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万人打败蒋介石30万人,从这一天起,再也没有人能打败毛泽东了
+ b% s# ? n# t5 X# w3 i/ ~) C" D" @$ `2 P9 {' e0 ^* N2 M7 M6 p4 V
2 E9 q) N3 O9 W! a$ s6 c( q! z- u c: o9 A$ v7 T7 Z
吴宫楚庙8 j$ z& ?2 K5 Y" u+ H2 S+ X
原创. r2 c/ |: n1 p) I% y7 O
2022-02-01 00:173 x0 I1 v1 {8 m9 G ?( j! z* o
1931年7月,蒋介石亲率3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至9月,被毛泽东的3万人红军凭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一整套战法给打败了,从这一天起,再也没有人能够打败毛泽东了!
: ^+ H( \% ~9 A' w7 w% m
5 i5 g5 u$ h- U1 q- T( _红军时期的毛泽东(油画)
3 v6 R! v( b9 F1930年底,毛泽东以“诱敌深入”的战法在5天时间里,带领红军连续打了2个大胜仗,打破了蒋介石对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对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蒋介石并没有怎么心痛。
2 q3 _- _0 n6 h% ]. f
+ z8 |; Y3 ^' }9 l5 p% _此次胜利让毛泽东获得一个重要的“礼物”——无线电台,这对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就像给法力非凡的齐天大圣又添加了一双顺风耳。
0 i5 Q. o& h8 }" i
+ n2 j% I/ x8 r蒋介石失败后,毛泽东就开始攻打县城,反“围剿”胜利自然带来士气高涨,红军迅速占领了瑞金等县城,摧毁了不少地主豪绅武装,根据地扩大了,地方武装迅速发展。
! v) h9 t- _6 Q9 O) X
( |* u. W5 N% V6 G) I- e红军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增加了不少给养和经费。失败后的蒋介石感觉自己大意了,但他并不会太心痛,因为他有的是枪,有的是人,于是,1931年4月1日他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0 v1 O% Z% Z' y6 T: r2 i
" |3 N* H# I- y这次蒋介石调集20万人由何应钦率领,不剿灭红军他誓不罢休。第一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与红军兵力比例是10比4,这一次“围剿”与红军兵力比例是20比4,5个打1个。
/ e! L, L6 b( z- K: y" M! Z- Y( l
蒋介石吸取了上次惨败的教训,这次他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战法,每天只推进5里、10里,然后停下来修筑工事,再让还乡团搞民团善后,这种打法,他要看毛泽东怎么对付?
2 r. v+ Z: [) V5 G& y/ p2 I- Z; u8 U: W9 e; P, ]. N
毛泽东的对付办法依旧是“跑”,也就是走,用四个字来形容,叫“敌进我退”。但这时红军内部形势发生了变化:被斯大林接见过、真正工人出身、从苏联回来的项英成了毛泽东的上级。* z' s8 X9 T& q" V0 m
( r. P# @. w- T# H" W, J; y5 G只不过是因为项英不大懂得军事指挥,作战依旧归毛泽东指挥。随后,任弼时、王稼祥和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到达中央根据地,身为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身份最高。
* _6 J' p' d8 `
- d; ~- {+ [+ L$ Z中央代表团在会议上基本肯定了毛泽东的工作,众所周知,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才用“肯定”,换句话来说,中央代表团的用意是提醒毛泽东,明白不,我们是你的上级!你得听我们的!8 G Q" D* l- l6 Z5 `& T
8 C+ V: \5 D T' w
这时候队伍里有人站出来表态要听中央的,因为他们知道中央代表团地位比毛泽东高。项英虽然不会打仗,但他根据中央的指示,主张红军跑到根据地外去,也有人主张分兵退敌。/ e% ]6 D2 _. e, M
# g7 D; x# j% c6 ]& L% J2 q( N第一次反“围剿”3 Q. J1 f* ~2 m
毛泽东反对这两种错误主张,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的确高明,但当时除了朱德和谭震林等人,其他很多人既想不到,又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主张。
( y* p. m5 q& k5 r4 }" [: f( B1 q5 y" ?" q; F9 W% D! a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没有和中央代表团争论,而是向任弼时提议扩大会议范围来讨论此事,任弼时同意了。基层很多人跟着毛泽东打仗好几年了,他们大多支持毛泽东的战法。
3 z3 z8 G2 }* d, `% p: T+ V; k: c3 O8 n' r( z
于是,接受毛泽东意见的人从少数就变成多数了。接下来讨论的是先打哪一部分敌人,毛泽东主张应先打弱敌王金钰部,经过讨论,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被采纳了。
9 s1 Y: s9 ]- R7 R7 p" V- V/ ~
