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4|回复: 4

[回望军旅] 【将帅故事】粟裕抵制军部复员令,暗中藏兵数万,毛主席没点破,只批示八个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0 03: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粟裕大将过人的军事天赋,并非只体现在作战指挥上。只是能真正看透他的人不多,毛主席是为数不多懂粟裕的人之一。
5 v6 C: ]$ V  F" R
# V' _7 F( W% e) R

8 y  e. V# I4 u3 f+ {2 E; }今天我们就回忆一段毛粟相知,但两人都没有点破而是一直互相装糊涂的趣事。
  M- K2 {4 K6 s0 G
0 T$ y0 u9 D4 v# M2 z/ Q( x0 c
2 @0 F- y2 q/ j, n
一、精兵简政
5 }+ Q& N1 b9 K1 h' n/ C, y, U1 R1 c9 k, ^4 Y1 n
/ D. c9 U; N& r/ W
1946年初,解放战争前夕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军调”,张周马(先张治中后张群、周恩来、美国代表马歇尔)三人组穿梭于各大战场,对国共战争进行调停,其中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国共双方都进行军队裁减,以达成合平之目的。
; ?* ~8 @  y1 Q+ g
" O- s7 Y5 J( A1 x
& h5 V# |2 y' b& r) _; G' b$ d
下载.jpg
" I  @- L& h7 v  L9 k

1 u9 O! q1 Y; o后来屡屡见于史册的国民党军整编74师、整编11师等所谓的整编某部,就是在军调后的产物。1 h% k, E$ t7 w% f  \
( G; S* ]( [% b/ v8 ?2 ?, L+ f
% h% n+ S# ], K8 f$ L# j4 @
所谓整编师,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整编师相当于军,下辖整编旅相当于师,实力不减,换个说法而已。  D. B& B. v! f8 q  S/ C. m
' U/ {; S- ~, j( S, z. f: [5 p, f

: c& E: x/ M4 J, A5 x但是国民党玩的这一手相当有迷惑性,我军相当一部分级别不是很高、掌握信息不是很充分的领导干部,感到和平即将到来,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在执行中央命令时出现了偏差。
# h7 C3 n$ \# k, p/ a: n7 b
$ K( }8 b% p/ d
4 H* {5 f: m# L6 e) H0 J
尤其体现在部队精简上。当时为了体现出和平诚意,中央军委宣布进行复员整编,不光是对外发布的正式文电(国民党也能看到的那种)里,表示要减少军队员额,对内发布的命令中也说要减。' }, ?8 H8 ^* [( Z8 G$ Z8 Q6 J

5 \; l5 ^) g$ @+ i3 r
' S$ @4 P, ^2 s/ ^/ [) d: `* _" n4 m0 q+ d
7d729049e6b2483621a19093abd8afd9.jpg

/ x% Q. E0 ^( g- A, a
- @% C( b* |+ [* F* K; [
比如1946年3月6日,毛主席代中央作出指示,要求晋冀鲁豫(刘邓)、山东(饶陈张)、华中(张粟谭)进行精兵简政,因为这三处兵额最大,怕老百姓负担太重。: n  [" K* Y$ V

$ O! A) {1 m! L# j6 D; a2 b

0 y) M9 G+ A7 v# t$ z7 \毛主席还大致规定复员计划。% g. V6 S! }7 W

" B. N# ^4 a5 h

8 G4 i" @% W# _4 K' c8 y/ L& L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于三个月内外完成。被精简人员武器,有计划地妥善地分配到农村生产中去。
0 `. x7 ~  N3 x1 e
. H$ {9 `# t0 H
& X8 L8 J0 \. ~
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 |) L; \: Q: l1 _

