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1|回复: 7

[战友交流] 周朝明确宗法制并兴灭继绝故可存世长久,但东周已政不出王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5 0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周朝存在800多年,按存在时间,周王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那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什么?
概括地说,周朝延续时间长,一是它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它有可能“长”;二是它所确定的制度,对这个“长”有重要作用。
但是严格说来,周朝,也就是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的西周这几百年时间,二百多年吧,还算可以。东周,尽管还算周朝,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和汉献帝在位还算东汉,但其实是三国的局面一样了。
中国考古界的泰斗式人物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远古和上古史有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现在的中国人早期是怎么形成的;另一个,是古代中国是如何从氏族社会发展为国家的。
他根据中国丰富的旧石器和新时期考古成果提出,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氏族到古国,再到方国,继而到帝国的推断。
1 R- G. W. {  Y' b- ^# f"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夏朝形势图
他认为,夏朝的真实面目还不太清楚,但距今4000年前后,中国的古文明,已经从“满天星斗”的局面,进入到中原文明阶段,也就是说,实现了古国到方国的转变。
这个时间,和史籍记载的夏朝,恰好是吻合的。
而经历了商朝的几百年后,周朝,是方国,也有学者称之为“王国”的鼎盛阶段。
殷商时期,其政治地理架构,是王畿、四土和四至三个层次。
《淮南子·泰族训》说:“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这是说,东至海滨,西至甘肃,南至五岭,北至燕山。这大约是商文化影响的范围,实际控制地可能还要小些。
按照史籍的记载,夏的疆土更小,殷商尽管增加了不少,但仍然不大。这说明,那时候的古国,仍处于发展成长阶段。
但是到了周朝,疆土面积迅速扩大。
. t0 ]6 h' X% q- w%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周疆域图
西周初期,周朝疆土,东到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西南大约到了巴蜀一带;西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北方到达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
成康时期,应该是西周疆土最为广大的阶段,东北抵辽东半岛,西北到达陕西南部一带,南至长江,这是夏商远远不能比拟的。
之所以如此,说明西周国势强大,军力威猛。
李零教授认为,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这样的国势和军力,是建立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基础上的。
殷商考古,已发现青铜用于工具,但更多,是作为“礼器”。但进入西周,青铜用于农具明显增多。
有哲人说过,不在于人们生产什么,而在于人们用什么工具生产。周族所在的周原,看似偏离中原,但是,第一,那里有利于农耕的沃土;第二,出于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上,冶金和农业技术的交流更为便利。

9 r# n1 B/ d4 |9 r( m(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商朝形势图
没有这样的条件,与久居中原的商王朝叫板并且决战,是不可能的,取胜更不可能。
尽管缺乏史籍记载,周王室在打败商王朝之前,一定认真研究过自己的最大对手了,而且总结了商王朝的不足,并且在自己的政治上层建筑结构上下了功夫。
这可以从《尚书》开篇的《诰》和《誓》中看出来。
商朝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就是没有坚决明确地实行“父死子继”的宗法制度。
商族曾经频繁迁都,前八后五,除去有异族侵袭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王族内部的权力之争。立国后的“五迁”,恰逢“九王之乱”。而这些内乱的原因,都是“兄终弟及”引起的。
所以,西周代商,首先明确的,就是自己的宗法制度。而这个宗法制度的核心无非是——第一,男本位;第二,父死子继。
王国维写了《殷周制度论》,是他的最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他说:“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他说,君统一定是血统论、贵族制。

) x% B+ c, @, g3 `3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周分封制
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西周有三大策略——一是“封建亲戚”,就是分封同姓子弟和通婚外戚,派他们去管理诸侯国。开国不久,就分封了五十五个姬姓国和十六个外戚国。
二是“兴灭继绝”,就是孔子后来说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据说将黄帝之后、唐尧之后、虞舜之后、夏禹之后、成汤之后都各封其地。通过这种安抚,避免了遗老遗少们的谋反。
三是“柔远能迩”,就是怀柔远人、亲善紧邻,这是一种到汉唐仍在使用的外交政策。
这一整套办法,保证了西周政权的几百年稳定。
现在,一般都赞同,将周武王四年(前1046年)武王伐纣作为西周的开端;也赞成,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东迁,作为西周的结束和东周的开始;还同意,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昭襄王迁九鼎是东周寿终正寝之时。
东周,尽管比西周还长,但实在是乏善可陈,政不出王畿,周王要看强势的诸侯脸色行事,除了给各位霸主加官进爵,就是送礼。

3 w: `, X: \% U; z! j9 P4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秋五霸
只是,不管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当时还都不足以取而代之,于是把周天子当作一个“牌位”摆在那里,自己各行其是就是了。
把西东周合在一起,来讨论周朝为何延续了八百年,实在是牵强。
西周强盛了二百多年。为何?
因为西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合了当时的时代发展水平。
之所以说,西周强盛,可以从西周阶段的文献罕见得到证明——正因为周廷强盛,所以,一切政令、档案、文化典籍均藏于廷中;别说诸子百家,私学也都没有。
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不但周朝内部发展,外部的游牧民族也发展。他们强大了,就频繁袭扰西周,以至于犬戎犯周,平王不得不迁都。
内部的生产力也发展了,财聚于诸侯,土地开垦多了,诸侯们也不再奉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规矩。
( {5 s1 s4 G1 w+ k1 D%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秋战国形势图
不仅如此,反正周天子已经是摆设,诸侯们就自己相互争霸争王了,于是有了春秋战国的一片混乱。
这种混乱中,恰好孕育着中国向帝国阶段的跃升。
一切最终的根源,都在于经济。经济发展了,上层建筑的变化是一定的。
千万别信从汉儒开始的吹捧“三代”特别是西周的鬼话。
% p, c! D4 M' r4 S* Q6 F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70 津贴 +70 收起 理由
流年 + 40 + 4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淘气的中年人 + 30 + 30

查看全部评分

 growth: 10780

发表于 2023-4-5 05: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三快乐,感谢版主分享历史。, M. S; a, g! \( j+ O9 {1 d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5 1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天天开心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1590

发表于 2023-4-5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340

发表于 2023-4-5 12: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 k# P+ g% G  [* Y+ |* i- P+ y--------- 感谢分享: 周朝明确宗法制并兴灭继绝故可存世长久,但东周已政不出王畿。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085

发表于 2023-4-5 17: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5 18:06:0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