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漫画家蔡志忠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 H/ k5 L1 l7 ?6 J0 [
对于人来说,修身养性,就是对灵魂的雕琢。 ; Y5 P; l3 l( o5 Z
降生到这个世上,人,小的时候,想快快长大。长大了,想早早成才。成才了,想建功立业,获得大的成功,垒筑人生辉煌的丰碑。可以说,人一生都怀抱着理想,并在不停息的追求。
- I2 ]; F" q; I( B* W- Y
现实人生的最大目标,除了强大自己的本领、崇高自己的灵魂,没有什么其他途径。因此,修养自己是最佳的选择。
3 h$ _% X3 K- a- `8 N! D) o2 D' d2 x, a
人生初始,面对崭新的世界,手足无措,一脸懵懂。呈现在人前的,是青涩、迷惘、无知,带着一身的缺陷。
( @! }4 w) c, |9 p- S( e* ]$ Y. P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
; K; O7 G2 U, e) E9 M# Y% T, s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对自身的缺陷都那么自知明澈,了若指掌。这,需要学习,请教,借鉴,检省,更需要接受生活的历练,获得经验教训的启导,提高自悟能力,以雕琢自己的粗砺,焠炼自己的脆弱,成熟自己的青涩。 8 F/ W* @) q5 m% }
也就是说,需要通过生活的磨砺,剔除灵魂中“多余的部分”,彰显美好的优质,补救、完善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达到圆融人生的境界。 . p8 I: U, i/ W( I1 j. I0 O
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懂得接受这些历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Y4 `0 T' U' o5 \
有人遭遇挫折、失败、不顺,总是充满愤懑、埋怨情绪,以为是生活对他执意刁难,他人刻意对他嫉阻,社会给他制造不公,只迁怒于外界的不平,而不找自己的粗陋、愚昧与不成熟的根源。 : @; H& q' T0 d; U* Z, ]. N
对社会给予他的“雕琢”,充满敌意与抵触。所以,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因为拒绝灵魂的修养和**,停留在粗野、卑俗、猥琐的原始,导致他们永居于凡众之列,甚至成为社会需要淘汰出局的对象。
. M6 g" Y6 `$ T" g; R6 y
只有那些自觉接受生活挑战和修炼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被万劫所击溃,直至打造成不倒金身,拔萃为人类的精英,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4 B: k7 {- a! ?; n
当然,自修的第一道功夫,首先需要认清在个人品质上,那些属于灵魂累赘“多余的部分”。
3 n: w; K/ t3 m" u$ W
可以说,有碍灵魂纯洁,高尚提升的偏私、嫉妒、虚荣、虚伪、隐瞒、算计、狭隘、脆弱、急躁、愚昧等等俗念、恶习、丑行、弱点都是灵魂“多余的部分”,都须要无情的剔除、**、㧚掉,而好德、无私、善心、容纳、务实、奉献、坚强、稳重、宁静、勇毅、聪敏、高尚、尊敬、宽怀等等优质品性,则需要凸现、彰显、扩展、展现、弘大、张扬起来。 $ E6 x% L; Q* @+ G' r% w* S% l
古代圣人孔子“日三省吾身”,愿闻己过。具有胸怀教化天下的雄心伟愿,是天下人的楷模典范。 ?: N4 L d2 C1 J9 f1 B0 H2 f6 ~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一切抱负远大的志士仁人共具的广阔胸襟。所有思想和行为上的自觉者,必定是具有宽怀大度、远大理想者。他们不但具有在灵魂“自修”上的自觉,更具有接受“他修”的勇气。 , ^, P4 _* K: B3 ]" h
“他修”,接受世人的批评、监督和“修理”。那当然是一种最痛苦的承受。但是,它却是促进、提升、完善自我最有效的功夫。俗话说,“利刀难削回头柄”。局外人的眼光,才是发现我们身存缺陷的“火眼金睛”。所以,拒绝别人的批评、监督是愚昧不智的。 ) d: f$ J! M6 h9 A% f: y
一旦懂得别人的批评“修理”,是对自己的爱护与嘉惠,听到别人批评和监督,便觉得惬意开心;一旦觉得生活的雕琢,岁月的磨练,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必苦其心志”的考验与预演,而能心悦诚服,愉快接受,不埋怨,不愤恨,不迁怒,这时,你的思想品格或许已渐入得意佳境,距离精神灵魂上的纯粹、圣洁也就不远了。
7 h+ K) O! ?: t9 N* E4 d
得意,才能得志。得志,才能功德完满。功德完满,那,也就是修养到至美至纯精彩人生的至境了。
0 R; n' d3 z(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