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8-9-20 13:39 编辑
' X% b* K" l! M0 B( v v! c
J, t% q2 J- L( p O+ q5 c$ l# h0 X' O8 ` 为 了 谁
' y" { d9 G" b —98抗洪亲历 7 H2 {: s( l$ r1 n: m) h' ~
持经达变
2 g' k) S+ e2 i$ G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 d, L1 n. S# \; n. Z4 z( Q# H9 q- P 毎当听到这首熟悉的《为了谁》的歌曲,思绪不禁会飞回98抗洪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岁月。- s/ g) m. F1 J! v$ b H5 L; t X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
; f* x0 s1 I S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
+ F) N1 h4 ^. V7 }3 X 我当时在湖北省军区司令部机关工作,亲身参与和见证了98长江抗洪伟大壮举。
5 O: y# f, B k0 G4 k% C3 E
6 T9 V+ W3 L5 v. e% Y 领受特别任务
0 c9 s% p5 R" z
7 m- t% R$ w1 r1 j( H; q 1998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暴雨频繁,终于酿成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
# U+ R2 ^, J, L4 u& `% ` 我当时在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处任队务参谋,职责分工为抓部队管理和安全。汛期中,我在处长领导下,起草下发做好汛期管理及安全工作指示,到所属抗洪一线部队、民兵役备役调查了解情况,检查指导管理及安全工作落实,每天紧张、忙碌、充实。& ^" w: W2 m1 H4 }; g; K& I
7月中下旬,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沙市、武汉等水文站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海陆空三军和武警部队受命驰援湖北。9 S- c7 _8 r' v2 V: X {. F
7月26日上午,省防汛办成员、省军区吴金印副参谋长将处长和我叫到办公室,给我下达任务,让我去空军汉口王家墩机场担负联络员,负责陆航一团来鄂抗洪抢险直升机组联络协调任务。
( C4 W: o- E/ y" ^7 Z+ u; I( c( T 吴副参谋长明确:省防讯指挥部所有调动直机担负飞行任务的命令、指示,均通过与我联·系下达;负责与机场协调,做好机组地勤、空勤、后勤保障;必要时随机组行动,保证任务完成。) E) `! b4 s: I$ L" H" z/ Q$ m \ ]
吴副参谋长是我们尊敬的领导,对部属要求严格,工作认真负责。他严肃地对我说:“这项任务复杂,可能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省军区首长要求挑选一名工作踏实,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担当此任;司令部首长选中了你,望你不辜负组织信任,圆满完成好任务。”
# S* P4 y1 {, f) I) P0 ^# K8 D) k 我坚定地回答:“请首长们放心,保证圆满完成任务!”4 e4 R) D* b6 U' b% E1 i
回军务处交接完手头工作,到通信处领了一部当时甚为稀少和珍贵的大哥大手机,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下换洗衣物,处长派车将我送到了空军汉口王家墩机场。. \" Z5 y. L/ n' ?9 p' z: G