4 e0 |; B. h0 \2 j: J0 V% a

" H5 E; {9 D# C# P
ceeb68252990ec880dd10117e7751e83.jpeg

5 n2 U. D/ I: D

! e# r& t  D: f2 o. [' C& s5 y此文载于《毛泽东年谱》,可以看出当时中央是下了决心的。时任华中军区副司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看到这个计划后倒吸一口凉气。
" j; q, T! }( B9 d- O. C
" [* W+ c7 o( Y4 c/ ?, D2 z6 Z
8 f0 |$ U3 U+ q! Q
当时华中野战部队只有4万多人,按这个计划精简,砍掉三分之二,只能剩1.3万人。华中地近南京,国民党军屯兵12个整编师虎视眈眈,我们这么个裁法,如果一旦打起来怎么办?4 c3 ?: R% x  ?. i
- V* i# J9 k/ B$ r' {' Y* i

, o0 O0 u. s3 D- t" u但粟裕也注意到伟人在电报中并没有说死,伟人的说法是“我们的意见”,而不是“我们的命令”,要求各大区根据中央的意见拿出具体方针,也就是说,还有操作的空间。粟裕并没有急于按中央的说法进行裁判,而是刻意缓了缓观察形势。1 D, ]& k% B, P# d; Z

, u" d( ]: E- B* a
1 ^* x3 `# p0 b6 s1 k
缓一缓,确实是对的。当时其他大战略区,确实有复员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比如晋察冀军区。
$ x1 ]2 J" x6 Z' j" e& a3 d$ x0 [1 t& e8 F5 c# I8 n

- |8 }- f! |3 `$ Z2 I晋察冀军区有其特殊性,军调处就在北平,能够近距离观察到晋察冀的情况。当然这是我党太过实在,国民党中央军在北平城外见壮丁就抓,丝毫不顾及什么影响。
& s( r" `5 u% O, {
3 [4 I3 T2 @% J+ o! ^4 z9 r# m3 g

; h  W8 }1 Q3 B' _; K晋察冀军区在抗战时代就是“模范根据地”,在国际上都有很大影响。所以此时背负的政治负担很重,中央命令下达后,聂荣臻思想上包袱比较重,一方面担心减员太多,内战再起,无法应付。另一方面,见中央决心很大,不动真格的不行。9 K: b6 B3 _/ r% b  C

+ \8 t( ~" G0 e

! N& y) F& W0 M% ^几经权衡,聂荣臻终于定下决心真裁、大裁,尤其是裁减主力部队。当时中央意见只明确了数额,并没有明确裁什么部队。如果只裁老弱病残,达到三分之一的目标,也是可以的。但问题是晋察冀野战部队一直以来打造的都非常强劲,主力部队多,老弱病残少,不裁主力绝对达不到三分之一。
; I* X8 d9 h. u9 \7 O
+ h1 o- H  H% R. ]
8 I7 ^5 _0 c$ Y% q6 q
二、山东复员过猛2 T9 B, k' J) c7 ?* g

2 n+ J' o0 g& M; h
6 |9 ]+ F* I, S( O+ e0 W
聂帅是一位非常忠直、非常讲原则的老同志,为了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意图,只能忍痛对主力部队开刀。( p1 \- I2 d5 a5 d( k

4 X4 S3 f  u" ~: `( h: |- E

: {$ a, v1 M' q# O4 P; t+ S4 J# A晋察冀野战部队共有九个纵队,精简裁撤之后,只剩下四个主力纵队。而且除了第一纵队仍保留三个旅的建制,其他三个纵队都执行二旅六团的编制。
2 |5 o4 s) K! Z# C" d3 B9 ^& W+ c# U, H4 @2 l, N  c

" o7 f0 _# h& l$ Z+ C! @经过一番精简,晋察冀复员了10万人。4 {: f3 G; J. h; ^/ ]# g
4 G+ K3 O" y$ a+ W) k. z' u& X0 A" F
) `* T2 C  y2 b- M, h! X, U
不仅人数大幅减少,主力部队的编制也受到影响,一个纵队只有两个旅六个团,打起仗来一个作战单位无法集中足够强大的兵力。后来大同集宁战役之所以失利,主力部队人少、编制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C' L4 e/ s4 C' ?& a6 Q

