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2-5-5 06:25 编辑
3 Z9 m! ?+ y: m9 S. S* ]# l. i# {" W7 |
* \! X' R( k1 w2 D. z人生,都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从青涩到老练,从张扬到内敛,从浓烈到淡雅的过程。
q- B1 c2 B, z! g红尘的历练,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着人生的境界。9 J+ P) y+ F9 m/ N
周国平说:“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 |6 e' W3 D$ c" d人生的境界,就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 f* f; P7 u, M! y; R. a& o; x
) g* a* t. B3 h+ T
6 O7 C$ I8 Z! f$ o. t+ `/ o6 ?
网络上有一句话很火的话,“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80%的人不关心,剩下20%听了很高兴。” , p( ?" J' F. ]
这话说得虽然很绝对,不过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倾诉是有底线的,同情是有时效性的。
# Y5 C5 G3 r5 X# ? \+ P
在面对苦难时,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难,苦而不言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 }2 t/ U4 j M; }1 Z; Y3 L2 _
一个人的心要足够深,才能装得下一些事。 8 J( n) r9 R/ e3 H5 K+ K% F5 X
心若浅得像一个碟子,什么都装不下,稍微有一点苦闷,都会流淌出来。 % M& M2 y7 `, I- h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 k( k; R5 {# R! ?$ f*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智慧的人不轻言悲苦,而会去牢牢抓住那一二分的如意,而愚蠢的人却会执迷于自己的不幸。
$ q3 P1 Q/ p, P. t! y1 C9 N
凡尘即是苦,吃苦,化苦,不言苦。其中,不言苦,最是修行。 3 c0 p7 }( X1 [- P( z7 ^6 t$ H4 u' Q
不言苦并非是自我压抑,而是看透了人生,是一种不徒劳挣扎的智慧,是一种与苦难厮杀的勇敢。 / n: |# C$ v; G/ v
苦而不言不是要“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
0 F$ T- ^/ [: T" U" v* \; N, G6 o
总有一天,我们会感激始终坚韧的自己,没有被苦难打倒的自己,淡然面对苦难的自己。
5 b6 c2 m+ Y3 ~: P d3 I
苦而不言,是让我们静静地蜕变,待到时运际遇,一鸣而天下惊。
7 U" v8 W7 K+ x/ a9 I( k
4 }. f# S* Z0 S 笑而不语是不炫耀。花宜半开,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调收敛,韬光养晦。% }) h4 G t0 U* d
张爱玲曾有一个好友炎樱,本来二人感情要好,但后来张爱玲受不了炎樱的无心炫耀,以至于绝交。
3 c2 E' \9 A7 m- W2 e张爱玲去美国后,经济困难,炎樱却时常夸耀自己如何赚钱;. \2 E- \& [$ j( v
张爱玲孀居多年,炎樱却大谈自己与丈夫的甜蜜恩爱。6 i) O3 K$ M) H9 q5 O7 y" N, x# E; U
张爱玲受不了,为此绝交,断绝来往。* X% t6 I* \8 F* Z$ M$ Q' N
笑而不语,不是说高兴不能分享,而是不能为了自己高兴,而让别人不痛快。1 X/ p5 t1 g T' T6 J; ?5 @
《菜根谭》中说:“淡泊之士,多为浓妆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 j7 d; f/ U+ ^4 c" a笑而不语,说的更是一种洒脱和豁达。 H) M% N" y0 S. V0 x3 i( k
相比起睚眦必报、针锋相对的人,笑而不语的人能按捺住内心浮躁,不轻易出口伤人。
- {: ^0 r6 k0 j5 O" W# N$ \不管是面对恶意中伤还是流言蜚语,总能圆融地把握住分寸,相逢一笑泯恩仇,多了一番容人之量。
' ?8 n8 }- i. @生活从来都是智慧的较量,伤痛和误会都会随时光流逝,唯有盈盈的微笑会雕镂在岁月的年轮上。
9 Q- ^9 _* q, l3 d3 l7 I& k5 e0 n2 P6 K
《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虽然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但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9 X. j& ]& @! p `+ y& \7 o$ h
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快、太远,渐渐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而忘记自己当初从何出发、为何出发。, D/ A- S% z8 ~# [, l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j& [& r! c; C+ T/ o
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有光亮也透不出来。5 `) k3 @1 f' C9 |# Q5 \
人心如果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结果当然是一派清净安详。+ ^2 F, m8 ?( f9 b! w9 E! i# a
虚寂生智慧,空旷生明朗,这就是“虚室生白”。不迷失,需要的是向内心寻求自我。
! j0 Q2 N p' l" W! `- |$ ]; k人生,要懂得放下繁华,放弃无意义的忙碌,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G1 }; j# c, a3 i& _5 _* Z有限的生命里,不能只是被名利填满,而忽视了健康、快乐、家庭等等,不管如何匆忙,还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给心灵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2 V' [& F7 q# `' k: g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留白给心灵放假,以保持一份清净和淡定,才能不迷失自己,才能游刃有余、褪去浮躁。
2 t4 F$ ~8 c5 n" N: p/ K
' J. j) @+ N( y' a“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的心态。
- ^; L( ], P3 B" [/ W/ x9 R越是有突发的紧急状况,越不能惊慌失措,要镇定沉着;& y, G4 H- i5 U8 [1 Z0 C
越是在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越不能患得患失,要保持平常心。$ M9 B) y! f9 m( |) J+ v
唐代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 Q# V2 J9 r) w( s/ w8 X一次,他因公务在中书衙门里大宴宾客,热闹之时,一名属下径直来到裴度身边,低声向他禀报说,他们发现存放大印的盒子还在,可大印却不翼而飞了。* @5 m8 u8 h8 F2 B, v; D
做官的人都知道,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
: A+ {1 V. p) n可裴度听了以后,没有显露出一丝紧张的样子,手里端着酒杯,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酒宴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z2 |: n1 H. p) u4 X9 c
结果不久,手下又报告说,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裴度似未听见,闭口不应,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
7 O1 }9 k( j4 l& `" P2 K属下很疑惑,裴度解释说:
: ?9 ~- `- F' W# V1 ]“印信不仅不能买卖,而且一旦被官府查到还是个大罪。这一定是衙门里的人私下里书写契券,然后偷偷盖上大印。; I$ `5 ^; J2 }! ?5 }' U" o5 S
如果急于追查,此人为证清白必然把印信毁掉,只要不动声色,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
. ~9 g) j' F6 q" g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佩服裴度的见识和胆量。
3 p1 t' I7 ~! r6 E0 a; a- H冯梦龙在评价这件事时,由衷地赞叹说:“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
, {+ L5 o$ Z: P5 @/ [. D8 Q惊而不乱,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6 w2 w, J6 j* e2 N曾国藩说:“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4 P3 \9 p* F5 \5 g0 R. v
遇事就紧张,临事就大惊失色,失了方寸的人,难成大事。$ q# P8 a( z! V"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