总参陆航一团三架米-17直升机已先期抵达机场。机组含带队领导、行政人员、正副驽驶员、机械师、机务保障人员等共15人。带队领导是一位姓张的副团长,高大精干,两眼烔炯有神。全体机组人员集中住在机场勤务连一间大宿舍里。我到后也与他们住在一起。
, S" Y! z" F' L9 B( ^8 M6 c) h 先与张副团长及机组人员见面,各自介绍了情况,商定了工作程序,然后到机场拜会了空军场站领导,建立了联·系,积极取得机场配合支持。
( S4 O) V- u3 |& W" D3 z 我以前没接触过直升飞机,以为开飞机坐飞机很风光很舒适,接触后再知道,与直升飞机打交道,是怎样的不堪和难受。: D% X b5 M/ k0 }4 a- j4 H" Y
有火炉之称的武汉,1998年盛夏,尤其酷热难耐,温度经常达38、9度,有时达40度以上。烈日爆晒下,机场停机坪温度高达50多度。米-17没有空调,仅驾驶舱有一台小风扇,整个机舱如蒸笼,一进去便汗流浃背。每次飞行前机检、准备、等塔台指令放飞等时段,都在挥汗如雨中度过,擦汗毛巾和矿泉水是每人的必备品。直升机升空后打开两侧舱门,稍凉快一些,但躁声很大,发动声、螺旋桨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振耳欲聋,对面大声喊话也难听清。
& |1 ~; `0 m. l0 K# s 飞行员号称空之娇子。直升机组到汉后,限于条件,只能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那时,集体宿舍和食堂都没有空调,酷热难耐,加上繁重的飞行任务,大家都没什么食欲,一个多月下来,每人都瘦了好几斤。我协调机场食堂,尽量做些可口饭菜,准备些绿豆汤、西瓜等,给大家消暑,增强食欲,保持体力。工作和生活中,我很快与机组人员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 b& F' T8 p% M3 w+ ]
- l8 y9 @3 i* \6 }, T) l. H
空中巡查讯情0 O5 y, M) ~' q% b7 B- N; w
1 j+ a$ x" ?; M
到达王家墩机场后,机组前几天接受的主要任务,是搭载省防汛指挥部有关领导、专家和电视台记者,巡查讯情,了解掌握第一手防汛资料。
& d. m5 D; a& v! Q3 r, U 由于直升航程限制,巡查是分段进行的,荆州段大堤,咸宁段大堤,黄石、黄冈段大堤、武汉段大堤,一个个巡了下去。$ K1 v; @( N |
每次巡查,我与张副团长都参加,除查看汛情外,主要是熟悉航线,为下步执行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O$ [- \* L! [ [& R3 `) s
直升机飞过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向荆江大堤飞去。2 f' x9 P; |4 ~" T3 B
荆江大堤水利工程于1954年建造,上起荆州区枣林岗,下至监利县城南,全长182.35km,直接保护荆北平原500万人口和800万亩耕地,以及荆州、武汉等许多重要城镇和京广铁路、多条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要道的防洪安全。% q l* W5 Q& j+ A) Q1 B! F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说的就是荆江大堤的高危程度。浩浩长江奔腾出三峡后,流经江汉平原,走的不是直线,而是九曲十八弯的曲线。多年泥沙淤积,使长江在平原地段成为悬河。荆江大堤普遍高于地面10至12米,最高处达16米。大堤由砂土筑成,汛期,长期受洪水浸泡、冲刷,极易松软,发生管涌、崩岸等险情,导致决口、决堤等重大事故发生。# t0 L5 Y/ Y% U6 l# J# M