% C" y. P/ ]4 A4 x' }

2 n6 Y+ @" U% a/ x4 ~4 M! }
26461e3242c590be5b27334a623853dc.jpeg

. z0 Q' I0 C- F+ O% r: I* f

; s( }8 @5 H, T( F& n( U这不是笔者胡乱猜测,官方出版的权威著作就是这样的观点。当代中国出版社的《聂荣臻传》,军事科学出版社的《晋察冀暨华北军区武装力量发展史》都持此观点。尤其是后者,书稿编写过程中聂荣臻元帅亲自过问,根据他老人家当年的真实想法,确定了出版物的表述。
# z& ?3 w8 T8 k9 G9 J  z  l( F- N$ l
: y, {8 g! H' ~9 G( S2 G
这是聂帅实事求是、不粉饰功过的高风亮节。而我们从中看到的是,1946年初形势确实复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2 R, J1 t! W0 b

# C4 V0 I' b7 \

$ f3 z1 d; D& d+ T同样在复员整编中走了弯路的,还有新四军和山东军区。2 Q7 o$ _$ c+ y5 q

! ]9 v" _7 P* K7 H. m

# {( D5 ^* G4 z1945年10月罗荣桓率山东部队挺进东北后,新四军部队北移,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陈毅兼任新四军军长和山东军区司令员,但由于他还兼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主要负责作战指挥,军区工作、后方工作,主要由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云逸主管。
0 W+ @; v/ P" j
0 U  f, }( q( r5 i* C* n/ Y: B

- [. `! n/ \2 u* v3 |+ n- P在执行复员指示时,山东军区做得也挺彻底挺到位,思路和晋察冀差不多,老弱病残不够裁,就朝主力部队开刀。7 Q/ C( n& d* X0 y3 _
; C, }3 `& K1 m8 E4 j

: `3 V6 Z# M) L+ M0 P% i
f31e5c8ffbe9cf16a20a4344062a2e00.jpeg

6 v* p% k2 V) \  v

  F% w# Y; b# X4 c山东野战军原有十个纵队,注意,这时的纵队与后来华东野战军时期两三万人的大纵队不是一个概念,这时的纵队比师略大,约一万四千人。十个纵队共计14.9万人。% C& ?- R' F% V2 Q+ |- w
0 s1 q* F; a" G7 Z

5 Q6 Y4 f5 I  `% a张云逸与聂帅类似,也是一位高度讲政治、高度讲原则、贯彻中央命令从不打折扣的人。据他讲,停战命令公布后,以为国内从此进入和平局面,故将再次动员参军充实部队之计划停止。
- ?( `! @+ z' W" s
" p7 Y4 e7 ]) [7 s- Q% [' ^
- }% c  r$ u6 C; B
张云逸召集各纵队及二级军区的首长们开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遭到各主力部队首长强烈反对,认为国民党军主力集结津浦线两侧,丝毫没有罢战言和的意思,我们怎么能自缚手脚、自减力量呢?
. T7 y  G3 Y8 r& Y: u$ M
  A, H: C* c" S$ F8 X% O) C/ e$ y# R

9 v( @0 K2 X( I, j5 i粟裕有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我们不得而知。但华中部队此时仍隶属于新四军帐下,接受新四军关于复员的命令是天经地义的。粟裕是华中野战军的主帅,他的表态至关重要,但相关文献并没有找到直接的材料。那么粟裕究竟是什么态度呢?这个容待后文再讲。
- E3 ]# o; B8 l( q( P$ o
& H5 |9 c- n- r/ m. |  Z8 S
& k( ]4 Q* y0 l; e+ d) ]/ W1 y
山东方面的反应很大,有些脾气比较直的军区司令,不顾中央主导和平的口径,当场质疑说,和平恐难巩固。
8 z2 u' ^$ y4 s5 [& f, T4 |. q! V+ M
6 j; B8 t  G! j! z8 ^
4 O  a- K8 b% h: D
张云逸一再劝说,终于达成决定,进行大规模的主力部队复员。
( }5 h& e" f. a, j. `, S
, m& Y" a6 Q- h1 G$ P

