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截至目前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并购,这不禁引发了当地的担忧和警惕,很多德国人现在特别害怕中国将买光德国公司,到那时德国企业就真正空心化了。
( |( `2 Z' M! ~$ }# R i: q. q% h" Y5 | q. T
德经济部欲出台法律限制中国投资7 K! G, E* g9 M$ ]
- W8 Q5 A4 s! y! v) a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中国企业对海外收购的胃口越来越大,欧洲贸易保护者开始呼吁加强限制中国对欧洲企业的海外投资。
$ r: K& L0 s& Y* M0 i4 K! ] l; |- c5 T: a' |; {6 o
在中国美的以40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Kuka的刺激下,德国联邦经济部部长、最大在野党社民党(SPD)主席、德国总理的副手Sigmar Gabriel开始呼吁欧盟赶紧采取措施,修改法律,赋予欧盟成员国在指定情况下否决非欧盟资本收购本国企业的权力。* ^% F0 k7 d3 f/ ?
4 S E1 }" B) H6 n
毕竟Kuka属于德国的创新明星公司,但如今这样一家最善于创新的企业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这普遍引起了民众的担忧。# b9 C: e2 ~' G
# I% Z; B2 t# _4 l/ [欧盟数字经济专员、默克尔的亲密政治盟友Guenther Oettinger在收购期间表示,Kuka所处的战略性行业对于欧洲工业的数字未来至关重要。他同时呼吁其他欧洲公司发出反对要约,但没有一家企业这么做。8月8日,美的宣布持有Kuka94.55的股份。% |4 q3 n- W5 E2 g
. f3 ?5 O# F7 L n
上周 Oettinger表示:“在欧洲层面所发起的这一限制提议是绝对正确的,每个人必须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显然,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这一大国,让市场准入问题变得更难解决。”! \+ F) N4 o+ W9 k; k, j3 ^
4 D- V; }: \ R7 r; {虽然默克尔没有公开支持副手Gabriel的提议,但这反映了在其管理的政府内部在中国海外投资不受限制这一方面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分歧。近期中资企业可能将完成又一项收购计划,即中国芯片厂商三安光电拟收购近一个世纪的德国老牌照明巨头欧司朗(Osram Licht AG)。
) f* M& w; a: _# o( z) f8 J# f2 A2 Z G8 s* I
根据彭博社所获得的一份政府文件显示,Gabriel作为德国经济部长,正在向联邦政府提交议案,以期通过法律途径赋予欧盟成员国针对非欧盟国家投资者收购本国企业时的“广泛的禁止权”。如果收购方获得了企业25%以上的投票权,即达到了拥有否决权的最低门槛时,政府就可以行使这种禁止权。; l, G) o' ? ^/ N, i" g
6 l" h9 O% z7 W1 |0 N6 L对于该提议,德国经济部发言人Korbinian Wagner表示在默克尔政府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但是他拒绝阐述具体内容。
) K3 d+ r8 j4 V0 I+ d) B6 ^; R& i' B2 _3 A
这股逆风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上周五欧盟与加拿大计划达成的贸易协定因遭到来自比利时Wallonia的反对而被迫暂停。欧盟与加拿大签订的这个所谓综合性经济与贸易协定已经经历了5年的谈判,但是该谈判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其实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尤其是受益于贸易自由化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日本,在与欧洲的各种独立谈判上将面临更多曲折。
. P8 @0 p+ B. x; [ q6 L3 `4 w; ^6 J
, W1 D. @% F1 A) d" M4 ]+ ?1 h6 A中国在德投资为何暴涨?
