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11|回复: 1

河北省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08: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 E# Y- U9 u5 H1 J4 x* H
(一)安置工作原则
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军转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优待。
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中央和国家所属驻冀单位,都有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及其随调家属的义务,必须服从国家大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成军转安置任务。
全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行。省、市成立由党委、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军转安置的日常工作。
军转干部的安置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扶持创业,发给退役金。
(二)河北省接收条件
1、军转干部具备下列条例之一者,可由河北省接收安置:
原籍或入伍地为河北省的;
配偶随军取得河北省常住户口(落户时间应当在军队干部被部队批准转业前,下同)的;到省会安置的军转干部,其配偶随军后,取得石家庄市区常住户口满2年的;
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常住户口在河北省的;
父母常住户口现在河北省,身边无子女或本人未婚的;
配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常住户口现在河北省的;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满1 0年,其原籍、入伍地或离退休安置地在河北省的;
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和舰艇工作满10年、获战时三等功或平时二等功以上奖励、因战因公致残、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其配偶、父母、配偶父母、子女有一方常住户口现在河北省的;
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双方或一方转业,有一方驻地在河北省的或有一方原籍、入伍地是河北省的。未婚或者离异的军转干部,可以比照驻地军转干部配偶随军条件予以安置;
我省急需的各类人才,经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接收安置。
2、担任团级以下职务的军转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列入河北省接收安置范围:
年龄超过50周岁的;
二等甲级(含)以上伤残的;
患有严重疾病,经驻军医院以上医院(武警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经指定医院)诊断确认,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留党察看期未满的;
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
被开除党籍或者受劳动教养丧失干部资格的;
其他原因不宜接收的。
3、担任师级职务(含局级文职干部)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干部:
担任师级职务(含局级文职干部)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干部,年龄超过50周岁,因地方需要,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报国家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接收安置,另行**。
扫描二维码
加入19河北军转交流群
(三)全省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
根据国转联[2012]1号、冀转联[2012]11号文件规定:安排师团职军转干部要采取使用空出领导职位,结合领导班子调整统筹考虑,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措施,切实安排好工作和职务。安排师团职军转干部,可按规定增加非领导职数,增加的非领导职数实行单列、专用。
中央和省下达的党政机关接收军转干部增加的行政编制,必须全部用于接收军转干部,实行专项管理、专编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根据其军队职务等级直接安排相应的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安排管理岗位的不受接收单位竞聘上岗等规定限制,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省直单位
对团职军转干部、采取政绩考核与政治理论考试相结合,综合打分排名,公开选岗的办法进行安置。营职以下军转干部和专业技术军转干部,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指令性分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专业对口与个人志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
接收条件  填报中直、省直单位志愿,符合进石家庄市区安置条件,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不随调家属,未因直接责任受过处分的军转干部。
考试内容  根据军转干部特点合理安置,主要考试***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省九届六次和七次全会主要精神、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法律、写作等内容,所占比例为2:1:1:1:1:4
考核内容   依据军转干部档案中的年龄、职级、学历、奖惩、艰苦边远地区、从事飞行舰艇涉核工作时间等项目,对军转干部在部队期间的德、能、勤、绩等进行考核计分。
单位自选   用人单位按照自选计划,从经考试考核各职级综合得分排序后确定留中省直范围,且把该用人单位作为自己第一志愿的军转干部中选择。
安置定位   对荣立平时一等功、战时二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军转干部优先安置:根据军转干部从事专业和个人专长,结合接收单位用人需要,进行对口安置;按照综合得分,结合职级,性别、接收单位性质本人志愿进行合理配置。
(四)自主择业安置政策
1、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条件
   军龄满20年的师、团、营级职务(含相应职级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职技术干部)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审核,可以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2016-2020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龄满18年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审核批准,可以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
军龄认定:从批准入伍时截止批准转业的当年331(其中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入伍的军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比照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干部相对应确定自主择业条件)
符合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军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申请表》,经组织审核批准。经组织审核批准。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替代转业干部选择安置方式。
2、退役金发放规定
退役金首次核定相关规定:①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1%;②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或者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分别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10%1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退役金核定公式:月退役金数额={ [职务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 x (80%+增发%) }+军龄工资+自主择业生活补贴。
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参照公务员统发放工资办法,由军转、财政部门委托国有商业银行(即代发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退役金发放实行“军转部门核准人数、核定标准、编制预算,财政部门拨付经费,银行代发到人”的管理办法。计发时间从退出现役下一年度11日开始,每月10日前发放到个人账户。自2001年以来,全国共有18万人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目前我省管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7000余人,人均月发放退役金7000余元。
3、医保、取暖费等政策待遇规定
中发【20013号第五十三条规定: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未被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期间的医疗保障,按照安置地党和国家机关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发【20078号规定:“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未就业期间的冬季取暖费,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执行。”
4、就业创业政策规定
中发 [2001]3号文件第六十二条规定:“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管理,主要负责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政策指导、就业培训、协助就业、退役金发放、档案接转与存放,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其他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由户口所在街道、乡镇负责。”
中发[2007]8号文件第三条第四款规定: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就业创业;安置地政府要通过**政策**、**就业信息、组织人才交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措施等形式予以协助;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作用,依法保障他们的权益,形成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自主作为、政府协助、社会支持的就业创业良好环境。”省、市各级也相继研究制定了扶持就业创业的政策规定。
0 }: R+ O  B" m( f2 y2 Q% C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均月发放退役金7000余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