* {- \0 f9 g. P0 g' t$ r' u复员数量相当大。) N  R: z1 w! L# d8 L
; v" O# o9 ~# G

# R0 a' A5 w- ^* n- n/ O2 l十个主力纵队裁减后整编为四个纵队,主力部队从14.9万人变为5.3万人,当然,这9.6万人并非全部复员、转业,有一部分改编加入到地方武装中。7 O+ _2 z6 f0 i4 U
/ W  y! y2 E6 A. g) N+ a& l% Q
% ~9 n; l7 R' ]2 k) Z9 Z, r4 v+ ~
但地方武装也在进行大面积的复员整编,原有10万地方武装复员达7万人。# a9 n. s2 C- w7 c; A% z' c

1 I) {/ C1 v% j! y
& X7 h: Y$ _& i7 S1 [
各方面数据统一计算后,张云逸代表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向中央报告了一个数据:武装力量共计复员106186名。
9 K  y2 R0 ?" n( Q8 b9 \* z( u$ q; f

: M, D' L$ s1 s: {7 ^/ _8 c
d12430f048677dbeb7252931779c3f63.jpeg
7 Z* N# U6 ~9 M9 u, p
; J1 A" J. q- v0 C# y
与晋察冀军区几乎一样。
" e! C; D+ ~- V* }% w4 X, K& e& R* H8 ^9 i. j9 d8 j; H9 [

  ~4 s% S" o) ?1 G& f* Y4 F笔者由此推断,很有可能1946年3月,中央军委召集各大军区首长在延安开会,直接商定精简方案时,张云逸极有可能与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通了气,两家定下差不多的复员数额。
8 g5 c; l7 J) ?6 b
( j7 z9 x% \, w
- j6 K: y7 {9 O+ k5 ^. l
当时聂荣臻在前线坐镇,派唐延杰参会。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张云逸》记载,1946年2月张云逸赴延安,正好此时参加了会议。后来之所以决心这么大,力度这么大,估计就是面受伟人命令,故决心执行到底。
/ t% _8 E3 O# I2 g9 `( }8 k" o( T' W; C+ }8 D8 P+ m9 t; i
0 S" ]$ L8 ?- \( W. V# ^, w6 w
大规模复员带来的后果,山东与晋察冀也惊人的相似。
7 L3 v# c9 M# T3 J1 t! b  k- K" G  y& j5 M
% E$ {% H3 Z% w- I7 v7 F
陈毅只在津浦路战役中取得过一段时间优势,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发动全面进攻,山东部队很快陷入全面被动。一方面山东境内国军发动东西对进,打通了胶济线,另一方面薛岳指挥大军进逼鲁南,把山东部队打得首尾不能相顾。. d" ]; u) ]( \5 v7 I3 y
+ H. X! M9 b+ {: Q9 u
2 G, S' ?, F5 t' |# H( V3 Y% j
张云逸坐镇临沂,国民党军内外线夹击,有进逼临沂之势,陈毅攻打泗县前夕本来要调叶飞纵队南下,但张云逸手中无兵,中途向陈毅请示,把叶纵留在临沂附近。2 b) R' k/ e7 J
3 K! w: A9 U  I( {4 s+ h) n5 Q

6 l6 D- m( H0 Z  z& \2 t
c9f2f1272bcf588b1ad24a3cb0732773.jpeg
' q, Q6 j; R+ P
9 V% C* }$ X+ y9 p& K4 Y
陈毅捉襟见肘,无兵可用,只好把叶纵留下。后来打泗县战斗失利,陈毅背负很大失利责任。大家反思泗县之失,固然桂军172师战斗力较顽强是重要原因,但陈毅手中兵力不足也不能忽视。当时陈毅只有19个团的兵力,约摸两个多纵队。% e9 r5 A6 e8 S' e
/ H6 ^/ N, S  G

