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糖尿病防治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 郭立新表示,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糖尿病患者要主食定量、定时进餐、少油少盐少糖。 糖尿病会遗传吗? 郭立新:糖尿病确实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研究都显示,如果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或者直系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他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一般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但是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但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背景更强一点。 后天的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的发生取决于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 郭立新:首先就是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里,第一个要关注的是他是不是肥胖,肥胖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是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很多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一旦出现,糖尿病患病风险将增加6-20倍。而且随着肥胖的加剧,糖尿病风险进一步升高。 如何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郭立新:如果进行规律、合理的体育运动,保持身体的机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或者增加体内肌肉量,减少脂肪量,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手段。 我们倡导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进行血糖筛查,这样可以减少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一旦出现相关的糖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前期,我们可以进行及时的干预,能够阻止糖尿病的进展。所以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如果坚持正确的、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会对健康不利吗? 郭立新: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即是终身性疾病。虽然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运动优化体重,可以达到一段时间的临床缓解,但是我们仍认为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既包括饮食的干预,也包括运动的治疗。对于一部分饮食和运动干预不能够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患者,应该坚持药物治疗。 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让血糖控制良好从而不服用药物? 郭立新:这样的想法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知道糖尿病包含多种代谢异常,如果我们不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伴随的血脂、血压控制良好,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对于仅通过生活方式不能够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长期应用药物治疗。 有一部分患者为了达到不吃降糖药的目的,坚持过量的生活方式干预,比如极严格的饮食干预,造成营养不良、身体状态下降。还有一部分患者为了不吃降糖药进行过度运动,运动量非常大,这些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我们主张是在合理的膳食基础上,保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能够满足季节特点和健康的需要,同时安排合理运动,比如我们给予患者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就是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血糖控制不达标,其他危险因素也不达标,就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包括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程度、有无并发症、心肺功能状态、低血糖风险等等因素来进行药物选择。所以对于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用药,而且需要终身药物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进行严格的监测,观察应用药物后代谢指标能否达到良好控制,即用药以后是否达到预期靶目标,以及用药后的药物安全性情况。 - o3 U- W6 Z& b* I#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