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月28日,本网从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获悉,近期,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团队在青海江源区实地踏勘时,首次发现长江、澜沧江源区分布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它们形态多样,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异现象。巴塘热水沟地下暗河。
" x' z! \9 y9 Z9 h2 P6 r' R6 {; k 位于北纬33度30分的长江、澜沧江源区,首次发现巴塘热水沟地下暗河、聂恰曲哈希穿洞、唐蕃古驿泉华堆积崖、澜沧江源溶蚀洼地漏斗湖等古岩溶地貌,江源古岩溶其形成时代主要在新第三纪属热带-亚热带环境中,当时江源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按此推算自上新世以来江源己抬升了约3000至3200米左右,古岩溶的发现为青藏高原抬升**了有力证据。 澜沧江源溶蚀洼地漏斗湖。 6 c5 K9 I+ v( v2 Q/ w
聂恰曲哈希穿洞。 0 N- G3 g* o3 ]* s8 L! K
据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介绍,“气候冷暖交替发育了江源典型的岩溶地貌,为我们研究高原古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长江与澜沧江分水岭一线,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进一步否定了江源区在第四纪曾被大冰盖覆盖的推论。” 唐蕃古驿泉华堆积崖。 8 D; ?! |' G; g" m' I4 `
8 u( B2 W: Y) [2 X"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