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我们再比较两个,就是袭人和晴雯,这个就是更典型了。袭人在《红楼梦》的家奴中,她无疑是最成功的,就是不但主子宝玉被她套牢了,一天也离不开她,而且在主子中,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喜欢她。三代,得到三代人的青睐,确实不容易,贾母、王夫人,还有半个主子的宝钗,有可能成为宝玉太太的宝钗都很喜欢她。袭人成功最大的奥妙是她明白自己的奴才身份,无论办事说话都守本份,这种强烈的角色意识,就让她以弱搏强,以下驭上,以贱谋贵,该体贴的时候就体贴,该贤惠的时候就贤惠,该以退为进的时候就以退为进,该豁出去的时候就豁出去。
我说袭人她显然是一个投资高手,她博得了王夫人的欢心。母亲对儿子的娶妻纳妾是有决定作用的,所以她第一个可能要博得王夫人的欢心,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可靠,靠谱。儿子在她手里不可能变坏。第二个,她就是要想办法让宝钗理解并欣赏。因为她知道,她知道自己肯定是注定当姨娘的,那么谁是当大太太,对这个当姨娘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她就一直跟宝钗在做工作。因为妻妾相处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黛玉就压根儿瞧不起袭人的奴性和媚性。而且她也知道,如果黛玉成了宝玉太太以后,第一姨娘的位置肯定是紫鹃的,宝玉对紫鹃都说了,引用《西厢记》的一句戏文“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所以袭人只能把宝押在宝钗身上,而且她除了心细,有风险意识,不断地关注投资对象的变化,以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最精彩的一幕,就是说她回家了,然后说她哥哥要来给她赎身了,这时她有危机了。这个时候黛玉跟宝玉的感情正好,然后她作为一个丫鬟来说,她也很担心,所以弄得宝玉傻乎乎地就回去劝她,劝她以后,她就给宝玉三个条件,就说,你若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来,这是假意要赎身,真心是要试探、要控制宝玉。而且做得非常好,这是一个奴才控制主人,下系左右,上系的一个经典案例。
和袭人相比,和她一起长大,一起服侍宝玉的晴雯就做得十分失败。曹雪芹对她判词,我们知道是“心比天高,生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风流灵巧不是毛病,她的毛病就是她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位置,和其她的丫鬟比,晴雯是奴性少了一点,或者说几乎没有。她心中也暗恋着宝玉,但是她对宝玉的爱,基本上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就是男女的这种真正的爱。因为觉得宝玉这个人不错,又长得帅,我爱你。那么宝玉对她的这个爱,基本上也是这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从古到今,丫鬟对少主子,妓女对嫖客希望得到平等的爱,都是悲剧,就像杜十娘和李甲那样,也就像一个部下对领导享有平等的友情,这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看很多历史上的故事,在没有发达之前,苟富贵无相望,大家都一起耕田的,一起打江山的。但是一旦几十年以后,一旦变了,有上下、有尊卑,甚至是君臣之别,那个时候你还要跟皇帝拉交情,那时很有可能就有杀身之祸,不要奢望跟上级有平等的友情,就像袭人一样,不要奢望以那种真正的男女之情和你的主人之间。要么你就像袭人,袭人她就是投资。所以我看那个,我就说她(晴雯)是真撕扇,说袭人是假赎身。就是她要赎身是假的,来试探宝玉。
第三十一回晴雯撕扇子,她是真的。就是让她撕的时候,她啪就撕了。然后说,宝玉,撕完以后,她说:我也乏了,明儿再撕吧。宝玉看着很可爱,因为宝玉确实是也很喜欢她,宝玉对她的情谊也是率真的。这一幕可能是一个丫鬟和一个主子,他们之间那点超越等级的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种情意,这种爱情也好,在那个贾府那种等级森严的家族里,可能是昙花一现,而且马上会种下悲剧的种子,悲剧的因素。后来王夫人驱赶晴雯,理由是魅惑宝玉。其实大家都知道,要说魅惑肯定是袭人了,晴雯跟他没有任何的那种关系,袭人跟他有了。但是为什么王夫人能够对袭人那么好,而容不下晴雯呢?就是对一个少主子来说,对主子来说你有多少妻妾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规矩,就是大老婆像大老婆,小老婆像小老婆,丫鬟像丫鬟,主子像主子。这个晴雯,王夫人就觉得你不守规矩,你不像一个奴才,你不听话,一定要把你赶出来。袭人尽管很早的时候,就跟宝玉有那么一点事,但是在王夫人心目中,没有危险性。所以我就比较这两个。