从直升机上往下看,长江犹如一条婉蜒奔驰的巨大游龙,被大堤紧紧束缚着。江水已快涨至堤顶,江面显得特别宽阔。由于禁航,江面没有船只,只有滔滔洪水挟着树枝等杂物,滚滚而下,势不可挡。
5 B3 I% r7 @" R 大堤上,用沙袋构筑了子堤,绵延上百公里。堤上堤下,遍插着各种旗帜,遍布各色帐蓬。满眼所见,都是忙碌的人们,有的在大堤上驻守监视,有的在堤下巡查管涌,有的地段部队官兵正在抢险。骄阳下,军民不畏炎热,坚守在大堤上下,与洪魔抗争着。/ s0 M$ M" h- q- q- h5 g9 h8 n4 v o
直升机飞到咸宁、黄石、黄冈长江大堤上空时,所见情景也异常严峻。江水浩荡,洪水滔天,许多地段提顶也用沙袋加筑了子堤。在咸宁市嘉鱼县簰州湾镇,长江在这里绕了一个U字型大弯。80余平方公里的垸内,阡陌纵横,绿树掩映,一片祥和。垸外,10米高的江水高悬在百姓头顶,虎视眈眈地盯向簰州湾。
( t: Y, u1 w' F: ^+ ~* A 从空中俯瞰长江武汉段,只见长江如天河,高出街面近两层楼。江水汹涌,浩荡,淹没了江中白沙洲、天新洲等岛屿。市区通向江滩的100多座闸口,已用水泥柱和沙袋全部封堵。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龙王庙险段,还有险处月亮湾、黄金口等段,彩旗飘飘,标语牌林立,防汛大军严阵以待,枕戈待旦,日夜警惕防守着。市区内东湖、沙湖、南湖、汤逊湖、金银湖、墨水湖等湖泊,水满为患。上有滔滔江水,下有湖泊内涝,武汉成为一座浸泡在水中的危城。
8 O7 P% m- ~8 @3 K% I 巡查中,有的重要地段、重要场景要近看、近拍,要求不断降低飞行高度。飞行员表现了高超的飞机技艺,不时做出超低空飞行,空中悬停等动作,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获得了省防指领导、专家和记者的好评。
5 W# u4 ]1 \: K- D3 N0 x7 d! x9 J$ D; W
驰援簰州湾& g, F' ]0 G3 k, e
, h7 X) [/ W3 o
7月底前,长江经历了三次洪峰,在广大军民奋力抗击下,抗住了洪水袭击,没出现重大险情,但刚进入8月,肆虐的洪魔突然间发起了袭击,一场灾难悄然降临。 * d5 _/ `8 n. k- y
8月1日晚7时许,位于嘉鱼县簰洲大堤合镇段36公里+500米处的合镇乡中堡村魏家码头,距离堤底40米处出现强力管涌,虽经守堤人员奋力抢险,但终因险象环生,堵不胜堵,此处100米堤段突然崩塌。当晚8时30分许,堤身开始下倾,瞬间出现溃口,而且缺口不断撕大,就连沉船堵口也宣告失败,洪水以近10米高的落差,汹涌扑向簰洲湾垸内。; }7 S0 u! ^& g( H
当晚22时许,劳累了一整天的我们刚睡下不久,放在床头的大哥大突然紧急响起,在寂静的夜里显得特别响亮。
u4 O% [6 l& {% _: G* q 我赶紧坐起接听,是省军区吴副参谋长急促而简捷的声音:“嘉鱼县簰州湾民垸发生决堤,省防指命令直升机组速准备去空投救生器材;救生器材正在筹措,会尽快送到机场;接到救生器材后,尽快装机起飞,三架飞机全部出动,注意安全!”0 V6 K$ c- }6 m4 D. `
我立刻叫醒了张副团长,向他传达了上级指示。张副团长立即叫响了全体机组人员。大家赶紧起床,穿上飞行服,拿上飞行包,急匆匆地奔向停机坪,作飞行前各项准备。张副团长让我向省防指问清了决口的具体位置,现场召集机组人员开会,研究了空投方案,划定了各机组空投区域。
8 n ~& S9 G) d0 y3 d' m7 m 我们在机场焦急地等待着救生器材的到来。直到8月2日凌晨近1点钟,三台装载救生器材的卡车才来到机场,是民政部门组织送来的,以救生衣为主,还有少部分泡沫救生圈。我问为什么用这么长时间?他们说近段时间救生器材用量大,发放多,仓库存货严重不足,还没来得及补充,晚上突然接到省防指紧急通知后,临时四处找商家搜集来的。
