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做整个华夏大地的共主,统治、管理着整个华夏大地。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周王室不能亲自管理这一整片土地,只能把天下分封给有功的臣子和子嗣,让他们各自建国并管理一片区域,肯臣服的部落也给封个国。 然而,周王室分封的各个诸侯国,在过了若干年后,虽然依然承认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却越来越不把这个共主放在眼里。更有甚者,一句话没说对,还敢领兵来攻打周王室。 难道周朝建立之初的规则制定者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周王室没有自己的军队吗?他们就没想到有一天诸侯坐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吗? 肯定不是的,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前最顶层的政治家,他们可能还比较淳朴,但他们并不愚蠢。他们知道拳头才是硬道理,他们知道真理在弓弩射程之内。 在周建国早期,周王室保持着远超过其他诸侯的军事实力。比如早期周天子直辖的宗周六师、成周八师;而诸侯,根据分封地盘大小分别允许他们组建三师、二师、一师。这种情况下,诸侯完全不敢想怎么跟天子对抗。顺带提一句,那时候一师约2500人。这是武德上的压制。 那时候还有一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说的是礼乐和征伐相关的事务应该由周天子决定,把仪式感拉满,从程序上抬高周天子的权威性。 那么,周王室是怎么一步一步衰落的? 各诸侯国又是如何猥琐发育到能与天子较高下的呢? 强大的帝国往往由内部开始瓦解,这句话放在周王朝身上,也同样适用。西周出现过周孝王夺位、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等等事件败坏王室口碑,消耗诸侯的敬畏之心。 西周时期,周王室屡次对外用兵,胜败都会有损耗,败则大亏,国力渐消。周昭王几次征楚,最后淹死宗周六师,使国力大损;周穆王时,四面出击,使国库空虚;周懿王在位时,周王畿屡次被草原部落侵犯,懿王性格懦弱,抵抗不力,人口被劫掠;周厉王屡次对外用兵,有说屡战屡败,有说败少胜多,但却真真实实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于是这位天子被贵族们赶跑了;周宣王后期,对姜戎用兵,大败,为巩固地位,又滥杀大臣。 在这个过程中,周王朝的实力一步步衰落,权威性也一步步降低,各诸侯国开始屡屡试探周王室的底线。比如楚国称王,后因周王室反应激烈又把王号去了,过一段时间又称王;西周末期,因周幽王废黜申后和太子,申后的父亲申国国君申侯联合犬戎攻打镐京,最后杀死周幽王。 个人认为,这里是一个重大历史节点,周王室已经玩脱了。 天子废黜个王后,王后的父亲居然敢联合外族发兵攻打;其他诸侯国这个时候居然不来救援。这说明周天子在诸侯眼里完全沦为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再往后,就是东周了。周王室内部屡屡出现各种幺蛾子,周天子再想让诸侯来帮忙平乱,就需要割让土地给诸侯以作谢礼。 还是那句话,拳头才是硬道理,真理在弓弩射程之内。 当周王室实力不再,而诸侯国通过一系列改革,找到了更先进的农业生产制度,再加上这个时候科学技术(冶铁)的发展成熟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诸侯的国力正迅猛地增长。生产效率提高,开发完了国内的荒地,就想攻取邻国的土地。于是各国突破三师红线,组织更多军队,各国之间你争我夺,伐战频频。 再往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综上所述,分封制是时代的产物,在生产效率极度低下、交通运输非常不便的背景下,分封制是当时顶层政治家们能想到的最优秀的管理制度。 但是由于中央政府频频消耗自身实力,地方政府又不断地改革发展。到了某一个时间节点,某个地方政府的综合实力必然超过周王室。 那么,我看得起你叫你一声大王,看不起你,你周天子又是什么东西呢?
- R5 v, k* w( p+ E: ?; D8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