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1|回复: 3

商代伊尹还政于太甲——主动放弃权力是真的吗?恐怕终将成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9 0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0 o7 F, V* x. H& ]: _8 q6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人物,他曾经辅佐汤建立了商朝,汤死后,太子早卒,太子的两个弟弟先后继位,但在位时间都不长,前后加起来才七年。之后,伊尹便拥立太孙太甲继位。据《史记》记载,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说的是太甲继位后比较混蛋,昏庸残暴,德行很差,被伊尹放逐到桐宫,令其自我反省。伊尹代行国政三年后,因“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亲自将太甲迎接回来,还政于他。

2 A6 V5 W% r7 b4 b. l5 O3 d: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这件事,原本大家都深信不疑,但在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foubiao)盗掘战国时期魏安釐王墓葬时,发现了一批竹简(后被命名为《竹书纪年》),上面却说伊尹不是什么贤相,而是个十足的权臣,太甲后来是将其杀掉才重新登上王位的。
这样一来,令人十分困惑,究竟哪个记载才是对的?以司马迁修史之严谨,他不太可能仅凭民间传说去写“伊尹还政太甲”的故事,必定是参照了当时还能看到后来却佚失的一些史书,但《竹书纪年》在战国时期的魏王墓中被发现,成书更早(至少是战国时期),它的记载似乎更加可信。
以今人的观念去看,权力在手,有谁愿意去放弃?而且后世朝代中,这种“顾命大臣”与帝王之间关系,几乎没有融洽的!春秋时期晋国赵盾被晋景公灭门(当然留下了一个**死里逃生,才有“赵氏孤儿”的真实故事发生),西汉霍光死了,汉宣帝才觉得轻松自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将拥立自己继位的“三顾命”全部杀掉,唐高宗非要借武则天之手杀掉长孙无忌等托孤大臣才感到后快。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不说明,权力的争夺,充满着残酷与血腥。
/ h# y* N+ t$ j" ?6 V# U0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也有例外,西周初年周公旦在摄政七年后,就将权力还于可以亲政的成王,成就了又一番上古美谈!
想来,也许上古时期的贤人比较多吧,也许有关于权力,世人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在转变,后人对于前人的不少想法做法是无法理解的。
历史本身就带有神秘性,代代后人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到历史真相,别说数千年历史,几十年的历史真相,也只有亲历者才清楚。
伊尹究竟是贤相圣人还是权相小人,恐怕终将成谜了!
0 d7 J7 n. f* Q; M( B1 E' b( f4 s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2-29 07:53:3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战友们天天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2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9 08:25:4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2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