1 ?: p2 K& H) [2 ^( [ 不多说了,全体动手,赶紧装机。为了多装救生器材,我们决定少装人,每架飞机除1名正驾驶、1名副驾驶、1名机械师外,再上1人,同机械师一起负责空投。2 W0 t4 C9 ^3 f3 I3 I
装载完毕,三架直升机先后腾空而起,成契形编队向簰州湾急驰而去。空中有淡淡的月辉,大地万簌俱寂,直升机的轰呜声在寂静的夜空显得格外刺耳。飞行员将速度开至最大,我们仍嫌慢,恨不能一下飞抵簰州湾,将救生器材投向洪水中挣扎的人们。
0 c1 U: k; f9 p: q 凌晨2点多钟,直升机组到达簰州湾上空。机头探照灯光下,只见大堤决了一个几百米长的口子,滚滚洪流以高落差,轰隆隆倾流而下,垸内已是一片泽国。
& a8 m" ~# e0 ~# z 机组按预定的方案,一架直升机沿决口水流方向空投,让救生器材顺水流飘向需要的人们;另两架直升机分别向树丛、村庄、集镇空投,那里等待救援的人应该较多。担负空投的人员早已打开两侧舱门,身系安全绳,不断将救生器材投向舱外,共投出救生器材一万余件。
5 P- X" P$ q( ~! {9 d 实践证明,我们的空投方案是正确的,有数千人在水中捞到了空投的救生器材,在洪水中坚持到了天明救援,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 q( L- y, a( m8 |
直升机的轰呜声,探照灯耀眼的灯光,不断空投的救生器材,加上加援部队到达后发射的三颗红色信号弹,给黑暗中洪水坚守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说明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他们,正在设法营救他们,坚定了求生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t" i& D6 ?$ F- D
返航回到机场不久,便接到省军区来电,说省里两名主要领导一大早要乘直升机去簰州湾察看灾情,让机组准备两架直升机,随时待命。3 u4 q4 M3 S' p( }2 ?5 q+ F
8月2日一大早,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携省防指有关领导来到机场,要求同乘一架直升机飞赴簰州湾。我说,我接到的指示是两位首长各乘一架直升机。蒋省长说,来的路上临时决定的,以便同贾书记随时商量救灾事宜,腾出的直升机好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我说,请首长们稍候,我马上向省军区请示。
# E- @8 r' |, V. P4 b9 ~/ \- J& l 我立刻拨通吴副参谋长电话作了汇报。吴副参谋长立即报告了省军区主要领导。省军区主要领导立即报告了中央。中央明确指示,严格执行规定,两名主要领导不能同乘一架飞机,必须分开乘座。我将省军区转来的中央指示向贾书记、蒋省长作了汇报。他们没再说什么,赶紧带随员上了早已准备好的两架直升机。5 t j% i+ P$ G0 R0 Z
我与贾书记同乘一架直升机。上机后,贾书记一言不发,一直严肃地望着窗外;到了簰州湾上空,更是心情沉重,认真细致地察看着灾情。, r! r7 i+ u" i
白天从直升机上看簰州湾,惨象一览无余。决堤口扩展到800余米,洪水依然滚滚而下。80余平方公里的垸内,已是一片泽国,全是混浊的洪水。集镇、村庄已淹至三楼以上,露出片片屋脊和屋顶。一排排大树淹至大半腰,树冠在洪流中摇曳。房顶上、树干上、电线杆上可见避难的人们。一些遇难人员、牲畜的尸体随洪水飘荡起伏。部队、武警上百台冲锋舟在洪水中来回穿梭,寻找解救被洪水围困的人员。大堤上,到处散落着避难的民众和牲畜。( z# G# f% Y/ [1 M+ b
此次簰州湾决堤,造成簰州湾垸内一镇一乡、29个村庄、10万余农田被淹,44位民众死亡,5万余民众流离失所。6岁小女孩江珊,在洪水中失去了妈妈、奶奶、大姐和两个弟弟等5位亲人。她在洪流中先后两次被解放军战士救起,最后被送至一颗大树上,用两只细细的胳膊紧紧抱住树干,短裤被洪水冲走,光腚在洪水中坚持9小时,后被救援的武警官兵发现获救,其被救场景让全国千千万万电视观众动容。
