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38|回复: 2

[家园生活] 秋·实·读书 | 关于葡萄 ---感受汪曾祺的调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9 1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19 11:13 编辑 6 L/ F5 s+ y  E/ n

" i* y2 L. T& q2 n葡萄和爬山虎
4 W/ m1 Z5 ]7 U! a
- A) U3 }# Z( c$ n  一个学农业的同志告诉我:谷子是从狗尾巴草变来的,葡萄是从爬山虎变来的。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谷子和狗尾巴草,葡萄和爬山虎,长得是很像。
. y6 B1 u3 Q& u( _  另一个学农业的同志说:这没有科学根据,这是想象。 2 B$ g! {5 x7 m- s
  就算是想象吧,我还是觉得这想象得很有意思。我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世界上的东西,总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变来的。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多品种的葡萄,有玫瑰香、马奶、金铃、秋紫、黑罕、白拿破仑、巴勒斯坦、虎眼、牛心、大粒白、柔丁香、白香蕉……颜色、形状、果粒大小、酸甜、香味,各不相同。它们是从来就有的么?不会的。最初一定只有一种果粒只有胡椒那样大,颜色半青半紫,味道酸涩的那么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大概就是爬山虎。 0 [7 Z0 p, x- L
  从狗尾巴草到谷子,从爬山虎到葡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种变化,是在人的参与之下完成的。人说:要大穗,要香甜多汁,于是谷子和葡萄就成了现在这样。 ; t! ?0 A( e& M& G* w6 }3 h
  葡萄是人创造出来的。 7 o+ o8 m: r) d
   . e- v7 _; c" m6 A# b  u4 M
葡萄的来历
) Z8 ?# ^" ?' c( |! n1 O  至少玫瑰香不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玫瑰香的家谱是可以查考的。它的故乡,是英国。 ( k' K# z  k1 E( b7 b* X' ~
  中国的葡萄是什么时候有的,从哪里来的,自来有不同的说法。
3 N: w1 L+ p1 m8 q8 ^  最流行的说法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在汉武帝的时候,即公元前130年左右。《图经》:“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种之,中国始有。”《齐民要术》:“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人们很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因为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空见葡萄入汉家”,让人感到历史的寥廓。说张骞带回葡萄,是有根据的。现在还大量存在的夸耀汉朝的国力和武功的“葡萄海马镜”,可以证明。新疆不是现在还出很好的葡萄么? ; }, d' ?  {1 |( ?5 F1 W( ~
  但是是不是张骞之前,中国就没有葡萄?有人是怀疑过的。魏文帝曹丕《与吴监书》,是专谈葡萄的,他只说:“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安邑是个出葡萄的地方。《安邑果志》载:“《蒙泉杂言》《酉阳杂俎》与《六帖》皆载:葡萄由张骞自大宛移植汉宫。按《本草》已具神农九种,当涂熄火,去骞未远;而魏文之诏,实称中国名果,不言西来。是唐以前无此论。”(《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引)《县志》的作者以为中国本来就有。他还以为中国本土的葡萄和张骞带回来的葡萄“别是一种”。 , O$ a. }; v3 ^9 _* ~/ b
  魏晋时葡萄还不多见,所以曹丕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庾信和尉瑾才对它“体”了半天“物”,一个说“有类软枣”,一个说“似生荔枝”。唐宋以后,就比较普遍,不是那样珍贵难得了。宋朝有一个和尚画家温日观就专门画葡萄。 + }3 X0 B4 B3 e3 z
  张骞带回的葡萄是什么品种的呢?从“葡萄海马镜”上看不出。从拓片上看,只是黑的一串,果粒是圆的。 , v/ ?) Z+ w, L4 d% W, _% |
  魏文帝吃的是什么葡萄?不知道。他只说是这种葡萄很好吃:“当其夏末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没有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吃的葡萄是“脆”的,这是什么葡萄?…… * y* q4 Y* w% E5 h) F" Q- {
  温日观所画的葡萄,我所见到的都是淡墨的,没有著色。从墨色看,是深紫的。果粒都作正圆,有点像是秋紫或是金铃。 7 B( @# _  F$ a  h/ T" g4 U
  反正,张骞带回来的,曹丕吃的,温日观画的,都不是玫瑰香。 0 {, R3 k- }$ r  W, S" a
  中国现在的葡萄以玫瑰香为大宗。以玫瑰香为其大宗的现在的中国葡萄是从山东传开来的。其时最早不超过明代。
& D8 N2 N5 l' Y4 a6 C  山东的葡萄是外国的传教士带进来的。
- v# [: q" `4 E# o$ g5 t7 P& d  B  他们最先带来的是葡萄酒。――这种葡萄酒是洋酒,和“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是两码事。这是传教必不可少的东西。在做礼拜领圣餐的时候,都要让信徒们喝一口葡萄酒,这是耶稣的血。传教士们漂洋过海地到中国来,船上总要带着一桶一桶的葡萄酒。 * Y) }5 r' h; B4 O: B
  从本国带酒来很不方便,于是有的教士就想起带了葡萄苗来,到中国来种。收了葡萄,就地酿酒。
# f5 T+ `% R# z" Q; Q  他们把葡萄种在教堂墙内的花园里。 ! X- {! b) J2 q9 W/ t
  中国的农民留神看他们种葡萄。哦,是这样的!这个农民撅了几根葡萄藤,插在土里。葡萄出芽了,长大了,结了很多葡萄。
9 S9 E! c: D0 q  m% I; g  这就传开了。 + R8 d5 a" {: @
  现在,中国到处都是玫瑰香。
0 p1 O& [# h  v) D  这个故事是一个种葡萄的果农告诉我的。他说:中国的农民是很能干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中国人。中国人一看就会。
  u3 L2 j5 w6 E1 r% _9 Y4 A0 K: {% \' q- @
    0 ?9 D) o6 o, E, P5 G) b' b
葡萄月令 2 s8 T  @+ T! {
9 _1 s0 ?3 V8 A2 T1 o# W2 u3 z: w
        一月,下大雪。 $ I' g: m3 S9 ~/ u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 K- E/ P8 N2 N4 P2 B3 t# l1 G% T) N/ c3 Z$ g- e) o: m: [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D# ^9 x/ ?. e3 b# ?. k" R' Q# |
. ?& t! U" {' U6 P
  二月里刮春风。
% a8 ~# f" T: Q' E- i1 ~$ z" F* m: C9 I( @  P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 G0 J$ J# ~, l9 t* ^4 I1 M
8 R0 I7 [4 c6 r- {; k# C1 ]7 Y1 O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 K. j8 P# Y' v, u. ~" K
) @/ y, M; d+ ^# i2 e; A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8 ?2 {3 z( Z3 V6 G" O1 p3 m2 n+ L$ T! h: y* I9 l8 F. I
  葡萄出窖。
) V: f7 Y5 ]( B  u. q% [* o5 t( s8 g7 z; H) R$ q3 [; p/ @* F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0 e' l" l$ W3 e, z' h3 m0 H
1 y9 v, Y! K: |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 w) P% e- {0 G3 c3 T
( p) S* B. O2 n8 @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 e) f* }$ u- G" W* G* P& E; W

