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7|回复: 6

[文学作品] 《满庭芳·归去来兮》宋代,苏轼

[复制链接]

 growth: 11440

发表于 2024-4-10 0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 y7 l3 A6 M; S% |& P" @( G
【宋代】苏轼

% {! k: e6 L# B/ z% a/ b/ ~8 X5 a- j5 G0 }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译文
2 p# y% d: p" H; k6 g9 k2 E
1 h0 C) U5 ]9 z9 A

归去啊,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故乡万里家难归,更何况劳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过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蹉跎黄州岁月,四年两闰虚过。膝下**,会说楚语,会唱吴歌。何以依恋如许多?山中好友携酒相送,都来劝我留下。

面对友人一片冰心,我还有什么可说!人生到底为什么,辗转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闲暇,坐看秋风洛水荡清波。别了,堂前亲种的细柳,请父老,莫剪柔柯。致语再三,晴时替我晾晒渔蓑。


! `# s& D7 ^/ m# {+ A$ G5 p5 H

注释

: u, w9 q: \& A2 X
  • 去黄移汝:离开黄州,改任汝州。
  • 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上。
  • 仲览:指李仲览,即作者友人李翔。
  • 岷峨(míné):四川的岷山与峨眉山,此代指作者故乡。
  • 强半:大半。这年苏轼四十八岁,将近五十岁。
  • 坐见:空过了。再闰:阴历三年一闰,两闰为六年,作者自元丰二年贬黄州,元丰三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故云再闰。楚语吴歌:黄州一带语言。黄州古代属楚国。此言**已经会说当地话。
  • 社酒:原指春秋两次祭祀土地神用的酒,此泛指酒。
  • 底事:何事。
  • 秋风洛水: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故乡吴郡的菰莱,莼羹、鲈鱼脍,便弃官而归,此表示退隐还乡之志。
  • 柔柯(kē):细枝,指柳条。
  • 江南父老:指作者邻里。

    ! E/ q9 ]0 c0 J; g+ j
$ l- a6 r1 O# W4 O! y
创作背景

# e# S- ~  C, `# z0 B5 f* _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
( P) u1 W- k. z$ M) P: g5 F8 c, j1 k  E
9 a2 t: L: g5 s5 `
赏析
" }* C, a8 s5 A

苏轼作词,有意与“花间”以来只言闺情琐事的传统相异,而尽情地把自已作为高人雅士、作为天才诗人的整个面貌、胸怀与学问从作品中呈现出来。一部东坡词集,抒情方式与技巧变化多端,因内容的需要而异。其中有一类作品,纯任性情,不假雕饰,脱口而出,无穷清新,它们在技巧和章法上看不出有多少创造发明,却专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这首留别黄州父老的词即其一例。
上片开头三句,起势十分陡健,作者翘首西望,哀声长吟,乡情浓郁感人。首句“归去来兮”,一字不易地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已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这三句中,还包含了一段潜台词,让读者自去想象补充,这就是:当年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是归隐之志已经得以实现之时的欢畅得意之辞,而东坡虽然一心想效法渊明,无奈量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此时仍在“待罪”之中,不能自由归去,因此自已吟唱“归去来兮”仅仅是表示欲归不得的怅恨而已。


7 g7 A& I7 Z+ q  f) q

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的感叹,加浓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笔锋一转,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在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这里的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楚语吴歌,铿然在耳;鸡豚社酒,宛然在目。黄州的语言风俗,黄州的父老乡亲对东坡先生敬之爱之的热烈场面,以及东坡临别依依的情怀,都在这一段真切细致的描写中展露出来了。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爽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一笔荡开,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的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项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最后一个抒情层次,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已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再温习一下这段难忘的生活。措辞非常含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
东坡到黄州,原是以待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囚徒日子的,但颇得长官的眷顾,居民的亲近,加以由于他性情达观,思想通脱,善于自解,变苦为乐,却在流放之地寻到了无穷的乐趣。他寒食开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风流高雅地徜徉了五年之久。一旦言别,必是牵心挂肠于此地的山山水水和男女老幼。由此可见,这首词抒发的离情,是发自东坡内心的高度真实之情。此篇的优良,就在“情真意切”这四个字上。尤其是上下两片的后半,不但情致温厚,属辞雅逸,而且意象鲜明,宛转含蓄。

7 E# i6 S0 r: h8 w. Q$ J0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growth: 11935

发表于 2024-4-10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0 1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540

发表于 2024-4-10 18: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0630

发表于 2024-4-11 0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签到,多谢分享。
9 F, D0 k- j2 z: L) n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3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愉快,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5 12: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一打卡,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