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科员怎么升至省部级
小张,北京市属机关一普通科员,今年二十五岁,大学毕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正一边工作,一边读研。
不必讳言,小张有一个说出来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天经地义挥之不去的终极理
想,由科员逐步升至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稍作喘息,再升为副局、正局。甚至
,机会来了,可以升至副部、正部……
屈指算来,小张前面,还有长长的八级台阶,需要攀登。
小张能否爬得上去?今生今世,他到底能够攀登到台阶哪一级?小张确实心里没
底,也说不清楚。
现在好了,市场经济嘛,只要您需求什么,就会有人千方百计满足您的需求。
以“一切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的《南方周末》,正好刊登了一篇题目叫做《官
员如何升迁》的深度调查,给千千万万个小张这样怀着某种卑微平凡但也高尚远大理
想的小小科员,提供了一条还算明晰的升迁路线图。
不过,恕我直言,《南方周末》编辑记者的水平,还是稍嫌稚嫩粗糙,文章虽然
下了大量调研功夫,分析了近400名京城官员履历,对北京市委党校等专门研究干部
制度的专家教授,作了采访,还仔细剖析了一份名为《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的专
题论文,但是,毕竟,水平就是水平,该文记者缺乏高屋建瓴把握核心问题的能力,
不善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概括归纳,所以,纵观全文,虽然洋洋数千言,但观点纷
繁,资料庞杂,读完难得理出一头绪也。
故,一向善于从事“第二种翻译”且曾经当过记者的老詹,干脆重操旧业,将此
文打散,重排,浓缩,改写,以更方便更快捷地服务于更多怀揣梦想的普通科员小张
小李和小王们也。
当今中国,一个普通科员,怎样才能尽快升迁至省部级?其中有何规律,有何路
径,有何诀窍呢?
概要言之,以下数条,为快速升迁之必备条件也。
其一,年纪要轻。
在中国,干部提拔是要划出一定杠杠的。比如,副处,一般35岁以下,副局,一
般45岁以下,副部,一般55岁以下。所谓“一般”者,其实就是一杠杠,无特殊背景
者,不可逾越也。同样条件,年纪轻者,自然占有先天之地利优势。所以,“南文”
认为,要想升得快,还得早点跑,尤其年轻时,要抓紧机会,处级以前,最好铆足劲
儿,嘣嘣嘣,尽快跳它几个台阶。
其二,学历要高。
随着中国的日益现代化,对于官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明显。过去,只要有基层
经验,政绩比较明显,即使没上过大学,只消到党校什么的弄个你知我知的准文凭,
也就可以坦然过关。如今行情已变,不信您到机关看看,处长局长们递过来的名片,
博士甚至博士后已是稀松平常。这也是前些年官员们纷纷到这大学那学院“业余”读
研读博蔚成风气的基本动因。
其三,岗位要多。
只在一个岗位工作,即使直线升迁,速度很快,也会留下很大遗憾,因为现代社
会,行业分工日益明显,搞工业的也许不懂得文化,管文教的又没搞过农业。所以,
岗位的轮换交叉,几乎是高层次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换言之,上级要求某领导换换
工作岗位,即使平调,未作升迁,也算是间接培养,提拔重用之前奏曲也。
其四,基层要下。
基层虽然级别不高,但一个基层就是一个小社会,任务非常艰巨,情况十分复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一把手,既要应付好上级各种检查评比,年终
考核,又要随时与左邻右舍互相较劲,做出实绩,还要处理好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各
种突发事件。这对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验与锻炼,远非坐机关朝九晚五喝茶看报纸可比
。如今,凡提拔省部级及以上更高级别干部,必须有基层工作经验,这已成为不成文
的规定。所以,部长去干省委书记,倘若年纪尚有余地,则被视为前途无量也。同理
,某某年轻能干的官员,突然从机关下到基层主事,人们几乎可以看到他仕途的下一
步甚至下两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其五,班子要强。
你在什么样的班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这也已经成为当今官场一个通例。往
往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因为业绩突出等原因,干部升迁很快,反过来,因为干
部升迁很快,又会有更多优秀干部被派到此一地区或部门,加之曾经升迁的更大的干
部,又会有意无意喜欢提拔曾经工作过部门或地区的干部,于是,形成良性循环,出
现官场马太效应,越是出干部的地方,越是多出干部,越是不出干部的地方,越是不
出干部。
其六,领导要爱。
主政一方且掌握着组织干部大权的主要领导,其经历和喜好,不可避免地决定了
某一时期官员的升迁命运。虽然都是“德才兼备”四字,但何谓德,啥叫才,不同领
导有不同的判别标准。一般而言,一把手如果是“草根”出身,往往偏重实践型干部
,如果是“海归”,自然会喜欢专业型干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常常也会在一
个地区和部门形成连锁效应。
其七,机会要巧。
常言道,来早了不如来巧了。无论碰到任何标准,总要落到头上才能作数。有时
,机会恰巧碰到您头上,真是想躲都躲不掉。反过来,某一标准一旦错过,下一标准
恐怕就很难再有您的份了。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以北京为例,前一发展阶段,因为“
草根派”官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本事非常强,维稳、拆迁都得靠他们,所以,在京城“
由穷变富”阶段,他们的升迁机会较多,但是,北京一天天发展,在“由富变现代”
的阶段,这样的官员,升迁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又如,某一部门领导因为贪污受贿犯
了错误,另一部门领导前去接任,此一部门缺额需要填补,您单位一把手被调前往,
于是您成为唯一接任者,当了本部门一把手,级别也就再上层楼,这只能说是机缘巧
合,与您个人努力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以上七要,可谓科员升迁至省部级之“七字要诀”也。但一条一条冷静分析,那
些个条件,可不是单单凭借您自个儿努力奋斗埋头苦干就可达到的呢。年纪轻了,学
历高了,可惜轮的岗位不多,又没机会下基层,或者,碰不上很强的班子,遇不到器
重您的领导,而一次次升迁机会,恰巧或者说不巧又与您擦肩而过,那你咋办?还活
不活了?
活,当然是要活的,而且,要活得坦坦荡荡,平平静静,快快活活。
不由想起一位级别相当高的领导总结此生经历说过的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顺其自然。
愿将此一格言,送给千千万万普普通通正做着好梦的小张小李和小王们。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13294097-fpag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