,也会产生财富分配的优富劣穷。这种分配不公需要政府职能予以补益和调节。全世界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政府调节的重要手段第一在税收环节,建立以调节税为主的新税种,通过税收向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征税,起到抽肥补瘦的二次分配调节作用。但是我国税制改革滞后,个人所得税这一重要调节税变成了白领阶层的工资税,占个税总收入的68%,而大量的富人则偷税漏税,年收入12万以上的收入者中实缴税者只占应缴税者的10%,很多人暴富后不缴税或者少缴税,这是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和症结。

财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调节环节是财政支出结构要向社保倾斜,向民生倾斜。加快财政体制改革,逐步由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吃饭财政和建设财政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转变。

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这几年一直以30%左右的速度在高额增长,但关键这么多的财政资金怎么使用投向哪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势在必行,建立民生投入导向也迫在眉睫。

解决两极分化的难题关键点是财税体制改革。切实通过税收抽肥,通过公共财政补瘦,才能调节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现在两极分化尴尬局面用三句话可以切中要害,也突显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第一句话是富人太富不纳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大量偷税漏税,为此呼吁加大调节税改革力度,加强征管,实现应收尽收。

第二句话是政府太大养不起。税收形成财政收入,大部分用来养人吃饭,我国1500万公务员和3600万事业单位人员全部是财政开支和养老,加上三公(公车、公吃和公旅)消费,每年吃掉财政收入的60%以上,理论上用公共财政增加公共服务和暗补穷人,现在只能有想法没办法。为此呼吁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政府要精减机构人员,减少财政负担,才能腾出更多的资金加大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投入。

第三句话是穷人太多补不起。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仍是金字塔结构,今后要向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球结构转变,***总理已经先后两次谈到橄榄球结构问题。为此呼吁加、强全民创业,增加就业,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也呼吁加大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改革力度,提升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两个比重,财政要尽可能多地把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加大民主财政的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国强民富、社会和谐的目标。

五、社会保障不到位加大了分配不公。

我们社会保障工作起步晚、发展慢,现在社会保障的宽度、密度和深度,都适应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一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投向社会保障的资金偏少,西方发达国家社保资金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结构的30%以上,我国目前不足10%

第二目前社会养老保险资金面临着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巨大亏空,导致空帐较大。老一代工人阶级年轻时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上交财政,投入经济建设,而没有专项养老资金的保障和积累,导致他们的个人养老账户全部是空账户,只好透支现岗职工的养老金予以支付。这是财政留下的巨大支出缺口,现在已高达近3万亿元左右,由此加剧了社保工作的难度和经营风险。

社会保障工作理论上讲是旨在建立一个互助共济,分散风险的保障机制,也是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社保资金投入不足也弱化了它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因此加大社会保障工作的改革和投入力度,也成为调节分配不公中不可逾越的难关和攻坚之战。

    第三、深层次调节分配不公,还需要加大民主制度建设。

    切实在经济领域突出解决官商结合的权贵资本问题。

    在社会领域突出解决警黑结合的暴力敛财问题。

    在政治领域通过分权制衡突出解决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才能真正解决财富加速向少数人手里集中的异常现象。现在中国10%的最富的人已占有社会财富的40%,最富的人与最穷的人收入比已经由过去的3倍左右提升到20倍以上。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是中国最大的忧患和不稳定之源。**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当前我们首先要增强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必须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全国的力量共克时艰。历史留给我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专家们坚信十二五期间会有大的突破。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文士贝 2011-1-4 17:54
分配不公,早改改,一时半会该不平。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x 关闭

x 关闭


QQ|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5-2 03:14 , Processed in 0.12878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