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05|回复: 16

[陈年旧事] 之406:【连载】难忘的军营(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15: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狼行千里123 于 2017-8-27 19:21 编辑
% U* c: j5 k9 h* n, X) @. g; u# y8 Q1 t) o6 E* i# u3 x1 f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离开部队已30多年,但那火热的军营,如歌的岁月总是令人难忘......
7 J+ o& }' T7 H% L
, f( a/ a' T; B
(二)开始想家

' [4 r- d1 {( Z3 K
' f2 i+ Q4 X5 p% c          刚到新兵训练营地,大家都很不习惯,不少新战友开始想家。
5 [2 C- r1 A% O1 v       以往该部队新兵训练都是由新兵团集中在训练基地进行,六九年春季的新兵训练,也是集中在大连工学院进行的。而我们这次新兵训练,却一改过去的做法,分散到各营进行,原则上每营负责一个新兵连,我所在的新兵连就在三营训练。; n$ i" A: A- U$ h
      训练营地是一个林海茫茫、冰天雪地的大山沟,这条山沟原驻有三营部、机三连、十连、十一连、十二连,即整个三营除九连外,都驻扎在这里。现新兵连所在地是十连的营房,因该连已到别的地方执行任务去了。一栋房子一个大门,进大门是过道和烧炕的地方,过道左右各一间屋,每间屋进门两边是通炕,每个炕睡一个班,一栋房子住一个排。因我们部队,是“四四”编制。
7 X$ p0 E& K7 _$ c% }$ `9 V' J0 ^       新兵连的连长王光友,是三营的技术员,成都市人,瘦高的个子,说话干净利索,但略显威武严肃;指导员廖红美,是十二连的副指导员,湖北人,中等身材,白净的脸,面带微笑,性格开朗活泼,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两人都是标准的帅小伙。排长曹仕虎,是六六年入伍的老兵;安徽人。班长是六五年入伍的老兵,湖北人。他的名字我现在都记不清了,想来真有点不应该。% ]# D1 X% o) ]8 H5 h! O. t7 Q
       记得刚到达新兵连训练地的第一顿晚餐,吃的是东北的大炖肉和焖锅东北大米饭,也许是长途跋涉饿了的缘故,感觉特别香,特别好吃,心想这部队生活还真是不错。那一夜,尽管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睡得很香。$ g5 _1 q% V1 A. [2 S# e/ t
       可是,第二天早上看到的就是红红的高粱米饭和炒大白菜,汤也是红红的高粱米汤,心一下都凉了。班长告诉我们:现在部队粮食**是40%的细粮,60%的粗粮,细粮是东北大米和面粉,粗粮是二等高粱米,这是一般老百姓都吃不上的(当时老百姓**的粗粮主要是玉米碴子或玉米面)。所以,新兵连只能保证每天一顿细粮(大米饭或面食),其余都是二米饭(即以高粱米为主,掺和一点大米)。( U, n* G9 C, i. _1 L% n
       由于吃的是高粱米饭,又生活在那漫天风雪、滴水成冰,一不小心手就会被粘在门的铁拉手上的冰冷世界,以及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的深山老林环境,不少同乡,特别是那些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的新战友开始想家,偷偷落泪,也有个别的公开哭闹,甚至不吃饭,要求回家。但我从十三岁上中学就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小时候又吃过不少苦,年龄也二十出头了,心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既来之则安之,慢慢地也开始习惯和安定下来。  ~! C1 m$ G/ L" y9 x
那时通讯十分不便,我们与家里或亲友**,写信是唯一的方式。
; S3 u# ^* L* L" Q3 ^       由于我们这些新兵刚到部队,还未进行系统的保密教育学习,大家还没有养成保密的自觉性,为此部队要求,凡是新兵寄出的信件,必须经过审查,无涉及泄密内容后方可封口寄出。为了保密,通信地址都是代号或什么“村”、什么“院”的。因而,我们开始的信件,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第一封信多是报平安与问候。: O* p+ H* s% L& I& `
       当时交通很不畅通,一封平信寄出,大约要经过半个月时间对方才能收到,如果对方及时回信,也要一个月左右才能看到回音。! a2 V( h3 |' t' f- P! g
       尽管如此,我们因刚从南方到北方,远离家乡亲人,再加上新兵连艰苦的环境,又正逢新春佳节之际,“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在此期间,气温降到零下40°左右,新兵连绝大部分战友因身体不适应而病倒,我和其他几人比较幸运,未能被这次流行感冒击倒。为此,导致新兵训练推迟了一个星期。在这种情况下,思家之情可想而知。写信、盼信,盼信、写信,也就成了战友们思家、念家、想家的主要寄托。一旦信寄出,就总是眼巴巴地盼望着亲人的回音。每天只要通信员谢友睿从营部回来,大家都要围上去,看有没有自己的家信,那真是家书抵万金,一点不假。有的战友为了能经常看到亲人来信,就隔三岔五的不断地写信。: a, X  M2 T  O% i0 c$ u# z
       在我们参军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高中文化程度是必要条件,当时应征入伍的青年没有文化要求,只要政审和体检合格部队就可以接收。因此,我们新兵连有不少新战友文化程度都比较低,有的就根本没有上过学,象我这样老三届的中学生也算是凤毛麟角,帮他们写信、看信也就义不容辞了。
; u$ K* a# V) n# ~