那么第四个,我就讲,应该是贾府最高领导人的私人秘书,就是她的贴身丫鬟鸳鸯。你就知道,当一个仆人,一个奴才即使她得宠,其实也是很悲哀的。这鸳鸯对贾母史太君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宫廷里的秉笔太监和皇帝那种关系,几乎贾母所有的私人事务都是她打理,包括贾母的私人财产的钥匙都在她那儿。那么你就知道,这个鸳鸯在整个丫鬟,不仅在丫鬟群中,就在整个大观园里面,在贾府里面,包括主子里面,她的地位是多高。别看她的身份是一个仆人,是一个奴才,连王熙凤都要巴结她,不敢得罪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是贾母的私人秘书。就她这个位置,我就说,她这个位置很风光,但是也非常有风险。因为离最高权力者太近,受最高权力者的信任和宠爱,难免会遭人嫉妒。好在她是一个聪明人,她很能处理这类事情,她比较低调。但即使这样,她也躲不过政治斗争的漩涡,作为一把手的私人秘书,她再怎么行事低调,不可能置身度外。最经典的一件事,就是荣府的大老爷贾赦要娶她当姨娘,赦老爷好色,但是我认为他要娶鸳鸯,首先贪图的不是美色,鸳鸯的长相也并不是特别出众,为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我们知道贾母偏心,喜欢贾政,因为贾政比贾赦,比他们家大哥有出息,反正像一个正人君子,在朝廷里还是一个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一个副司长,贾赦什么也不干。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贾政的夫人——王夫人是四大家族之一,那个娘家的地位也可以决定女婿的地位。
那么贾赦如果娶了鸳鸯,他就相当于控制了老太太。所以我说贾赦打的不是丫鬟的主意,不是打鸳鸯的主意,实际上就是他想控制老太太的钥匙。这个时候鸳鸯很难受,就是说不要说她本人不喜欢贾赦,不愿意做他的姨娘。即使她心甘情愿地给贾赦做姨娘,她的日子照样不好过。为什么呢?这样的话,第一,她会得罪贾母,她甚至会失去贾母的信任。第二,她会得罪王夫人,王熙凤。这样,你说她在贾府还能过吗?贾母也知道她自己的儿子打鸳鸯的主意,然后就说,大怒地说:“我统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你们还要来算计。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来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下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贾母一点也不糊涂,她就知道她大儿子要鸳鸯的一个真实的意图。
这个时候,把鸳鸯就摆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就是她绝对不能嫁给贾赦,但是不嫁她的隐患很大。因为她的主子贾母春秋已高,没几年活头了,这个风险是很大的。就像你跟皇帝的大太监,大领导的秘书一样,如果这个领导罢官了,或者调走了,或者老皇帝死了,他们的下场都没有什么好的。所以,鸳鸯在贾母死了以后,她只好自杀殉葬。因为她要不死,反正贾赦会治她的,她这样死了以后也成全了自己的名声,然后变成了好像是一个什么孙女,给她一个名份。你看看,你作为贾母的私人秘书这么得宠的一个丫鬟,她也是很悲哀的。
我就说这些傻也好,乖也好,只能说相对地过得好一点。包括赖家,他们家孙子当了县令,他们在主子面前还一样那么诚惶诚恐。实际上一样,这个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是可以变的。因为在这么一个政治制度下,贾府那么牛,他转过来以后,他对皇帝一样,也是诚惶诚恐。所以我就说,在我这个书里说,我说在《红楼梦》里面,真正的主子从来没有出来过,就是那个皇帝。你看贾府那么厉害,那么显赫,当宫中有太监传旨的时候,说有什么事,当时还不知道元春要回来省亲。然后一家人,贾母,王夫人坐卧不安,就是七上八下的,呆在屋里,让他们手下的家人去宫里打探。向那个比较熟的夏太监打探究竟是什么事。后来人家告诉他,是喜事,是娘娘要回来省亲了。哎呀,一家人的石头落了地。你想一想,也就是说雷霆万钧,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祸,什么时候是福,其实他们对皇家,对皇帝的心态,就像袭人也好,就像鸳鸯也好,就像这些丫鬟对他们一样。所以我就说看《红楼》,就是这样的悲哀,真正的主人只有一个。