. T# _, _. n4 J9 Q' Y* i' K 簰州湾出现险情时,广州军区空军武汉指挥所高炮5团和湖北省军区舟桥第32旅500余官兵奉命去抢险,离险情处100米左右,突遇决堤洪水。为抢救战友和人民群众,高炮5团225营一连指导员高建成等17名官兵、舟桥第32旅两名士兵,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是我军抗洪抢险史上遭受的最大一次人员伤亡损失。
/ y3 h$ F. H6 D$ _- O d# }- t. b. p 两架直升机在簰州湾上空盘旋数圈后,返回武汉。贾书记、蒋省长下机前同我们握了手,道一声同志们辛苦了,便急匆匆地赶回去部署抢险救灾任务。
" u2 {7 G3 ^4 A 我们返场后马上接到了运送食品饮料去簰州湾给受灾群众的任务。民政部门已将食品、饮料运至机场,主要是快餐面、火腿肠和矿泉水。我们赶紧装机,装机毕,三架直升机迅即递次起飞,马不停蹄再飞簰州湾。
5 J. d- V5 }: Y( t; o/ G, ]) R 灾民沿堤分布,决口处大堤上人较少,易于降落。机组决定,一架直升机降落在决堤口附近大堤上卸货,另两架沿堤向人群空投。降落大堤上的飞行员技术高超,一个盘旋,便将飞机稳稳降落在大堤上。附近群众争先恐后上来帮忙卸货。另两架分别沿大堤向群众空投。民众追着直升机捡拾食品饮料,并挥手向我们致谢。
7 e% W W+ G& p( g) [ 8月1日晚簰州湾决堤发生时,垸内5万余民众慌忙拖儿带女奔向大堤、上到屋顶、爬上树干、电杆等一切可以逃命的地方进行自救。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和正在湖北检查工作的水利部长钮茂生迅速赶到省防指,组织部署营救工作。救援令同时紧急下达到省军区舟桥第32旅、空降兵某部、省公安厅和咸宁市、嘉鱼县有关部门,一场生死大营救连夜展开。2000余名部队和武警官兵携带100多艘冲锋舟星夜赶赴灾区展开救援行动。正是上下齐心协力,军民全力以赴,才将人员伤亡损失降到了最低。
& n) d: C B N9 H: I 8月7日零点45分,荆州市公·安县孟家溪大垸发生决口。大垸内3个乡镇,一个林场,72个村,14.87万人,18万余亩耕地被淹。我们奉命出动三架直升机紧急救援,于凌晨5点多钟到达孟家溪,空投救生器材一万余件。由于吸取了簰州湾决堤教训,事前孟家溪垸内民众有准备,加之各方救援及时、得力,此次决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S/ V* k0 h! C+ G: a8 `4 ~: b- ?( A5 G! b X( z
抢运危重伤员
5 R; a% J& t/ C1 ~" z) \$ j* z% g( G$ L6 M1 A
进入八月份,长江连续迎来5次洪峰,汛情一次比一次严重。江总书记、朱总理、温副总理先后亲临湖北视察灾情,指导抗洪抢险。
0 N' P: S2 F& a( i U$ u- B$ m$ j( N 8月13日至14日,江总书记到长江荆江大堤、洪湖大堤、武汉龙王庙、月亮湾等险段视察讯情,慰问军民,发出坚持再坚持,决战决胜,确保武汉安全,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总动员令。
% t! \" `/ g& r5 h, E4 A+ ] 我们直升机组也加强了力量,直升机从三架增加到四架,飞行区域从长江大提扩展到汉江、洪湖、洞庭湖等重要河流、湖泊,飞行任务也逐渐加重。
- R1 x$ @+ ~) }5 S7 r9 H: U v3 S5 T 8月16日,长江上游出现超越1954年的第六次特大洪峰。20时30分沙市水位涨达45.00米,达到荆江分洪的上限水位。省防指上报中央申请启用荆江分洪区实施分洪,并已蔬散了分洪区群众,在分洪堤段预埋了炸·药,只等中央批复,一声令下即启动按钮炸堤分洪。& N% v" e9 J; H) W; ?