) L/ M6 y/ c$ L2 }7 q) L2 t" l  三月,葡萄上架。 $ z* m  g2 j! O3 }4 ]! o

) V* `3 m; t% ?( S! j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 @1 W4 Q8 r: C4 l& \
( Z( f) g7 ?8 `# o- C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7 P4 Z  `1 K! S; B* T. ^
1 `; Q' X/ A$ N1 L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 e2 T- W. ^$ T' L! h6 C1 D% o& M% z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 {: Z/ I5 U* ^  X* g/ m

# P: _5 n8 n. u* v  四月,浇水。 ' s2 K  m* m2 o. `+ L7 b* m

4 |. f  T& N9 H) I/ s' t( O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 Q# D  [- z9 d6 k, C- y
* J9 B3 L% i  x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1 w6 m2 f% H& B. K# B, a8 H; l# F3 U/ ]- _. Y6 q3 h) U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 z& D( a9 m- t$ D8 n$ H5 [4 y' L7 b, t% X" W3 ~) v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3 }8 @" C. F  H% J& s8 C
  T! ^& l. E' _( d8 l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 m' H4 {* t& n; A6 z
/ O$ F" l( ^1 V$ g1 e! n4 r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 k) \/ {/ U; A+ Z
: C' X. X5 F5 f& M3 G5 y1 l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 S' z" E' J- v' i7 z4 I( V. C5 u# l: F; _0 i; V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5 H9 }# h; {2 v. P* R1 _

6 |1 l! S2 m3 w6 i$ x  W! X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 N7 s3 s, f; D+ }: n2 M4 k9 m/ F  D

