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军转网 返回首页

雪中的火的个人空间 https://www.junzhuan.com/?2944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人情世故,何成病态?

热度 5已有 422 次阅读2010-12-23 16:13 |个人分类:生活未知|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看他“会不会做人”,假如一个人能把这种种“人情世故”都熟稔了,都做到了,在朋友们眼里,他就算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了,可是这样做人该有多累?看到2010年12月8日《半月谈》上人情世故发展成病态社会现象”一文后,不由不深深感叹了一番。

  人情世故,本是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处世的方法和智慧,但发展到现在却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比如去医院动手术前,要给主刀医生递红包;去驾校学车,要给教练递上一条香烟;去政府办事,要托熟人;小孩上学要交择校费,去开家长会要给班主任送点礼;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更是不能马虎,怠慢;甚尔,路遇同胞遭难也不去伸手相救,以免被人诬陷、惹火烧身;……人情世故在中国就像一张大网,铺的哪个角落都是,并且没有脉理,躲不开逃不去。怎不让人感到活得真累? 人情世故之所以让人累,主要是因为有目的性,拉关系是为了办事情,无时无刻不在计算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怎能不累?试想,如果走亲戚看朋友过节聚餐只是为了慰藉思念,表达感情,那自然是一种享受。只是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人,也没有纯粹的情,理论上完美的状态在现实中难存在。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吃香喝辣?为什么有的人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正如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所说:“在这个江湖里头混吧,你总得通晓人情世故,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得这么说,什么话得那么说。不通人情世故,恐怕活下去都有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竟然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对于人情世故,《红楼梦》中有一句诗最是经典,经常被人用做座右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不是祖先留下的“人情世故”不行,而是现代人歪曲了这些“人情世故”。本是表达感谢尊敬之意,却在当代人眼里成了“必须”和“应当”,而且发展到事事都得这样做的荒唐。

  何以至此?自然首先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的是“要做事,先做人”。何谓做人?懂得人情世故就是会做人,简单说就是会察言观色、会来事。其次,中国是一个以权力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情世故自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重要的“制胜因素”。再次,大家都一样,入乡随俗呗,谁让我们投胎时选择了中国呢?许多人正是有了这种想法,所以才会身不由己,甚至推波助澜。

  不信就看看我们身边人,甚至我们自己吧,不是一边在骂着腐败,一边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前途,去四处拉关系,甚至向领导献媚讨好吗?尽管许多人口头上看不惯“小人”整日跟在上司身边献媚得志,可自己还不是为了某个目的,那怕违心也要给上司送礼、巴结吗?   行文至此,不由想起歌手杨千桦“人情世故”中的歌词:太容易付出/却不容易相处/难怪我总是被辜负/太多的领悟/却太少的幸福/是天生性格太顽固/……/我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假装什么都糊涂/假装什么都瞑目/小聪明没用/扮小人物完全做不了主……

  只是,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只会造成更残酷的认钱不认人,越来越利益当先的“人情事故”。唯一希望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感受人情温度,重绘人心图画,品味人间烟火,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并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下去。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霜影浪漫 2010-12-25 21:1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复 wangfeng139 2011-3-5 12:44
  
回复 文士贝 2011-3-5 14:06
说得太好了。
回复 星光寒夜 2011-5-27 13:16
  
回复 咖啡泡苦丁 2011-5-30 13:52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x 关闭

x 关闭


QQ|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5-14 21:56 , Processed in 0.55853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