分洪区面积达921平方公里,经多年建设,已有50多万人口和百余家工厂企业,分洪会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 O6 _! l7 X W* S8 p 中央慎之又慎,经反复权衡,科学计算,决定死守长江大堤,不到万不得已不分洪。当天,江·主·席向参加抗洪抢险的一线解放军指战员发布命令:要求沿江部队全部上堤,死保死守,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温副总理连夜赶赴荆州,现场亲自指挥军民迎战第六次特大洪峰。+ D/ C# B, c4 x
在荆州抗洪抢险的数万部队、武警官兵坚决执行江·主·席命令,发出了“人在堤在,水涨堤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言,汇同当地30余万抗洪干群一道,不畏炎热,一身泥一身汗,日夜战斗在大堤上,用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防线。
' F) w" b9 D, ?: R 酷热气候下,持续大强度作业,不断有官兵中署病倒,许多官兵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战斗。; b6 @1 |/ Z% Q5 g! l" c
8月21日下午17时许,我接到省军区紧急电话,命令派一架直升机去荆州市公·安县,接三名危重士兵回武汉抢救,并派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护人员随机行动。考虑到公·安县没合适的降落场地,经省军区与前方商量,决定降在公·安县城附近的长江大堤上。届时,会在大堤上点燃两堆篝火作指引。
3 y" G; d* {: p5 Q# N 我立即将命令告知张副团长。张副团长确定了机组人员,规划了飞行线路。确定降落地点时,张副团和机组人员考虑到,飞机到达公安县时天已晚,降大堤上比较危险,反复看了公·安县城地图,觉得降公·安县一中操场比较好,那里是公·安县城最大的一块空场地。& u8 D# C: r2 E, V. w" }
我立即将机组意见报省军区。经省军区与前方协商,同意机组提出的降落方案,但提醒机组,公·安一中操场两边有高压线,请注意安全。届时,会在操场两边点燃两堆篝火。" K$ y% h. \4 `6 v1 y) C6 T
下午18时许,总医院6名医护人员携医疗救护器材赶至机场,登上早已等候的直升机。
4 u( C# p: i4 }) n9 `8 B 到达公·安县城上空时,已是傍晚,天已擦黑。万家灯火中,城中两大堆篝火特别耀眼,是县一中操场。直升机径直朝篝火方向飞去,到附近时,发现操场四周分布有高低不一的房屋,两边各有一条高压线,从高处看,操场显得分外狭小。
0 ] B0 }! E/ \: p! [" ? 驾驶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只见他在空中盘旋两圈后,找准方向,沉着冷静地将飞机降了下去,稳稳地停在操场中间。在操场边等候多时的官兵和医护人员不待飞机停稳,便迎着螺旋浆强风将两名伤员送了过来。我问,通知的是接三名伤员,还有一名呢?他们解释说,另一名经地方医院救治,已脱离生命危险,现只送两名危重伤员去武汉。
; z: @& P8 o5 x* y# t) Z 总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将两名伤员转至机上带来的专用救护床上。我们迅即关上舱门,飞机旋即升空,朝武汉方向疾飞。医护人员给两名伤员重新戴了氧气面罩,挂了点滴,作了紧急处置。
! g F; k5 \; h& \" d1 T5 C 两名伤员都很年轻,均为20岁左右,上身穿着军用汗衫,下身穿着作训裤,可能是新换的,衣物比较干净;脸上和身上均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双眼紧闭,陷入昏迷状态。有一位伤员可能极度难受,昏迷中时而发出低吼声。我紧紧握住他的手,同医务人员一起不停地在耳边安慰着他,不久便渐渐安静下来。
' I- W3 T2 E: |' b1 a" z 直升机起飞不久,机后便有大片乌云和雷爆追来,闪电一个连一个,炸雷一个接一个,追着飞机跑。大家心都提到嗓子眼上,谁也不说话,机舱内鸦雀无声,只听见飞机的轰鸣声和螺旋浆呼呼作响声。
) Q8 x8 ~- X/ I! I8 D/ o" G) ^- r 飞行员沉着驾驶直升机,将速度开至最大,和雷暴比赛,也是和死神比赛。我与医务人员紧紧护住急救床,竭力保持急救床的稳定。约一刻钟后,飞机终于摆脱雷暴追击。大家不禁舒了一口气,感觉好象在死亡边缘走了一回,庆幸绝处逢生。
4 n% w+ o2 Z; o9 w 这是直升机组执行任务以来,最为艰险,也是最为危险的一次飞行任务,稍有不慎,便机毁人亡。幸亏命运眷顾,让我们早返航,飞机没陷进雷雨区;也多亏驾驶员技术高超,沉着冷静摆脱了雷雨追击。: Q1 @3 J8 u) C& v$ }' l
直升机于晚上20时30许到达王家墩机场。刚停稳,我们便打开舱门,抬起急救床,急奔在停机坪边等候已久的救护车。早已等侯在旁的记者拍下了这一镜头,登在第二天的《长江日报》头版。
8 ~ A- g+ Q2 V0 L' P0 k/ \, Y! Y 不几天,从省军区和总医院传来消息,我们空运回来的两名重伤员,一名经全力抢救脱险;另一名因极度劳累,导致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积出血,经多方抢救无效,于8月22日晚22时10分牺牲。牺牲的战友,就是我在机上握着手给予抚慰的那名伤员,他的名字叫李向群。8 m4 u6 v |7 W8 c