" b  T3 o$ k/ o0 j% i5 S* r- K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6 R' ]; q; Z6 h) Y: u

* J6 M/ ?. U7 N* D# x# g4 S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 ?. ]4 E3 t+ x1 z: Z% u

& C- D2 T1 \( S/ w0 k8 a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 c& Y+ k, H, [
2 c) T8 Q+ K' ~# t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4 Q$ d( b6 _5 {1 w' N( }- R/ ]
- o/ q, U; j% e9 P, B) H0 \( W& G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 [3 v5 a; A; m' G  p/ A# o5 F7 R
1 G4 X0 ^& ?9 `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 g9 ]) D3 L  D' @# f

$ t) l* x2 Z! o0 W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虫;梨,梨有梨食心虫。葡萄不用疏虫果。??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 F. u9 }1 l# R* R, n5 M; H. o2 Y; X% x. H- C- F
  七月,葡萄“膨大”了。
/ [& F9 F5 Q3 v0 ~
3 M8 t7 L& H1 ?+ D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0 B* q" u5 `  F& [; _" o( n) l* k8 X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 H; {% ]4 ?/ p7 M3 i' E( Z: V8 U, A9 W
  汉朝是不会有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0 U8 B6 |1 l/ @" W+ A5 v" I, }9 k# C9 E" C4 X1 b
  八月,葡萄“着色”。
" ]2 V! g! A( @0 d) Y& e
% W: m" M7 F/ N/ m  N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 W7 X0 d) P9 J+ u0 ?4 U
: P' D: g+ F* \; _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 Y; ~: ?/ [; S3 w4 H

1 ~* T3 ~) F# v& P$ }3 t% x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Q( [% e+ p. `% R& ?! i) r& W
( f" a; b& z/ L3 _1 D" J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8 u/ |. p: z2 U6 m+ e
3 Q9 x4 a. Y( I5 }# k1 p- g
  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 x( ?5 @- {$ |4 m# p( a

9 G3 s) a) T1 k4 M' ^4 d) p. @  葡萄装上车,走了。
7 b1 N- H" [. A/ t& c; G  g
" f7 }) p& r  {  ^- h. ^( z2 I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 J( ^& M( Y0 N
+ o4 {- h8 b  N) Y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0 Z/ C9 G. A% K% R: r7 |; o7 w
9 I# e7 Y) Z1 S8 b% ?0 C( H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8 G1 p) j1 Y" |( i  E
+ F- U0 n) ?5 ~  Y+ F; {  `* j0 `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 ~2 B  F! Z) m% V# z3 M+ ~( r( H
2 ^* H# Y9 t. X6 S  K  十一月。葡萄下架。 ) n& F( R1 l8 C8 e9 D

: N' f. W+ F& `9 M- D/ a+ C) e  把葡萄架拆下来。检查一下,还能再用的,搁在一边。糟朽了的,只好烧火。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4 O1 G  P/ O' e* @4 W- M2 j- g, ?- G# `* P" b% x
  剪葡葡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秃子。
/ ^4 S4 B$ x" B9 `2 a8 ~" m' x7 y4 |/ Y4 J
  剪下的葡萄条,挑有三个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捆起来,放在屋里,准备明春插条。 % ^. G; L+ f1 {; d3 N

, n, y- N$ l/ x- h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 U) z. p. o( D7 U
8 W1 G5 o1 b; D+ N( Y  葡萄园光秃秃。
4 |# n$ S+ z4 {5 I9 Q1 F6 V7 j. _1 e) }6 i: i7 H$ P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5 l/ _: ~( i& ]* B1 R& ?. A  a3 h0 d: h. n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 a( x! K  n% d8 G2 z5 Y
' J2 E' P! Z2 X  葡萄窖,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 {$ b: ]& T! Y- H
8 a  L; ^3 k7 K9 \  N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 y' v7 E  x* J1 p3 L
8 B! B: X; x) J& ?' `6 T3 H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 i6 @6 }0 H! ^. r
' Y0 \) b8 ~$ K  ~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6 H9 O! f1 L- E, B6 [5 T8 V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9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5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雪001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19 13: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盛产葡萄,所以葡萄酒很多。虽然不像法国葡萄酒那么有名气,但是也是非常不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天山雪001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8-19 18: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买过一些,好象是催熟的,有点硬硬的,酸,还不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