" N. B! e& u6 J1 Y试想,如果山东野战军有十个纵队的强大兵力,纵使桂军再能打,区区一个师的兵力,我军集中四五个纵队的兵力,泗县外围地形再不好,怎么着也拿下了。
% d, I0 ~" e* }* v  Q& v% Y) z. X
# F/ B% I, }$ n# b7 `
0 t( c5 C3 a5 W
再进一步讲。

# B% U/ I3 J$ e

& Z, N7 K4 A. _7 y如果山东部队始终保持十四、五万的野战军主力,极有可能顶得住国军全面进攻。华中部队可不必北援,苏中可以乘粟裕七战七捷之威巩固下来。这将是多大的主动权!
2 f2 V2 ?9 Q* M3 T" ~, T$ N/ n  t. e( x8 k6 x
! b, N0 Z1 K# N( _& M
三、华中巧计藏兵
. C8 \7 Z$ [# f
5 B2 b  {7 n/ z4 n  l; f/ @7 D& F

+ U& s; L: x. q( G" a新四军军部传达精简部队命令后,华中部队领到了5万人的复员定额。
: ], q. D, D8 `/ d' \8 t$ q# c4 e! J' Q  n" d1 A

7 R: Y- ^9 t, }, F* ^2 ~7 T2 n0 H华中部队也进行了讨论。毫无例外,各部队主要负责人都不想裁。
$ c1 X6 f. Q: w3 t! F; H0 j8 [% y7 c2 }. g7 D

6 M, Q4 V. {! o. ~( M/ j" d华中面临的生存压力比山东还要大,国民党从南京往前线调部队易如反掌。敌重兵近在密迩,我却自削手脚,与取死无异。+ k5 c% d0 d8 _+ H3 J8 w; Q

; M# D# o6 t. j  V, @! O+ Q
2 A! z9 \& Y( e* `6 L+ b
但上级命令还得执行,怎么办?( q4 B# n# I  \' q

/ s5 V' f# x2 M! N7 |

' [8 S9 y/ w3 D  `2 N粟裕想出一套办法。别看粟裕大将是一位秉性纯良的忠直仁恕之士,做人做事从来不会耍花枪 ,但涉及关键核心问题,他头脑之敏锐、应对之敏捷,绝对出人意料。( c" Z( p# |; |) r
6 P1 P- o7 V9 z" Y4 O9 W- Y

9 z9 z, _8 g9 G6 K8 ]2 o& J华中军区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执行复和同政策。粟裕上来先搬出一句厉害的话:“毛主席作出过重要指示,人民的武装,一支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执行复员的指示,必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Q2 v! d3 [& }# U3 ^) B% S9 k7 p
$ U# }) P, l* ^' n

  t# f+ s, ]2 i5 ~8 D华中军区司令员是张鼎丞,他不怎么发表意见,基本上听粟裕怎么说。至于内情,大家应该都明白,华中军区成立之时,中央有意让粟裕当军区兼野战军司令员,但粟裕考虑到张鼎丞资历比他老,两次坚决上书,硬是把司令让给了张鼎丞。这是军史上一大佳话。" h0 F! _* m. U* }1 q
: @4 b* l: f; f  w0 S% x( b

! q, `3 F% \% @
f6006938fc76be4222287a0b79472a93.jpeg
, k! o: j1 [2 B7 T" t0 i9 D; c

9 v7 K2 ^. @7 s9 ^大家也都把眼光投向粟裕,是要保存,但怎么个保存法?你得拿出具体的措施。
% i$ d( ^- a' z$ G- T0 F$ f5 p- u. l/ v5 }4 T7 t

