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转业也很长时间了,但备考效果乏善可陈,很不理想。今天在图书馆泡了一天,做了一套题,还是有点混沌,有点失落。视频也看过,要把别人的转化成自己的,拿过来容易,嚼碎了费点劲,消化了就更需要周期和强大的系统。慢慢总结吧,急不得。
思路决定出路。给定材料背后的答题思路,出题者意欲何为?方向很重要,偏离主题,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减。培训时候老师都强调,审题重要,也就在于此。没错,凡是事不通理通。无论写文章也好,做事情也罢,没有坚定正确的方向,只能南辕北辙,越努力背离目标越远。因此,要审两遍要求,对字数、结构、较色定位,做到心中有数。
想好了再下笔。我们常说,嘴不要比脑子快,说的就是信口开河,不知所云的人。答题也一样,没想好就落笔很容易出现颠覆性的问题,方向明,思路清才行。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写出来的也就杂乱无章,容易涂改,卷面整洁很重要。
要重视积累素材。功夫在平时,成效在考场。积累越多,底气越足,信心也大,在考场容易调动更多的活跃细胞。分类进行扩充,比如,社会管理类,环境保护类,文化教育道德类,有备无患,多备点没坏处。
写作行云流水。这点不容易,立意高的好力作,难于他的思想高度,也难于他的写作技巧,首先要观点准确明了,其次逻辑结构紧凑,再次文笔流畅不拖泥带水,再次龙头豹尾精彩,最后才是辞藻华丽有味道。有些古典名句,领导名言,可遇不可求,记住了就是记住了,还有思想迸发火花,超水平发挥更是神来之笔。
在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基础上,还是要求稳。这跟作战一样,超出作战时效,等于零。也跟生活一样,没有好身体,名利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