李向群 ,海南琼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41集团军121师361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仍坚持不下火线,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0岁。
4 ?1 ^/ K) u$ t2 I3 u4 p7 H" G# g' k 1999年,军委江·主·席签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 G$ J- g& m9 `) c6 Z& x2 z
) i6 J6 @8 y% _# S' w( I }* p9 U P 军人本色1 i, m0 p% R' i5 o p; y0 G
( o' ]" D' p6 ^0 P& d
8月26日和8月31日,长江分别迎来第七次、第八次洪峰。全体军民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严防死守,确保了长江大堤安全。
8 C% J. M$ ^* @; e8 |8 r* l 9月2日,长江第八次洪峰,也是年度最后一次洪峰顺利过境。
+ I. i- X; N% {% m: ]: Z5 F. T, F6 L 此后,江水一直回落。9月25日,长江中下游水位全线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Y) y S* }- I5 S4 Y, L3 ]9 U
9月22日,参加抗洪抢险的27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全部撤离抗洪第一线。0 \. y+ v1 k k6 \/ `
9月28日,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江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宣布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 H; D. L/ j0 w* V
直升机组于9月上旬撤离武汉返队。湖北省军区副政委潘运斌少将、省军区副参谋长吴金印大校,率省防指、空军武指有关领导,在王家墩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吴副参谋长代省防指,高度评价了机组对湖北防汛所作的贡献,给机组赠送了锦旗及防汛纪念品。
& l) `, c1 r3 Q# R% u! k 4架直升机依次腾空而起,成一字队型,向其部队驻地河南方向飞去,由大变小,变成四个小黑点,逐渐消失在天际。
/ k* n; _8 R- h0 A 再见了,曾经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陆航一团战友们!感谢你们为湖北抗洪抢险所作的巨大贡献!9 q U$ X) c1 U% I
防汛工作圆满落幕,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终于有时间梳理那些难忘的过往,自问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官兵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洪一线?# }' c3 n2 }8 p
常言道,水火无情。肆虐的洪水袭来,甭管你是将军,还是士兵,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簰州湾出现管涌险情时,我们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戴应忠将军奉命带官兵前去抢险,中途大堤突然塌陷决口,他在指挥部队和群众撤离自救过程中,被巨大的洪流冲散,与其他官兵一起,紧抱一棵大树,在洪流中坚持8小时才获救,侥幸生还。5 O6 _" C7 s( P" u) p
凡在一线抗洪抢险的官兵,都面临着这种生与死的考验。许多官兵视死如归,见任务就抢,见险情就上,危险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的可能留给自己,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高建成、李向群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 F! q3 q" d0 h b1 [ 8月1日晚20时10分,高建成受命率部参加簰洲湾抢险战斗。急行军中,长江大堤突然决口,连队突遭洪水袭击,四五米高的巨浪扑面而来。在紧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沉着镇定,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群众和官兵。救生器材不够,他立即脱下救生衣硬塞给新战士赵文源穿上。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最后一个离开。在与洪水搏斗的两个多小时里,他连续不断地进行现场鼓动,高喊:“有党员和干部在,我们一定能够冲出去!”他奋不顾身,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8月1日夜里21时以后,洪水越来越大。他和连长决定,把两颗树留给几位体弱的战士,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他们自己。他用尽力气将正在水中挣扎的新战士刘楠推到一棵大树边,自己却被一个巨浪卷走,壮烈牺牲。
! E& f; o A4 O$ Z6 U2 Q& [ 1998年8月12日,中央军委发布由江·主·席签署的命令,授予高建成“抗洪英雄”的荣誉称号。