3 N5 S0 y; g: l& e0 q# y( P5 H粟裕提出一个办法,国民党军也在整编精简,但是他们怎么精简的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整编师不比军弱,指挥更简便,人员更充实,武器装备也更好。* l7 |' u6 K- l( ^) U
8 {  W& `" j/ I/ }, G. l# k
. l7 K. C* k  h9 C! H. D8 W
敌人能这样做,为什么我们不能!8 x" ^% e! k1 z9 Z  g
' K5 m# p" B4 {& i, y. ^6 P* ?
; B0 _! r" f6 F. a2 z
粟裕这样一说,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这话大家心里都有数,但公然说出来,不敢啊!粟裕为了全军大计,担了这样一个名声,豁出去了。但他是解放事业豁出去的,计公而忘私,多么可敬可爱的粟大将。
3 X5 v" h. |! N3 n# T7 x
9 y+ Z: s7 _' A. r3 G: S7 m& a
! f" C2 Z' v2 Q4 K
具体这样办。
) I# ]- k4 h. ~; f3 g: l) \/ h# ~3 r& y0 h/ H  w

" h. F' w  W# p5 B+ n原来华中野战军只有4个纵队的主力军,粟裕把其中两个纵队“降格”成为两个师,另外再从地方武装中升级几个团,变成一个纵队。
. E' p3 S9 m2 a) s# o4 L+ x, ?$ O- b& {5 S) @* [. S
2 G% C' M& q1 E% @9 a+ S; {6 U
这样,华中野战军主力从原来的4个纵队变成2个师加3个纵队。7 I5 J3 {" w3 }) n9 \1 A5 s

. I1 U2 g' o2 \7 o

8 B* Y$ H+ E. f7 k“降格”为什么打引号呢?纵队实在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单位,抗战早期纵队架子很大,几乎与八路军一个主力师的级别相当。但因为这种建制没有固定的编组方式,古今中外的轻步兵都没有,所以可以任意加减。华中野战军的纵队,为了指挥方便而设,也为日后扩容方便,把原来的师改成纵队,但是实力比较少,还没有新四军原来的一个师人多。9 d( Y7 S0 H1 W7 W# E( }
* f& ^$ q8 y" T
; V( K0 |& a6 d. R
粟裕表面上把纵队降成师,实际上是增加了兵员规模。3 H* e& x) y$ c. [
9 Q" @  r+ U8 B" {
* l. z8 H8 ^8 \# o% D+ C3 t0 H7 {
原来的4个纵队只有4万多人。而整编后,2个师加3个纵队,达到6万人……7 N+ b0 l; N1 e# o% j2 B% }

+ n) ^1 S7 V# U$ q- B$ K. h

0 b" v& c8 C3 l6 D" {主力部队不降反增。9 b, W- D$ N- F5 u* u: Q* O: M

6 _! k8 o* n; o6 G! a7 ^
8 G" t" f5 O7 h  \' V, g4 ^, @& \
但是还有一个顾虑,不管用纵队还是用师,基本作战单位仍然是团啊!如果团级单位增多了,一样会贻人口实。粟裕的办法是,团级单位不多扩,但每团的兵员,由原来的2000人充实到3000人。& ?6 d- K% G1 X; F$ q, q
# C' G+ j- [0 D5 k" V& Q3 M6 \
% B1 ^: w0 q  `
4万变6万,团的数量没增,兵员悄悄增加了。
% D' G7 f. p: H% P& Y" ^
2 l! B$ V7 R0 f6 M
# n& @* ?+ U0 C
与此同时,民兵武装也改名换姓,表面上脱下军装,改成民兵参战团,人数大约有2万余人。但不在正规武装力量名单中。: \7 k5 n1 T. J: J# _) Y: v" ?

