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军转网 返回首页

部队看书的老农的一亩三分地 https://www.junzhuan.com/?4501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思想-争鸣-参考]今天中国人的社会性格

热度 9已有 513 次阅读2013-9-4 13:06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制度的运作,都需要一个心理和性格的基础。
    人们可以适应于任何的社会和制度,哪怕这个社会和制度多么坏,多么狠。但前提是必须对他们进行“规训”,改变他们,培养出他们另外的社会性格。而且,结果是可以想到的,他们在心理上、人性上会被摧残,形成的社会性格,又会成为这个社会和制度的破坏性能量。
  要透视一个社会,必须走进它的内部,它的结构,它的社会性格,看哪些是支持它的运作的,哪些,又会是它的烈性炸药。
      弗洛姆这样解释“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是指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它不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不是在一个确定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身上能够找到的性格特点的简单总和……”
      话没有说清楚。社会性格到底是什么呢?这需要说到个人性格和社会性格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个人性格是什么:一个人可能孤僻,可能自卑,可能偏执,可能喜欢炫耀,诸如此类。它们属于人的“第二本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性格,和既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关系。性格的功能,乃是让一个人以某种心理—行为模式固定地和世界打交道,在心理上保护自己。
  换句话说,个人性格,类似于本能一样,其实是一个人身上的某套自动保护装置。这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如此之难的原因,因为要在他的内心深处解除他的武装。
  社会性格呢?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那些性格特点,并且,这些性格,是人被既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所改变,同时去适应的结果。
  说白了,社会性格就是一种功能。为了政府能够维持秩序,工厂能够生产,商品能够销售,人们被塑造和引导应该这样想这样做,而不是那样想那样做,他们的心理能量,被调动起来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转,而不是破坏它。
      社会性格乃社会结构造成,但因为对社会结构具有冲击性和破坏性,却不是它需要的,当然更不是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居于主宰地位的利益集团的需要。要维持这个社会结构,需要的是继续形成的其它社会性格:占有、艳羡既得利益者、顺从。它们在功能上,就是负责让利益受损的人,在心理上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同伙。
      占有的社会性格,是符合权力和资本维持这个社会运转下去的需求的,因为想占有,多数人就会想去努力挣钱,从而能够消费商品,创造财富,尽管它伴随着负面的效应,就是很多人想钱想疯了,不是去创造而是去打劫。
  当然还没有完。仅仅想占有,还不行,还必须想成为像既得利益者一样的人。所以,人们会发展到,无论有无机会挤进利益集团里,也无论他们多么痛恨采用各种手段占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骨子里,他们其实是想成为这种人的。所以,痛恨腐败,某种意义上,只是痛恨自己没有机会腐败而已;骂公务员,也只是痛恨为什么公务员的职位不是给他。
  这种社会性格,就完全合利益集团的意了。人们成了既有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群众基础,而且,他们的所想所做,是在维持、强化这个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而不是在破坏它。
       这就导致了向辩护者的转变。因为对于变态、恶的东西深感无力,人们就把它合理化;同时,为了消除把它们合理化的道德焦虑,便强迫自己具有被迫害感,把责任给推出去。
      概括一下的话,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都已经找到了维持它们运行所需要的社会性格,但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后果,民众同样也形成了破坏它们的社会性格。
      社会结构。要维持它的稳定运作,需要人们有这样的社会性格:既能和他人合作,又对社会流动抱着希望。在今天,这两种性格在人们身上还是具备的,所以社会虽然已经“溃败”,但正常运行并无太大问题。后果只是,既得利益者对中下层的剥夺、羞辱,构成了人们无力感、挫败感的来源。他们攻击性的社会性格,并不是一直支持社会结构就这样下去。
  这不仅仅是麻烦所在。更大的麻烦还在于,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太依赖社会性格的支持了,而这也意味着,如果后者冲突于前者,后果是严重的。
      但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一停就暴露问题,所以是加速推进的,很多东西也会变得越来越快。以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后,把人们从“计划经济”的那种社会性格,变成市场经济下所要求的社会性格,不到20年就搞定了。今天中国人具有市场倾向的社会性格,比西方人玩得还要夸张,什么都可以占有,也什么都可以卖。
  而在今天,由于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性格那么紧密的关系,让人们具有一种社会性格,几年甚至一两年就可以做到。
  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天中国社会的某些方面,正变得越来越“狠”。
  “狠”体现在从制度安排,到利益分配,到经济增长方式,到食品生产,到人际关系,到人们的行为、心态的方方面面。让公务员不交养老金,退休之后领高于企业人员几倍的养老金,这样的制度还是比较“狠”的。官商利益集团在房地产上浩劫屌丝和中产,这也够“狠”。造有毒食品给别人吃,纵火烧公交车拖着别人一起玩完,“执法”时打人,性侵幼女,更是透着“狠”劲。
  置身于这样一个变“狠”的社会里,人们要在心理上生存,防御性也越来越强,在“被逼”之外,他们也倾向于主动去培养某种社会性格。当他们的社会性格和社会结构相遇时,无论是支持它的运作,还是去破坏它,表现都越来越夸张。由此,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种非常明显,也是最值得注意的社会性格:“狠”—人们正在变“狠”。
  按照霍布斯的说法,自然状态下,人们不狠根本无法生存。而大家都变狠,其实也就相当于集体的自杀,“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结果,是所有人一起玩完。
  今天的中国社会当然不是这种情况。它的狠是行为的残忍,对别人生命的冷漠,对正义的伤害,对道德底线的突破,对自己人性、生命的不尊重,对他人、社会的恨的大杂烩。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同时还是社会和心理的一种机制。
  就是说,人们变狠,很大程度上是,如果他不这样干,他在利益上,在心理上都难以保护自己。狠,就相当于在神经过敏中,当他预期到在社会博弈中,在和别人的互动中自己会受伤时,在精神上、行为上主动去伤害他人。
  这一社会性格明显地是不支持既有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运作的。狠本来只是既得利益者们的群体性格或阶层性格,其功能是维持他们控制下的秩序,以及利益,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社会性格,被普遍化了。如果谁都狠,羊就变成了狼,狼又怎么可能一直维持它在食物链上的单边优势呢?
  一种不是用来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而是被用来维持既得利益者们控制下的社会结构,或者是被这些结构所激发、培养出来的社会性格,其功能是负的。

                             ——摘选自《南风窗-今天中国人的社会性格》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部队看书的老农 2013-9-4 13:08
对观点不做评论,但从社会结构、社会心理来研究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找寻解决办法,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回复 勇培 2013-9-4 14:24
  
回复 东北那旮的银 2013-9-4 14:34
  
回复 77216 2013-9-4 15:12
  
回复 鸟鱼花乡 2013-9-4 15:44
  
回复 品咖啡 2013-9-4 16:51
  
回复 京城小子 2013-9-10 21:21
祝朋友健康、平安。
回复 13770732333 2013-9-13 09:03
  
回复 高冲越5 2013-12-27 00:45
  
回复 老家在黄陂 2014-6-11 18:50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x 关闭

x 关闭


QQ|新手帮助|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主中心|军转网 ( 沪ICP备15047659号-3 )

GMT+8, 2025-5-13 14:24 , Processed in 0.43273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