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9|回复: 0

战友,军用口杯,你带回家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8 1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伦敦的雾 于 2021-3-18 13:46 编辑 & _" {' j$ \3 M, T+ c
. [) y( t% A& P: E& e4 E/ D0 z, O

4 w( u$ i1 Y; e3 P" ~4 @0 ]9 Q. t

6 G% l" n% Q. @/ D
部队里的口杯 你带回家了吗?

( _5 B8 t4 w3 A7 l. |* I5 q
- }" J( M' g: {+ q, I
9 E' O+ [- u8 E4 @2 z
       家里的橱柜中有几只搪瓷缸,它们原来光洁的表面早已斑驳,颜色或深或浅,显现着岁月的痕迹,但它们依然骄傲地站成一排队列,就像一排士兵时刻等待出发的命令。
    小时候,我对军用茶缸的印象最初来自电影:南下追歼战,解放军战士用茶缸盛饭,边走边吃;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战士用它一滴滴地接水,坚守着坑道;部队会餐时,一个个搪瓷茶缸撞在一起,发出欢快的声响。对于一心想当兵的我来说,拥有一个军绿色的茶缸,是当时的一个小小愿望。
    后来,直到我走进部队,才知道在部队并没有“军缸”和“军用茶缸”这样的叫法,甚至有时候也不叫“茶缸”,而是叫“牙缸”,但它的正式名称也许叫作“军用口杯”。
    不同年代、不同样式的军用口杯,作为当兵之初最早配发的军用品之一,因其用途之广、使用之频、普及率之高,给很多人的军旅人生留下了独特印象。
    作为一个极为寻常的日用品,“军缸”在配备简洁的单兵个人物品中能够引人注目,也许正是因为它无意中成了连接不同年代军人记忆的一个符号,一个永不褪色、叮当作响的符号。
    上世纪90年代末,我走进军营,拿到了属于我的茶缸,它陪伴了我无数个夜晚,无数个站哨执勤的夜晚。人们进入梦乡时,我们领略着城市最安静的时刻,守护着交通线的繁忙,感觉自己好像这个城市的主人。
    下哨多是在子夜,年轻的战士一个个饥肠辘辘,每月只有45元津贴的我们花8角钱买一包方便面,用缸子泡好,在火车汽笛的伴奏下,用牙刷挑着吃,风味极佳。
    我考上军校临行前的那天,班长在每个人的茶缸里倒上一些白酒。黑暗中,大家举起茶缸轻轻碰了个脆响:“弟兄们,干!”每人闷下一大口酒,舌尖上、鼻腔里、胸膛中弥漫的那种混合着辛辣、辛烈的味道,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忘不了。
    也许,这就是藏在“军缸”里不同的味道吧。就像我的一个军校同学,竟然能用它熨烫出裤缝笔直、面料平展的军装来,着实让我不得不对这小小的“军缸”刮目相看。
    我怀念那些颜色深浅不同的军用茶缸,感觉它们就像摇曳在不同季节的树叶。风吹走了它们的私语,阳光穿透了它们的沧桑,尽管没有了过去的鲜绿,已是锈迹斑斑,但它们斑驳的躯体却温暖了我们的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军缸”,我想,如果有一天,用我们的“军缸”重新斟满酒,我希望它还能碰出熟悉的脆响,还能咂摸到过去的味道。

6 f8 k' J7 a' Y1 P4 F

" V# R6 V4 m. H! L* O0 H: A! g+ G0 D: n) r: P9 O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