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英国人爱德华·鲍拉(Edward Bowra)曾任职于清朝海关。在此期间,他收藏了一大批记录清朝社会百态的影像资料,这其中有一组照片非常罕见,那就是1870年颐和园(清漪园)景观。为什么说这些照片珍贵呢?因为它们记录了被英法联军破坏之后、清廷重修之前的颐和园的残破面貌。
0 ^. D8 U& g( Z7 k站在绣漪桥上向北拍摄清漪园。有一点需要向大家说明,颐和园原名清漪园,1870年拍摄这些照片时仍然名为清漪园,直到1888年才改称颐和园。本文时而称之为清漪园、时而称之为颐和园,大家心里要有数。 ; x8 [/ @* I" q7 U7 V! ^' f. P+ s
4 R8 ]" H0 e: A清漪园东宫门的石狮子。乾隆皇帝花费448万两白银修建了清漪园,奢华无比,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于10月7日闯入清漪园东宫门,抢掠殿堂之内的金银财宝,拿不走的大件物品予以砸毁。管理该园事务的内务府员外郎泰清全家16口人自焚殉难。
, ]: {2 q& A3 B- \. |& q4 f9 H: L0 U- _% H7 l. F
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废墟。 抢掠之后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第二次派出大队人马进入皇家园林区,放火焚烧。清漪园由此遭受灭顶之灾,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构成的江南水乡景观化为浓浓烟雾,只留下灰烬和断壁残垣。
, F! `( T0 O( ^5 l8 ^9 U- W% `- J. _0 b- [& B! u/ _' x: w
清漪园十七孔桥。 9 ?1 t$ l7 c6 n+ [% ~* n
大家注意远处万寿山麓,宏伟的佛香阁已经被焚毁,只剩下台基。 2 f6 M. p+ U4 {4 W" C
' K& ^2 S; F: {! G1 [! v杂草丛生的宝云阁。 法国人亨利·柯第埃在《1860年对中国的远征》一文中,如此描述清漪园被焚的场景:“1860年10月18日,万寿山始焚。19日,火势继续燃烧,火焰之上,黑烟成云,浮向北京而去。”经此浩劫,清漪园的殿宇大部分被焚毁,园中陈设损失十分之九(1855年园内陈设37583件,1866年再次清查仅剩4735件)。 5 ?5 u! U; l1 G6 ]' l$ ?1 L8 J5 \
4 b9 M# q9 P3 y, c- l
清漪园内一景,杂草丛生。 清漪园被劫焚之后,一直荒芜。1871年,王闿运和友人从绣漪桥进入,寻访清漪园遗迹,看到这样的情景:“颓垣断瓦、零乱榛芜,宫树苍苍、水鸣呜咽,由辇路登廓如亭望万寿山,但见牧童樵子,往来林莽间。暮从昆明湖归,桥上铜犀卧荆棘中,犀背御铭,朗然可读。”这些照片所记与王闿运所见大体一致。 4 ~. b: {' b2 b# V- a7 ^
) `1 Q9 @5 N. s" C3 k清漪园绣漪桥。 1886年,清廷在清漪园昆明湖建水操学堂,在八旗亲贵中培养海军人才,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要说在一个小小的湖泊里练海军,简直是笑话。慈禧太后实际上是以办学之名,对清漪园进行初步的修缮。 3 l l ^- @' ?7 \) ?! J% X
1888年,光绪皇帝正式发布谕旨,将清漪园旧名改为颐和园,重新加以修葺,以备慈禧太后颐养天年。重修工程一直持续了8年,直到1895年才完工。颐和园重现了清漪园的景观,而且增加了苏杭元素,深得慈禧太后喜欢。 : e$ r/ S8 w% p2 {7 i
+ k; W7 p' w5 a" d( Z
站在万寿山远眺。 ' @4 e* b9 N( ^. D" c& P& |
据专家推算,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大概花费白银500-600万两。这是一笔巨款,如果用于办海军,或不至于导致甲午海战惨败的悲剧。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从后来的历史看,慈禧太后更注重个人的享乐。 # ~& Y% R7 W. }2 [- l; U
@* `$ i( H. ~# s# w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