$ b% n; O) c% A4 n; f0 j: q
0 \1 A5 `) B! P3 M# j( S德国**业的高超水平、精湛的工艺、对科技的执着让中国人对德国品牌非常有好感。加上中德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德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对德投资也在暴涨,尤其是中国积极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
4 y9 g/ @9 [4 c/ v1 R+ t: d, U
4 e+ A3 b7 ~. h# A中国乐于并购德国企业的另一个原因是——2011年后德国经济复苏放缓,大批德国企业被迫申诉破产,这给了中国企业收购机会。根据商务部消息,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德国共有1805家企业申请破产。# q* ] J$ A; ]$ h
$ Y8 A3 E! D7 J+ D& f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称,在世界贸易下行的情况下,中德贸易额在2016年上半年反而上涨了5%。8 X9 @) s5 w% ^
9 x' O3 z! j, n" L3 O3 ~! [& y6 l, D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报告,在2015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在德绿地投资项目数量第一的国家,项目达260个,创历史纪录。紧随其后的是美国(252),之后排名为瑞士203、英国127与荷兰105。当时是中国连续两年名列第一。9 X* I& K+ C+ F3 W5 x
# n, _: j8 `" _! ?# O3 ?) z, m
2015年对于德国来说也是一个创纪录年: 从未有那么多来自中国的绿地投资项目,德国也从未有过这么多的外国投资项目。2 ^5 X# X' t% G6 O7 `) V5 T6 o
1 d+ R5 a- E& L f7 Q5 h2016年,中国企业持续对德国投资的热潮,根据彭博社编制的数据显示,今年中资企业已经宣布或者完成的对德国企业的收购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13亿欧元(123亿美元),这几乎是2015年的8倍。这其中就包括了美的购买Kuka,据说当时Gabriel还试图寻找一个欧洲替代商来竞标,但是未能成功。
! U( _6 _$ g( o* c# b6 t( g9 P8 f% J/ M/ u* J1 q3 s
今年2月,北京控股以14.4亿欧元收购德国垃圾能源公司EEW。与此同时,中国化工同意以9.25亿欧元收购德国机械**商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
# h2 e/ B2 W- R6 H$ `* S" j' ?. {
4 _: {9 b2 D3 D I: f# P一家德国企业的CEO表示,中国将重心转向德国“反映出(中国的)战略计划,即大大加强对创新和高科技品牌的关注,从而能够向更先进的工业社会转型”。实际上,如今中国的购物清单已经扩大到无所不容,比如从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到诊所和养老院。
! u# B$ S; O+ E X+ t* h4 @; [9 S7 I4 s. y8 ~9 F6 f. w, C/ b( i
另外,安永德国公司合伙人孙轶透露,“自从英国脱欧公投以来,中国好几家顶级资产管理公司都正考虑将其欧洲总部从英国迁到德国”。1 |! E1 E) Q" c m5 J+ u! K p) R
7 k* f5 T+ ~: f. q; @+ y( a, [3 E
默克尔的态度, W O. d: e! a4 w1 F( l
0 T! H) T: a @- y$ t- T+ {& l
一直以来,默克尔本人其实都在向中国领导层反复诉求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准入条件。在美的收购Kuka引起当地普遍不安之际,她就说道:“如果德国方面保持开放态度,中国也一定能够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当然希望中方能够落实互惠对等待遇原则。”# \+ Y( F) l+ D
1 _7 P2 @' ~( L6 R3 Q; K- W
柯慕贤亦称,尽管中资企业在德国积极并购,且德国对外来投资持开放态度,然而德国企业仍在中国诸多领域受到限制,要实现平等竞争环境,希望中方也可以进一步开放。
% e3 s [! E" i0 y) y/ {% H. W" Q/ s: K; U' B* g
Gabriel属于默克尔政府内部的反对声音,比如他还在反对欧洲和美国的一项贸易协定。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即欧洲的监管机构正在试图**贸易壁垒,不过,一名欧洲官员透露,目前欧盟委员会还没有处理这一提议。; M0 `$ y, Q) f) G; `
& ]! z/ Y+ {8 e( n! l# E6 L' Z
现有规则通常允许政府只有在威胁能源安全,国防,媒体集中或金融稳定时才停止收购。尽管如此,欧盟对中国政府拥有的公司表示了更强硬的立场,今年在核电交易中,中国核电集团不能被视为独立于中国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 k* L! k+ n" _/ H( m
4 i8 V& P7 b Y3 I6 t$ n
根据现存的规则,通常只有在威胁能源安全、国防、媒体产业集中化或者金融稳定性的情况下,欧洲政府才有权干涉外资的收购计划。今年6月默克尔在拜访中国期间就说过:“德国一直都是商业投资的开放市场,对中国也不例外,我们当然期望与中国达成真正的互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