q# t9 O+ @+ a$ v3 J 98抗洪之后,日本、美国等国家先后出现过海啸、地震等灾害,政府和军队救援迟缓,饱受世人诟病,唯中国军队,在人民危难时刻,行动迅速,奋不顾身,深受世人称赞。7 i# L/ o, Z% \, G4 C" f
这是由军队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 K5 s1 I0 E [5 k) [2 L* x0 z; U
我们官兵自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接受的便是军队性质宗旨教育。“我们是工农子弟,我们是人民武装”,“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希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为祖国和人民利益贡献一切的观念已深深植入我们脑海中,融化在我们血液中,一生都挥之不去,所以,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官兵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献出自己的一切。
' j2 \( H) Q7 l* d4 B. M5 w 人民也深爱着自己的子弟兵。抗洪抢险期间,处处可见政府和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拥军活动。) j: X" {* l S8 A( g) x# N
驻嘉鱼县抗洪的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撤离时为不扰民,决定凌晨三点悄悄撤走,被群众发现,一传十, 十传百,人们携老揩幼,争相送别。离别的那一幕永远定格在官兵的脑海里。从实验中学到茶庵岭不到两公里的路,部队军车足足走了三个小时。闻讯赶来的老百姓挤满了街道两旁,乡亲们挥着手、含着泪,夹道相送依依不舍,真情、质朴的话语至今萦绕在官兵耳边。许多官兵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是万人空巷,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军民鱼水情深。那一刻,全体官兵已泪流满面!6 n. q. z' `& ]
当地政府和人民也没有忘记抗洪抢险牺牲的烈士。在嘉鱼县簰州湾,建有纪念高建成等19名烈士的98抗洪烈士陵园。在公·安县南平镇,建有李向群烈士墓。每逢清明和烈士忌日,当地军民都会去祭拜。
3 N J6 u8 T; H" s n 今年是98抗洪20周年。一位曾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作战和98抗洪战斗的正团职转业战友,在8月1日那天发微信朋友圈说:国若再有战,我愿再次冲锋陷阵;民若再有难,我愿再次舍生忘死。说出了我们老兵的共同心声。
. h( T& h& [4 m% f& ]" S5 \ 我在98抗洪中荣立三等功。这是我从军20余年来荣立四个三等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个。尽管离开部队十余载,尽管双鬓已染霜,如果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也愿作普通一兵,继续为国为民奉献。
$ S! P( N" W4 I& B/ E9 S 最后,以一曲《军人本色》作结束语,谨以献给参加98抗洪的全体将士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也献给所有现役和退役的战友们:
! \# P/ ~# @+ f8 i6 ] 风平浪静的日子( u0 u4 ~0 d% B! v4 y1 C5 ^1 z
你不会认识我: ?; ?, ]( E+ \
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
) O- Z& o$ I* L: w z/ n 花好月圆的时刻, }. x0 l0 p, f
你不会留心我: {3 c9 m$ G/ H
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6 ]: S% f% c1 V. X% x5 m% q) E" A
白鸽飞舞的年代
% M/ e) B( D+ o( o1 g L 你不会认识我
' F( i" C1 d/ U6 ^. s) n- M 我的名字没有明星们显赫
# L! ^, @* b; \0 I7 Y- K 硝烟散尽的日子% }8 Y. W# D& u; m
你不会留心我" z7 |: ^ @; f" K- } i
我的故事会被歌声淹没9 k2 k2 p6 w7 m" Q- x) n
你不认识我
1 N3 G) z6 c [& J 我也不寂寞
0 P8 F! ^! h6 m; _ 你不熟悉我
. v" u. v# o) q: t i 我也还是我
7 r t! C f8 G2 K: ~0 c' W- y0 u 假如一天风雨来7 V8 M8 h# f0 Z$ L# @" H
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
( B1 ~$ d1 w4 s* M9 E, }" l9 j* Q9 t ······( f2 n, D' Q0 e$ m
# H- Q3 Q' c I5 F! G
写于2018年8月·武汉# m; k% F* q* c; a0 j
9 I2 Z) [" O# J2 c+ W' e (附98抗洪图片:机组图片为自拍,其余图片为摘用)( @2 o5 \) w(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