) u0 {- a4 P- ?& U, ^6 W任弼时与毛泽东其实渊源很深,1920年他16岁时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毛泽东和任弼时的关系类似于师生,有这层渊源,任弼时不会反对毛泽东,只不过是要传达中央指令。
7 L7 D4 w% z7 C! y
# t$ w, D, g% x任弼时要执行以王明、博古为首的中央的指示,所以他曾起草文件批评毛泽东的“狭隘经验论”向中央交差,但他内心向着毛泽东,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夺了毛泽东的军权。
( q& A }* t+ A# g
& `' W$ P! g! z( T6 u2 t+ \毛泽东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说服王稼祥上面,因为王稼祥是负责军事的。毛泽东把自己的作战经验写成一副对联送给王稼祥,王稼祥看后非常佩服。
" E5 I8 b W1 s8 Z: S# \( d" W, N( z/ s2 F7 u. l
毛泽东的对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王稼祥转而大力支持毛泽东。
' K4 N. o: g) c) ?% U7 V8 D+ A& s/ d; t9 Q2 R* U, j
项英和顾作霖反对毛泽东,任弼时对此未置可否,但在实际争论中,任弼时却认为毛泽东“有独特见解,有才干”。因而,在扩大会议上获得了支持的毛泽东,当即下令消灭王金钰部。7 p9 j2 \. B0 J* e# h) a* X _3 |/ k
# k. n/ i* K" m5 H为消灭王金钰,毛泽东带领3万多红军隐蔽在山区一直等机会,许多人耐不住了,毛泽东坚决要求等,一直等了25天,王金钰部才出来了。这一次毛泽东指挥红军巧妙穿插敌人后路。
& G5 t7 Z1 `' J: f# ]' L+ v; o
4 H3 ^* f, |9 X6 U$ y6 m敌人毫无准备,马上陷入一片混乱,王金钰部这个师的大部被歼灭,在追击中又歼灭了王金钰部一个旅。接着,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军横扫700余里,歼敌3万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4 g* N; N6 |0 ]' N% w
' k4 _- Z- U% I" K# Z5 Y第二次反“围剿”(油画)
5 [/ Z* ^* s- a# f6 ^ c- Y$ o: _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又告失败了。就在这期间,蒋介石软禁了胡汉民,汪精卫由此找到了和蒋介石算账的理由。于是,敏锐的毛泽东估计蒋介石有可能要先对付两广的对手。( \: Y: n6 v3 Q
# n3 ^1 d! W2 O2 i! t% Q: R1 @; ]) Z
根据这种估计,毛泽东把红军分散在各地筹集给养和款项。但这次毛泽东判断错了,因为比毛泽东预估来得快得多的是,此时蒋介石突然发动第三次“围剿”了。4 J5 o3 A+ Z1 Y$ B1 c* {7 w6 k- N
" L3 Z& A/ I$ f8 y0 Q
蒋介石要对付广东军阀,但此时离他更近的是毛泽东的红军,所以,他干脆先打毛泽东,再打汪精卫。这一次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亲赴江西指挥作战,他要和毛泽东在战场上较量。
$ ?4 E0 Z- ]* h3 V y" }4 S/ `3 S/ z9 C w/ s. L% _5 a/ s
红军分散在各地筹集给养和款项,但敌人来得太快,毛泽东的红军虽有3万多人,但根本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起来,于是,毛泽东赶紧集中主力先跑回根据地内部。
6 ?' M. F7 {, r& L
9 |8 v0 l: ~0 [' S6 U但这时毛泽东发现敌人进军速度太快,快到他想退到根据地腹地都来不及了,他只好指挥部队绕了一个大圈,躲过敌军进攻的锋芒,才集中了主力。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这很不容易。! m' X+ r ]% T4 e- N8 U
- ]) E3 R( L' n3 r( H4 Y; N
毛泽东对敌的办法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但谈何容易!敌人10倍于己,跑快了,敌人还是可以分兵追击;跑慢了,就直接被敌人包了饺子,更惨。难就难在跑的时机非常难把握。
( _( X; {7 m5 l5 Z+ \/ _, `; z% o
这时候,毛泽东处境非常危险,三面临敌,一面是赣江。中间只有20公里的空隙可以穿过。毛泽东以少量部队伪装为主力,向赣江方向出动吸引敌人,主力却趁黑夜跳出包围圈。
( p* U: s0 O; `* q: c7 W1 Y* O
$ m0 a7 `+ w0 d) V4 F4 w但敌人很快又扑上来,毛泽东让谭震林带一小部分兵力继续向东引开敌人,主力秘密西进。这次更惊险,毛泽东从10公里的窄缝中穿过去,跳出了包围圈。
3 t% J- p. i, c7 ~4 ?' p6 e
" H: J `/ f) O% w( d谭震林部在汽油桶里放鞭炮,晚上扔手榴弹,就这样一路翻山越岭,拖得敌人肥的变瘦,瘦的拖死,非战斗减员就多达三分之一。这时反蒋的两广联军大举北进,蒋介石只好退却。
- k' [5 r7 m' n, V. ]0 h6 d* v0 v8 R7 W! d. W* W
毛泽东带领红军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及时反击,打破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在80天的时间里,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支。蒋介石30万大军打不过毛泽东的3万人,他没脸解释。
7 U7 c1 f" b+ E, d-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