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建设美丽中国
连日来,华北地区多地出现沙尘暴和雾霾天气,这给日常出行的老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还给世代生活繁衍在中国大地上的百姓一片蓝天、一潭碧水、一块沃土。
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如何尽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政府、企业与公众需要携手共同完成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点课题。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扬建设美丽中国、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正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样,我们也“只有一个中国”,让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才能幸福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民众保护自然环境的整体道德素质。要鼓励普通民众成为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志愿者多了,监督的人也就多了,破坏环境的人也就少了。另外,政府要发挥监管作用,要制定和细化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惩肆意破坏环境的组织、单位和个人,并且要区分开来,按破坏程度和性质的不同,惩罚程度要有所区别,要让人怕受处罚而不敢破坏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企业要发挥支撑作用。大家都十分怀念08年
北京奥运会时的首都蓝天,充沛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那时,北京有近一半的高污染企业做到了减量生产或干脆停产,用时下的话说是“很给力”的。诚然,日常生活不是奥运会,没必要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但企业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是应该做出一种姿态的,这种姿态就是不能出现“超标”排放,不能把不合格的污水直接排放进江、河、湖、海里,更不能像媒体报导的打井排放;也不能把“超标”的毒空气直接排放进“中空”以上就以为人不会呼吸了。企业要加大产业转型、转高效能型的研发和投入,进一步缩减高耗能产业,杜绝出现只顾当前生产效益,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的“无德”企业家。
建设美丽中国,公众要发挥辅助作用。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两面性的。公众是“美丽中国”受益的主体,同时,也是“雾霾中国”受害的主体,公众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是必要的。当前,国家在积极提倡“低碳”出行,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不提倡个人开私家车出行,不提倡开大排量的私家车,针对国家的种种号召,作为公众来讲,是应该积极响应的。关于空气污染方面,公众响应的一个很好的事例就是刚刚过去的春节,政府提倡为减少雾霾天气,公众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而北京烟花爆竹的燃放率较上一年降低了近五成,这不仅是为减少雾霾天气做了贡献,也是为减少浪费生产资源做了贡献。只有公众对“低碳”、“减燃”等政策的响应多了,我们的中国才会更加美丽!
总而言之,我们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中,建设美丽中国,不只是某一个阶层的事,也不只是某一个群体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是一个国家涉及百姓福祉责无旁贷的使命义务、仍至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你、我、他共同携手!
宝马七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