接下来讲第二部书,如何在江湖上生存。就是《水浒传》,讲一帮强盗混世界的故事。2004年写了这本《闲看水浒》的,当时产生了一点影响。我的《引言》,就是“对梁山说声再见”。因为我当时就觉得,我觉得中国这个几千年的权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个朝廷解决一个问题也好,就是解决争议也好,总是李逵的板斧原则,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看谁的拳头硬。我说我们应该告别,你不告别的话,即使像宋江成功了,到了东京,坐了那个鸟位,当了皇帝。你说他会比宋徽宗强吗?一样,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王朝。
我这本书里,第一篇就是讲梁山的“山头”。江湖最开始的时候,它是一个比较浑沌的状态,就是次序还没有排,就跟我们看《古惑仔》的那个电影一样,刚开始,当初出江湖的时候,大家都在打拼,在街上打,争地盘。到一定的时候,这个江湖秩序就会逐渐稳定了。所以在《水浒传》的前期,基本上属于这种比较浑沌的状态,就是还没有排座次,将来谁是老大都不知道,晁盖也好,宋江也好,到了最后基本上就定了。定了以后,就能看出来梁山这个山里面就分了很多山头,就是我们说的帮派。
我们看梁山排座次以后,宋江当了老大,然后就整天想招安。然后武松说:“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鲁智深也说:“至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说:“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李逵也跟他喊“招安、招安,招一个鸟安。”也就是说这三个人都对既定政策有看法,然后这个时候,你看只有谁受处罚?宋江只把李逵给抓住,说要把他杀掉。然后大伙儿就求情,然后就放走了李逵,实际上就能看出来了,这三个人里面,真正的亲信肯定是李逵。因为对李逵、武松、鲁智深、宋江的表现是清楚有别。李逵是家奴,是他从江州脱险带出来的亲信,反对自己的招安大计,他很伤心。而且对家奴怎么呵斥不为过,还能敲山震虎,给其他反对招安的人看。他也知道兄弟们会替李逵求情,无非就是给大家看看。那么其他的人,像武松、鲁达,这是二龙山的头领,他就不能像对李逵那样,那是因为梁山相当于是合股组成的一个大公司,这是由一个个小公司合股组成的,所以宋江还真不能对其他派别的人马表现得太严厉,必须掌握平衡。
我们看梁山的权力构架,基本上是“一大加四小”。
“一大”就是原来的梁山人马;“四小”指的是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那么在这个“一大”里头,它又不一样。一大里头,原来的梁山人马,一拨是生辰纲派别,就是晁盖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带着那些人,像赤发鬼刘唐,包括吴用等等、等等。这些人后来一看晁盖不行了,马上就成了宋江的人了。其他的,你看包括跟他一些起事的,刘唐那些人,阮氏三兄弟均没有得到重用。那一拨就是他江州带来的人马,那才是宋江真正的人马,上井冈山的人马,全部重用。那最好的两个,一个保镖兼杀手——李逵,另外一个是他的特务头子戴宗,差点就成戴笠了,差不多,经常给他收集情报的。还有一个是他的公关先生燕青。这江州带来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嫡系,他用的肯定都是这么一帮人,还有他自己的弟弟,宋青,管酒席,实际上管财政,管后勤,反正就是这么安排的。那么还有一拨,更惨了,比生辰纲、晁盖那一拨还惨,晁盖的实力毕竟带的那几人还比较大,还比较有能耐,就是原来的寨主王伦手下那些人,宋万、杜迁,还有朱贵,基本被边缘化了,这些人实际上都有功劳的,这些人就应该是井冈山王佐、袁文才那些人,但是王佐、袁文才,原来老江西派基本上没有了,都给清掉了。王佐、袁文才后来也被彭德怀给干掉的。你就看到,基本上它的权力构架就是这样的。
最后我们就看那个,看最后的排座次,排座次就相当于建国后封将了,封军衔,实行军衔制。基本上凡是他的人,都是进三十六天罡,后面那些人,还是他统战的人,比如说卢俊义、花荣等等。确实有本事的人,他不敢得罪的人,比如说林冲,肯定在这里头,因为他确实牛。与后面原来那些人,比如原来王伦的人,还有后来从二龙山来的人,除非是头领。或者江湖上特别有影响,比如说武松、鲁智深进了三十六天罡,其他人都在七十二地煞,都不能够封上将,只能封中将和少将。这说明在江湖上也是这样的,它的规制和朝廷一样。
然后再讲“几人是干净的,几人是安全的。”
|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5-1 23:39 , Processed in 0.18009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