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9 14: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0 A, |- E- g t, ~! w% S( Q# Z& P
1 b5 T* ~$ m7 }
4 w$ t5 Q- o3 H! B7 @
/ g0 l- ~1 }! t2 M# n
$ I5 S* j! R3 g/ g( O9 D! u 要清楚一点,干部转业及家属随调,有一个地方审档环节。在军队干部及家属档案,提交地方安置部门审档时,一般家属的档案是可以以复印件的形式出现的。正式的档案须正式调动时,才进行流转。当然,这里堵一个漏子,如果复印件与原件不符,接收地的干部调动部门是有理由不再履行调动手续的,安置计划也可以一并泡汤。 Y! ?( }' M4 `0 J; \7 B9 b+ X
当部队组织出面复印你家属的档案而不是谈调动时,该单位的人事部门是不方便拒绝的(同样,有的接收地在具体审档时,还需要现工作地的编制证明,也可以如法去办)。一旦复印成功,接收地的安置计划(或者叫随调岗位)就可以照流程一步一步地确定了下来,组织编制、人社及接收单位实际就是处于空岗待接收的状态。也就是说,你的“随调资格”是可以保持下来了。接下来,你就可以比较从容地与家属的现单位及部队慢慢地扯皮了。
, w" b1 ^: U% U( w! B! S 当然,这只是应急时的技术处理。根本性的解决,还是要靠组织间的协调与政策措施的明确。当前,退役体制形成的行政、政策、措施的壁垒,你也只能这么一个吁请的思路。
) B* v/ `% z$ I! a; }' n: g& e 在具体层面,家属现单位所在地的双拥领导小组的领导那里,说白了就是政法委书记那里,将是你与你的部队同志常跑的地方。' C% U; k5 m8 z) @4 v
. ~# f T. `! j6 R8 x
/ N0 F) k. z7 Z0 d8 a/ y4 w: O& A- m% F$ h3 Z [, j; g$ I) P# |" Y6 x
) _( j# G: v/ c7 U, T
- b& i$ L: |0 I( v, R4 B) o" J
9 E5 B) Z" g* r0 u: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