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63|回复: 0

[生活类] 谈谈军改之后毕业学员的分配和选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6 14: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去年军改会议曾经审议过《关于改革生长干部毕业分配规定的建议》,顾名思义,随着军改的深入推进,毕业分配的游戏规则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军校毕业分配,是计划分配的一种形式,用计划指令性的手段将毕业学员分配至合适的单位。总得来看,毕业分配的形势由需求决定,具体来讲,就是部队的编制情况。
事实上,在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结束之后,毕业分配形势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军改之前,毕业分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大部分本科学员面向基层作战分配。
2.极少数本科学员能留校、院、所、医院以及后勤保障机构。
3.研究所学员选择余地较大,超过半数能分配到非作战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机构。
4.博士学员留校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军改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目前,本科学员留校的可能性已经为0,研究生以现役身份留校的可能性接近0,少数幸运儿能以文职身份留校,博士生雷同。
由于规模结构和力量变成改革当中,非作战类型的岗位已经全部改编为文职,主要面向社会招聘,未来这些单位还要进一步扩大文职人员的比例,甚至全员文职化,连单位主官也由文职人员担任。因此,毕业学员相比十年前而言,分配到“大城市的好单位”可能性已经急剧下降。初步估算,这个可能性不到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所以,对于今天的毕业学员来说,过去的一些经验已经不再适用,前辈的发展路线也无法**,如今的毕业学员,面临的是全新的未知的情况,只能靠自己去探索。
既然这些单位都已经文职化,那么什么类型单位的岗位增多了呢?
一是机动作战性质的新型作战力量。这些都是在军改中成立的新单位,编制比较空,急需补入新鲜血液。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一些“新型技术”类型的单位往往都是非全训的保障单位,管理比较松,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如今形势则完全不一样了。相当一部分“新型力量”已经改编为机动作战单位,全训的程度和所谓的“老野”一样,管理更加严格正规,在技术上也提出新的要求。这个变化一定要认识到位。
二是新疆、西藏、东北、海岛等“前线”单位。二阶段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战略前推”,即将部队部署到前沿去,到农村去,到高山海岛去。相信经历过二阶段改革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因此,“艰苦地区”分配名额增加是必然,要准备好坦然的心态面对命运的安排。
那么,什么样的单位比较难去呢?
一是院、队、库、所、机关直附属以及联保等保障类型的单位。这些单位文职人员比例高,现役编制极少甚至没有,毕业分配过去的可能性非常低。
二是驻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陆军基层步兵野战部队。这些单位虽然比较艰苦,但由于驻地比较好,在以往都是分配当中的“香孛孛”。然而,裁军的主要对象就是这类单位,这些单位近三年一直严重超编,分配难度当然会增加。
三是驻地较好的战略支援部队和战区保障单位。这些单位主要面向高学历群体,本科生很难拿到分配指标。然而,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战支和战区成立之后,这些过去的军区直属部队的管理已经正规起来。
关于选岗的一些分析:
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决定要不要在部队长期发展。
目前仅存的所谓“好单位”,技术要求比较高,大多都是高学历群体。军官职业化之后,高学历群体是职业化的主要对象,因此这些单位也是职业军官密度较高的地方。选择到这些单位去工作,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固然不错,但也要做好成为职业军官的心理准备。尤其对于博士生来说,其学历层次已经距离职业军官不远,如果个人决定要在军队长期发展,到这样的单位服役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个人不想在军队发展,其实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项。原因在于这些单位在今后一定是保留人才的“重点区域”,退役名额肯定会很少,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2. 关于艰苦边远。
对于本科生而已,艰苦边远的比例愈来愈高。军改之后,艰苦边远的工资肯定会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些地区的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不太适合结婚成家。值得庆幸的是,军官职业化之后,艰苦边远的流动性会进一步增大,退役安置的选择也会变多。过去驻藏和驻疆的一些单位, 不熬到35岁以上基本不可能退役,今后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缓解。只要有足够的人分配到艰苦边远,就能扩大退役名额,让艰苦边远的干部更新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要想实现以上这一点,前提是改革毕业学员分配制度,把更多的学员分配第一岗位设置为艰苦边远,这样整个体系才能流动起来。相信这一天,不久就会来临!

3 n2 i7 G" C* K3 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