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回复: 5

汉景帝刘启,一个意外登基的皇帝,却护佑了大汉王朝百年平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6 0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中国是一个有着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政治传统的国家,国家的发展往往同君主个人的素质相挂钩。因而但凡历史上鼎盛的时期,都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只是多数时期,最高权位的椅子上坐着的却并非人杰。老百姓们经常说"富不过三代",对于国家而言也往往如此。而在封建王朝初期的大汉王朝,有一位皇帝却不认同这一说法,他就是汉景帝刘启。
( \3 G) w/ ?#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启剧照
刘启的接班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有着多重的偶然因素。而历史为大汉王朝选择了这位君主,似乎也是在护佑整个大汉王朝的国运。
说到刘启的登基,必须要提及他的母亲窦太后。窦太后本名已不可考,据说叫窦漪房。不得不说这个名字非常唯美,也非常好听。历史上的窦太后如这个名字一样,年轻时也是大美人一个。因此出身民间的她早年得以入宫,成为了吕后身边的一位**。
霸道女总裁吕后绝对想不到,自己身边的这个小丫头有朝一日居然能够统领汉朝后宫,此时这位窦姓姑娘获得了史书上的第一个称谓,"窦姬"。长期在吕后身边,窦姬学习到的人生经验也绝非一般姑娘可比。

. X( q: a7 T(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窦姬剧照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子入宫侍太后。——《史记·外戚世家》
除了在事业上"幸运"地得到宫斗大师吕后的"言传身教"外,窦姬很快又收获了一份婚姻上的幸运。吕后打算将身边的一些**分配给各地的"儿子",笔者推测此时这些**应该受到过训练,不是简单地当个服侍诸侯王的妃子,更有监视甚至挟持各地诸侯王的任务,说白了就是吕后安插在各诸侯王身边的间谍。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史记·外戚世家》

- v/ ?+ {; a- {, U/ x* N* A: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代王剧照
窦姬并不排斥这项安排,可她只想去赵地,因为那里离自己的老家比较近。不过估计是没有打点到位,她被阴差阳错地分到了代王刘恒那里。窦姬对此很不情愿,要死要活地坚决不去。是不是被打晕绑过去的笔者不知道,窦姬最终还是到了代地。
刘恒见到窦姬后非常喜欢,也不管这是不是嫡母安排在身边的间谍了,直接照单全收。而窦姬对宠爱她的刘恒也非常不错,不仅是简单地生儿育女,还有生活上的同甘共苦。而在窦姬先前想去的赵地,吕后收拾起"儿子"却毫不客气。
可以这么说,阴差阳错地嫁给刘恒,让窦姬不仅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也让她躲过了杀身之祸。什么叫
"上错花轿嫁对郎"
,这就是。
% a+ o  v8 u; W$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代王夫妇剧照
不过虽然刘恒很宠爱窦姬,但她毕竟不是正妻,此时的窦姬连在是书上留名都很勉强。而且刘恒与正妻王后还育有四个儿子,代国的王位也根本轮不到窦姬她家。
正常的宫廷剧本里,此时的窦姬应该像甄嬛那样费尽心机与后宫姐妹们斗争扯皮。但离奇的是,此时刘恒的正宫王后和四个**居然先后离世,不仅把王后的位子腾了出来,还送了个太子的宝座。尽管有不少人推测是窦姬害死了王后和四个**,但正史上并没有证据佐证。而且刘恒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君主,也不可能会纵容宠妃害死正妻和**。
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史记·外戚世家》

" L# u" Y0 `0 N# y' t4 x7 M+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启母子剧照
后来吕后离世,她庇护的吕氏家族也很快被灭,在多方的博弈妥协后,皇位幸运地落在了刘恒头上。经过与大臣商议,刘恒立窦姬为皇后,两人的长子刘启为太子。就这样,窦姬连代王王后的位子都没坐热乎,直接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王朝的皇后。
从被吕后"垂青",到获得刘恒的宠爱,再到后来位居王后,直至最终母仪天下,窦皇后的每一步上升不仅没有自身的主动,还能够因祸得福,不得不说上天很眷顾这位民间的姑娘。而作为窦皇后与文帝的长子,刘启也占了老妈的光,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太子。
而就在被立为储君时,刘启遇见了改变他人生的老师,晁错。晁错这人学识极为渊博,文帝非常赏识他,让他辅佐教育太子。而刘启对晁错也非常尊重信任,称他是自己的智囊。只不过和这位在日后因为削藩而惹出天大祸事的老师相比,刘启这个学生也是相当地莽,直接在当皇帝之前就来了波
"物理削藩实验"。

( b: O1 Z3 H1 H4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启剧照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面见刘启后,两位远房堂兄弟开始玩起了当时流行的六博棋。只是下棋就下棋吧,两个年轻人还喝上了,后来越喝越上头,为一盘棋争执了起来。刘贤本就出身民风剽悍的东南地区,刘启也是一身贵族子弟的骄横习气,越闹越厉害。随后刘启火大,直接抡起棋盘就朝刘贤脑袋上砸去,当场要了对方的小命。
於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史记·吴王濞列传》
, j! ?3 b1 ]2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启剧照
这起命案让文帝这个当爹的相当下不来台,**都不敢动吴国,你小子都这么等不及削藩?尽管没法给堂兄交代,文帝还是硬着头皮把刘贤的尸首送回吴国,刘濞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文帝,直接怼了回去,天下都是老刘家的,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干嘛送回来!文帝老脸挂不住,只得以太子的礼仪安葬刘贤。在此之后,本就不安分的刘濞更加看不惯长安中央政府,加快了谋逆造反的步伐。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论贵粟疏》
虽然惹了不小的乱子,但刘启还是顺利地接班了。也许正是因为早年的莽撞行为,让他在施政时多了份勤勉谨慎。他选择启用老师晁错,而晁错在内治经济方面还是挺有两把刷子。

! ^# F" ?' \! X: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启与妃子图
在整体上沿袭开国以来的无为而治政策之外,景帝开始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重视粮食和鼓励养马这两大环节,不仅让"文景之治"的繁荣更上一层楼,也给后来的全面战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是这对在经济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师徒,在面对削藩这一问题时,再次犯下了莽撞的错误,

  \' a4 j5 `9 L
发表于 2023-9-16 07: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战友们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130

发表于 2023-9-16 09: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80

发表于 2023-9-16 1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6 12:07:5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