- P3 O4 t* b1 k+ `
; t* t3 l5 ^/ G9 \% `4 b% Q) i- `
' _& J# W, o. u. P2 H6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Y$ w8 N/ q. E9 s
(左新兵排长曹仕虎、中谢友睿、右刘满承)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290 津贴 +218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5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北极村长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天山雪001 + 8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沉鱼 + 100 + 5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文士贝 + 60 + 60
淘气的中年人 + 18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23 16: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同志记忆真好,40年前的事如数家珍,非常难得。9 i; R4 A) l1 H* M
当过兵的人都一样,新兵连的细节记得最清楚,下到老兵连之后,很多事情都忘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5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闲人阿满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0615

发表于 2017-8-23 16: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军营,请你继续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山东庄审核发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侯甲 发表于 2017-8-23 16:11
2 p: v2 R. W% u" H) {; J老同志记忆真好,40年前的事如数家珍,非常难得。
) B; a5 ~0 P( [7 C2 i当过兵的人都一样,新兵连的细节记得最清楚,下到老兵连 ...
; w, |+ V* X" R8 s
谢谢朋友光临!说的是,新兵连的经历,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是从这里起步,每个当兵人都都记忆犹新。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3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6: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淘气的中年人 发表于 2017-8-23 16:13% d" ]$ k/ B* p) Y( [7 c) z7 d
难忘的军营,请你继续吧。。
8 P: F. r+ S& z7 _6 I# n7 E' T4 M' N
谢谢朋友光临,问好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175

发表于 2017-8-23 16: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高粱米也是辽宁驻军的主粮,说是一半细粮,可是吃起来一周只有两三顿米面,其余十八九顿都是高粱米加大米的二米饭,说事二米饭,大米粒很少看到。
7 X. ~8 o; x9 y/ n- i! T) Q还是有文化的好呀,我刚当兵时就不会写信,看信、写信都得聘个秘书。
/ i3 J* r+ `4 g4 q1 C

点评

老文从不会写信到今天成为网络写手,真的不容易。你们那个年代的人爱学习的劲头非常难得。  发表于 2017-8-25 11:13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士贝 发表于 2017-8-23 16:45
1 I: X* {" i! G. D! e是的,高粱米也是辽宁驻军的主粮,说是一半细粮,可是吃起来一周只有两三顿米面,其余十八九顿都是高粱米加 ...
* S' g1 O' M9 c
谢谢朋友关注评点!那时在东北当过兵的,可能都有同感。遥祝秋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1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难忘的军营(2),感谢阿满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5 收起 理由
闲人阿满 + 5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0: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喔坡特 发表于 2017-8-23 19:42
3 F0 u) e- O' E拜读难忘的军营(2),感谢阿满分享。

3 y3 b7 l) k; o  _3 V, J谢谢朋友一直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14: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兵想家是一个正常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尤其是新兵连训练正苦的时候,那个想家的念头就愈加强烈,只有兵当过了一年,适应了部队的生活规律,那种想家的滋味才会好一些。
' C2 |( D! J8 x& V  朋友也是在东北当的兵,这个我们是有缘,我当兵也在东北。朋友兵老,吃过东北高粱米饭,据说是85年的时候部队就没有高粱米饭了,就纯是大米饭了,我没有赶上吃高粱米饭,据说是不太好吃。朋友的回忆和感受很亲切,很自然,真实地反映了我们那个时期经历的场景,读来特别亲切。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5 2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40多年前的新兵连生活,写的让人心酸。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吃不好睡不好,年轻的小伙子不免会想家,部队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是许多新兵刚到部队时的感受,好在阿满前辈上学时离家早,才能坚持下来。家书,是到部队后唯一可以与家里人倾诉的一个渠道,尤其是新兵,都急于把自己在部队的生活、工作情况告诉家人而求得一点安慰。等家信的日子一种焦急的期盼,那是一种泛滥的思乡的情愫。看到文中说的二米饭,感觉很耳熟,记得在东北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个名词,但是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二米饭”指的是什么米?前几天在东北还和他战友一起讨论“二米饭”的事。虽然新兵生活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是那种定格在生命里的故事,却随着时光的流转使记忆越久越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6: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村长 发表于 2017-8-25 14:30
  g: z/ e; ^( ^5 q) v  新兵想家是一个正常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尤其是新兵连训练正苦的时候,那个想家的念头就愈 ...

3 o# x# Z! j; C* d$ G5 y谢谢北极村长的真情评点,原来我们的军旅都有北国经历,只是时间不同,看来你要幸运一点。不过,如今可能高粱米比大米贵,已经是好东西了。这样来看,我又幸运了。哈哈!这只是一种经历而已。问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6: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鱼 发表于 2017-8-25 22:07
9 U7 {1 ~( U6 V) i4 `40多年前的新兵连生活,写的让人心酸。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吃不好睡不好,年轻的小伙子不免会想家,部队 ...
+ ~' T; g7 Z, c  q! c0 \& H
沉鱼版主说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新兵生活已成历史,那种闭塞的环境,落后的时代,艰苦的生活如今的新兵是难以体会到的。谢谢您的深情评点,秋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7 1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5: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 ~' F) P$ E$ D, @谢谢狼行版主的精彩视频,看视频,听音乐,忆往事,很惬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