* T; o$ z9 |  M/ D) O: J8 _1 L
0 C; P, b/ P9 E. r7 }
这可比国民党军整编师务实高明的多。
; ~& {5 T" q  c! F
- v& i/ \/ R4 j9 L9 n! o  `3 m

2 [) D! c' D6 s9 ]  I/ {那么,5万的复员定额从哪出呢?  e0 d& \) @- [, W" v) a

' u% }% ~2 \/ X* F; [3 J- I8 L# B0 O

' R$ O* M; a/ g  E4 _) R+ z粟裕的办法是,大量裁撤合并二级军区,华中军区的一至六共6个分区全部撤销。同时减少县乡民兵,勉强凑齐了5万复员定额。说的容易,大家可知其中的难处?
4 w6 Q1 o) k# {" e3 p2 o/ h3 ~8 C
! m/ S1 `# B" v% ~- [+ l

1 r. G# N# b5 U0 F" L8 D% i
c61edad9d729959a6b88b089531430e7.jpeg
( ~6 M$ D( i6 U7 o
# k5 h( K" C5 v
军区是组建野战部队的根基所在,大量地方武装都是由军区组织编练的。5 A5 N+ R7 V' s+ D/ ]  ]
- n4 }7 @* q9 V9 X3 B

  D5 y4 B3 H  z) E' y5 U5 o+ t! n$ J那粟裕这么做岂不是弄巧成拙,自削根基吗?非也。各分区虽然撤销,但粟裕与张鼎丞商量,撤掉的军区,由各纵队、师兼任,也就是说野战军要担负起一部分征兵练兵的任务。+ [8 z  T, K# Q8 T" @5 Q3 |
- a) Q1 v) D% i. ]- i* H4 [: E

3 V5 p+ V# y& c* A5 x粟裕、张鼎丞把整编方案报到军部、中央和北平军调处,不知新四军军部和北平军调处有没有看出来,伟人肯定看出来猫腻所在了,也肯定察觉到了粟裕的良苦用心,所以并没有点破 。
$ L. ?% O. w( n( P- ]- X7 U; K" Q' c8 H$ \

, }0 G- \3 K8 Y伟人来了个装糊涂,复电只有八个字:同意寅巧整编计划。
6 K! m- B' O( [1 V7 `- j* R9 y0 ~3 I. v$ t/ [1 A

7 l/ C1 n9 I& J) a) r# [
b9e09fb8711282a8495feafe94bb8550.jpeg
; W# E6 N$ T$ k. }
2 o" R5 v6 k1 p9 X% R
寅巧是当时电文指代时间的代字。
9 Z0 ^* Z* k& J- ], s& U, f. e5 E: p
/ j( l6 v% q5 ~  z: w
几个月后,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12个整编师杀进苏中。粟裕尽起精兵与之周旋,以弱胜强,七战七胜。
3 l6 n/ J# I  J1 }" K5 }7 K3 s- ^9 f6 b6 W/ ^8 x
* z* V; i! A5 K# p
若非粟裕预先伏下这数万精兵,何来七战七捷!(文/陈峰韬)
4 m7 F$ E4 @% P0 ]9 F  b* h  j6 S. @0 [; a. S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50 收起 理由
金盾 + 2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淘气的中年人 + 30 + 30

查看全部评分

 growth: 10660

发表于 2023-5-20 04: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六快乐,感谢版主分享。战将厉害,厉害。; Y$ U3 P; @# W1 s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流年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220

发表于 2023-5-20 05: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8 V$ L/ m2 ]1 k6 H
感谢分享:[回望军旅] 【将帅故事】粟裕抵制军部复员令,暗中藏兵数万,毛主席没点破,只批示八个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流年 + 3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0 07: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月后,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12个整编师杀进苏中。粟裕尽起精兵与之周旋,以弱胜强,七战七胜。8 n( `' s) ~: ^
若非粟裕预先伏下这数万精兵,何来七战七捷!暗中藏兵数万,七战七胜。感谢分享将帅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流年 + 3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3805

发表于 2023-5-20 07:45:1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帅故事】粟裕抵制军部复员令,暗中藏兵数万,毛主席没点破,只批示八个字。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流年 + 30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