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8|回复: 9

【史海泛舟】中国历史上的轮回巧合?因果报?

[复制链接]

 growth: 11725

发表于 2024-4-16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一、汉朝的巧合
刘邦在芒砀山“拔剑斩蛇”,起义诛暴秦,后尊怀王之约,西略地入关,兵伐咸阳。

子婴投降后,众将都建议杀之以谢天下,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遂宽宥了子婴。

刘邦建立了大汉朝,200年之后出了一个投机钻营的“安汉公”王莽,他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驾崩后,王莽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皇太子,并改名曰“孺子”,史称“孺子婴”,由王莽居摄,总揽朝政。不久他就“顺符命,去汉号”,篡权改国号为“新”,并策命孺子曰:“咨尔婴……诗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呜呼!”

看到这儿有什么感想?很相似吧?

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西汉从秦朝的子婴处夺得江山,王莽亦从西汉的子婴处夺得江山,且两位子婴均得以“宽宥”。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关于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的巧合,后来还演化出了一段神话故事:

刘邦斩蛇前,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大怒,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说完,一剑把白蛇从正中间斩为两段。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投胎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后经光武中兴,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而东西汉恰巧各传200余年。

二、魏晋的巧合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灭亡,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自为丞相,封魏公,进魏王,加九锡。杀死汉献帝怀孕的董妃,“幽死”伏皇后,鸩杀二皇子,但他碍于“道德包袱”,终一生为汉臣,没有篡权,要做“周文王”,把篡权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儿子曹丕继魏王位不久,于公元220年,逼迫汉献帝让位,曹丕建立魏朝,是为魏文帝。封汉献刘协为山阳公,“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还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汉献帝活到54岁,也算得以善终。

这逼宫受禅的曹丕并不长寿,只活了36岁就死了,其子魏明帝曹睿活到30多岁也扔下了孤儿寡母辞世了,遗命司马懿和曹爽(曹操的孙子)辅幼主曹芳继位。曹爽乃一介武夫,不久,全家(包括**)被司马懿一锅给“烩掉”了,朝政大权落到司马氏手上。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开始主宰魏朝廷,甚至径行废立,司马师暴死,继其位者是他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也自为丞相,并逼曹髦封他为“晋公”,加九锡。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曹髦的切齿之言。后来司马昭杀掉曹髦,另立一个宗室子弟曹璜来当新傀儡,司马昭把新君曹璜改名曹奂,不久又被进封为晋王,等到司马昭一死,其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公元265年,司马炎就效曹丕故例,逼迫十五岁的曹奂禅位于他,建号曰“晋”,史称“西晋”。

曹魏四十五年篡来的天下被司马晋夺去了,曹奂被封为陈留王,302年去世,时年57岁,也得以善终。

曹操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在孙子曹爽、曹奂身上被司马昭父子反过来淋漓尽致地重演了一遍。

三、宋朝的巧合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当时,周恭帝柴宗训只有七岁,小符太后(周恭帝的小姨)20岁,孤儿寡母无力纠缠,只得禅位于赵匡胤。周恭帝在禅位的诏书中说:“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封柴宗训为郑王,并赐他丹书铁券,相当于尚方宝剑,可免一死。

谁知,三百多年后,公元1276年,蒙古兵临临安,宋使请和,元将伯颜云:“汝国得天下于小儿,亦失于小儿,其道如此,尚何多言!”不得已,也是七岁的宋恭帝与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奉表降元。宋恭宗在投降诏书中写道:“臣眇然幼冲,遭家多难。……今天命有归,臣将往焉。”宋恭帝等被押往大都,忽必烈封其为“瀛国公”,也算是善待他了。

同是孤儿寡母,同是“七岁”,同谥“恭帝”,就连诏书言辞都何其相似。

四、清朝的巧合
明亡清兴六十年,时值明朝衰弱,大清崛起。活跃在东北黑土地的后金大军已经跃跃欲试,时刻意图染指中原。他们的龙兴之地便是抚顺,在盛京确立之前,后金的起点以及中心,非抚顺莫属。

龙兴抚顺,坠龙抚顺。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巧的是,已经成为日本关东军傀儡的大清末代皇帝溥仪逃跑不及,在东北被苏联红军抓获。当时他乘坐的飞机硬生生在跑道被苏联红军拦下来,稍有不慎就会被苏联击落。那就不是坠龙了,变成了苏联屠龙。
后来随着新中国成立,溥仪被苏联方面交给中国政府。这位一心复辟的“皇帝”被关押在当年大清的龙兴之地,抚顺。从努尔哈赤图谋天下到溥仪成为阶下囚,嘲讽的很。
大清王朝孤儿寡母的来,孤儿寡母的走

通常历史学界把满清1644年入关当成清朝正式称帝建国的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更多是以部落首领或者地方军阀的形象出现在史书上。小皇帝顺治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大清的开国皇帝,孝庄皇太后带着小皇帝孤儿寡母入主中原。
孝庄太后,大家都知道。他不光辅佐儿子顺治,笼络小叔子多尔衮。甚至孙子辈的康熙挨鳌拜欺负她也会无条件的支持孙儿除掉权臣鳌拜。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历史安排大清怎样来的怎么走。
晚清经过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瞎折腾,加上国内太平天国声势浩大,国外强敌环伺。大清已经衰弱的不成样子,到了人人喊打欺负的程度。
大清宣统一朝,溥仪皇帝尚且年幼,由摄政王辅政。**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袁世凯逼宫,溥仪退位,大清覆灭之际。大清保留和当年龙兴之时年幼的小皇帝加太后的配置。
摄政王兴,摄政王败
顺治年幼,孤儿寡母急需一位说话有分量的大人物辅佐。甭管是孝庄下嫁也好,多尔顿强占也罢。最后多尔衮通过孝庄皇太后的笼络,辅佐顺治小皇帝入关,开创大清两百余年基业。可以说,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孤儿寡母稳固的位置,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后来的大清。
再看大清末年,摄政王载沣。父亲成为摄政王辅佐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恐怕只此一位吧。慈禧太后安排的后事也真是够奇葩的。
大清兴盛于摄政王。同样,摄政王载沣父亲亲手葬送(这里说见证比较好,毕竟交给他的天下已经无力回天)了儿子自己溥仪的天下。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80 津贴 +80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淘气的中年人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growth: 10915

发表于 2024-4-16 04: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签到,吉祥安康。多谢战友。历史往往相似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475

发表于 2024-4-16 06: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史海泛舟】中国历史上的轮回巧合?因果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ipend growth: 3335

发表于 2024-4-16 07:05:0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3025

发表于 2024-4-16 07:54:3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8230

发表于 2024-4-16 0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涓流成海,积土成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9250

发表于 2024-4-16 0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12220

发表于 2024-4-16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730

发表于 2024-4-16 15: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