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8-10-3 10:58 编辑 2 ~' ?! M7 Z( Z% D5 x6 Y
2 d1 z; ]* c: T3 r, t" V5 Z: |7 c2 D
\0 A$ M" V" {8 }! k- ~9 f. Y) r: H. w% Y7 j m6 ^( S/ s
% z. H6 A" B$ i) s
% o3 f7 V$ z$ t: b/ t: S% w% A 转业到地方的单位里也有几个当过兵的,多年相处中,能感觉出经历过军旅洗礼的人更不怕困难,更敢干、会干。
: J# a: U+ `( p
一位在单位图书馆做咨 询的战友,与我来往最多,关系也亲密。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去图书馆阅读查找资料,硬着头皮写论文,很多方面都需要他的全力支持和帮助。
/ }$ h& l3 c$ u 那时他转业还没几年,但在图书馆已干的得心应手了,因为他勤于学习,不耻下问,会动脑筋干活,又保持着部队的不怕苦和累劲头,短短时间里,付出了常人不可能的付出,取得一般人难于取得的成绩。
& e" L9 W/ L& E- k; W3 F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两次筹办进口书展的事儿。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文献资源匮乏,搞此类书展是大好时机。可我们是研究性单位,搞书展经营本是不搭边的,但又有点搭边,因为我们是书展的受益者;不懂如何办书展,可又渴望去书展购 买新书一样。 7 T9 e* M8 w2 I; M2 t( ^* f
事后他与我聊时说,为办成功那次书展,单组织书展书目他就花费了半年时间;组织书展书目可是个学问,我们不是书店,首先得保证目录上的书籍都得卖出去,不能最后卖不出去压在手里,压的越多赔得越多呀。这也是此前他走访的那些办进口书展单位赔钱的主要原因。
$ h" d, v* J+ r3 s# T# i 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和应对的良策,下面就是行动了。首先他把图书馆员工做了详细分工,分几路带着从香港台湾搜集的书目复印件先后走访了很多本地和附近城市的大型图书馆、中型研究性图书馆和研究性单位,获取征订信息。发现《正统道藏》这样大部头书很有买点,就排人专程走访全国几大道观,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征订到上千种进口新书,那可是已经有需求的书籍呀,用它们做样书,作“鱼饵”,这样搞书展那还能不挣钱吗?! + p- v- `6 S4 v( l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丰富新书内容,他还根据我们单位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选了上千册未被其他读者选中的图书,这本进口书展目录终于确定下来。我为他深谋远虑的强势付出佩服得五体投地。说真的,也就是当过兵的人才能有这种艮劲儿和无怨付出;这种印证其实还在后面呢。 9 `, v2 ~0 H. g8 s# o
他说第二步是筹钱,八十年代中期,外汇还没放开,而买进口书需要外汇,单有人 民 币玩不成这活,为把人 民 币转换成外汇,听说中国社科院半年前办过进口书展,他就去北京求助,我刚好要去北图查资料,就陪他去了社科院,刚好碰到办书展的人,对方很诚恳,不仅告诉他在上海外文书店能解决外汇,还委婉提醒他尽量别搞进口书展,如果搞,规模小些,因为他们前段时间搞的就赔钱了,而且赔得很惨,说着指向身后的一排排书架,看,这些都是没买出去的。 1 f& b1 V( h7 L5 J" m7 r
外汇问题解决后,就是联 系书商,一面沟 通请客吃饭交朋友,一面谈进书折扣,他说在部队本没啥酒量,可那时不能喝也得喝,经常是出去就吐,回家就倒,为什么?为单位,为证明个人的能力价值吧。 8 u* |) X6 R' w% L8 G. R3 K$ _0 k# v8 M
2 r- @1 |, A% S& Z6 N; W: P4 R* A
1 W' ]8 O+ l' |1 H; m$ H# \) t9 l0 |
他说,等一车车,一箱箱的图书运到后,体力战斗又开始了,当时他还担心人力不够,因为图书馆女同事多,小伙子少,但一干起来才知道,人的可塑性太大了,有他和几位男同事带动干,女同事也干得让人刮目相看,几个房间里书箱堆得几乎到了天花板,事后让人看了真有些不可思议。那时大家每天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却无怨无悔,他说,让我这丘八都感动不已。 9 C9 Y9 U9 I) A+ S
我曾经问过,那段时间图书馆一定给你们不少补助吧,他说每天就给不到一元钱补助,他还说,一次有广州来的书商听说他们这样干每天才给几毛钱补助,中午只给盒饭,不相信也不理解。 . o0 `% c/ t% W+ \" o; U
他说那段时间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干,可能是军人生涯的“后遗症”吧,他曾经带着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壮小伙,从早到晚,就是吃午饭是消息一会儿,正正忙乎了二天,把三间房里堆放的上千书箱拉出来再摆进去,而且写上顺序号,这可真是体力活儿,因为箱子要起高到六七层,最上面基层都是喊着一二上去的,脸上身上的汗真的成汗水了,都深秋了,可上衣还是换了好几身,白花花的汗渍侵进腰带里和深色的裤子,第二天全身都疼,但还得装得像没事一样,就怕小伙子看到就坡下驴。其实真的甩开膀子干一会儿就全身顺溜了。他说得我又感动又激动的,不由得想起当年在部队干活的情形。 - s5 q) u( h! Z
他还给我讲了个他们巧干的小故事,说在新建的图书馆办书展,里面换了新的金属书架,开始是商家请的技术人员现场安 装,不仅规模大,还看着蛮有技术含量,挺唬人;但布展时,书架格局需要改变,找商家来做要收钱,还得等一段时间,为此,他说,技术员是人咱也是人,我看没啥技术活儿,他能干咱就能!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了“斯特凡大公”,指挥着图书馆几个小伙子干起来,三下五除二边拆边记下零件位置,然后又照猫画虎地装到书展场地,通过双手,大家更相信“实践出真知”了,虽然大家受了点累,吃了点苦,但大家脸上的笑容是灿烂自豪的。
" c3 V! _: i f; j 书展开展的前一天我就跑去了,给战友贺喜助威,更是想近水楼台,他给我的是最高的迎接战友的最高礼仪:壮观的展厅里就我一个读者。看着一架架崭新的珍贵的书籍,我比别人多一层感受,那就是他和他的同事们的艰辛付出。那时我真是激动得热血上涌,眼眶里有点潮湿。 4 j$ i1 [# F' {: A& g* |- Y% e
那次书展给我们单位各研究所,给我市,甚至华北地区高校研究人员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文献资源匮乏,而且给我们单位创收五六十万。这在八十年代中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 w2 ?: S/ q6 G3 l. i0 d6 `8 D 一起喝酒庆贺时,我还为他总结书展成功“秘诀”,一是需求的好气候被他抓住了;二是认真细致的调研和组织;三是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兜底条件,让他们只赚不赔;四是在他的带领下,让图书馆“军人精神附体”了一把,哈哈! ; A. s: U/ _* l( u8 I$ W+ b
: |" ?: J U7 d y. G6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