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中苏边境珍宝岛还爆发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眼看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苏联甚至叫嚣着要使用核武器,对中国境内实施战略核打击。 中苏关系自此降入冰点,战争阴影笼罩在两个国家之间。当时的苏联正与美国处在冷战之中,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要领先中国不止一个量级。 
 苏联更是十分嚣张的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给我国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就在这个形势万分紧张的时候,毛主席紧急在北京召见了粟裕。 毛主席与粟裕见面后紧紧握着他的手问道,都说现在你是“死老虎”,现在上战场还行不行?原本早已离开部队久疏战阵的粟裕,在听到这句话后一下子卸下了韬光养晦,用平稳且坚定的语气说道:老虎虽老,獠牙犹在! 为什么在中国境遇如此艰难的时候,毛主席想到的第一人会是粟裕呢?粟裕战神之名又从何而来呢? 
 粟裕指挥才能超群,善打神仙仗 中国人民解放军老一辈革命人士,都是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我党的政权就是建立在战火之上,所以党内老一辈领导人不缺乏优秀军事将领,更不缺能征善战的指挥人才。 可即便是解放军人才济济,无数将军、元帅战功显赫,但说起粟裕却依旧能算是佼佼者,甚至于被后世称之为战神。 这个名头并不是哪位首长领导人封的,也并非粟裕自己的自吹自擂,而是通过一场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战役打出来的。 解放军的领导层里都知道,粟裕擅长打神仙仗,什么是神仙仗? 
 就是敌我兵力装备都差距比较悬殊,我方在各方面都占据劣势的情况下,却能取得令人惊叹的胜利和对敌军的歼灭。 不仅仅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而是旁人看来完全想不到甚至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战斗,而这样的胜利在粟裕的指挥生涯中似乎是家常便饭。 粟裕19岁离家参加革命,在红军的队伍里凭借英勇作战和强大头脑,一路从连级升到了军级,之后更是以第七军团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反“围剿”作战。 在红军顺利突围后,粟裕留在南方参加了艰苦的三年游击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率领新四军一师在三仓先后七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之后的车桥战役粟裕更是率领部下击杀了日军的高级将领,创下了日军侵华死亡将领最高军衔纪录。 
 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粟裕的开挂之路更一发不可收拾,解放战争开始初期粟裕指挥中野七战七捷,这七场战役粟裕以3万解放军对战12万国民党部队,歼灭俘虏了对方5.3余人。 光看看悬殊的兵力对比和歼敌比就知道,这样的战役绝对不是常人可以胜任的,也只有这样的战役获胜,才能让无数军迷感叹打的是神仙仗。 之后粟裕又接连指挥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后来的豫东战役,接连几场大战让国民党华北部队风声鹤唳。 事后,有研究这些战役的军事专家感叹,七战七捷让国民党部队旅部不敢单独行动,孟良崮战役让国军的整编师不敢远离大部队,在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整个兵团都投鼠忌器。 事实上在豫东战役打完之后,国民党华北部队就已经彻底失去了锐气,而粟裕的大名也早已闻名国共两党。 
 豫东战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算是淮海战役的一个预演,后来的淮海战役毛主席也是在听取了粟裕的建议后,才更改的作战部署。 虽然淮海战役粟裕的排兵布阵非常地冒险,而且有很多时候解放军都是以少胜多。 但谁也无法否认只有粟裕这套方案,才能将国民党华北的有生力量尽数歼灭,也只有粟裕才能在60万对80万的战役中,带领部队走向最终的胜利。 当淮海战役结束后,就连毛主席都无比地感慨,他不止一次地说道,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粟裕绝对居功至首。 而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苏联,斯大林听后更是直呼奇迹,这一战直接让粟裕闻名中外,也彻底成就了粟裕战神的威名。 
 和平年代的遭遇 粟裕因为彪悍的战绩,被评为新中国十大将军之首,并且担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位。但长年的南征北战,粟裕一直身先士卒并且在战斗中多次受伤,自此便落下了头疼的顽疾。 另外粟裕似乎所有的才能都用在了军事方面,在政治上粟裕并没有多强的政治头脑,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一直受到他人的非议。 甚至在1958年召开政治会议的时候,有人想把粟裕拿出来当典型批判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之后粟裕便被撤销了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位,调任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 也正因此,粟裕躲过了那十年的混乱时期,看着原本声名显赫的粟裕,如今成了一位默默无为的教书先生,有很多人甚至大放厥词说粟裕如今只是一只“死老虎”。 
 事实上粟裕之所以能在混乱之中平安无事,主要是毛主席在谈起粟裕的时候说过,粟裕对于国家是有功没有大过的。 虽然粟裕在军事学院也并没有因此清闲下来,他总结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战争中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军事素养过硬的军事人才。 但粟裕的顽疾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让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饱受病痛折磨。 尽管有毛主席力挺,可那个混乱时期粟裕还是受到牵连,当浩浩荡荡的人群冲进军事学院想要批斗他的时候,是周总理及时出现将他救了下来。 
 当苏联百万大军压迫中苏边境的时候,中央领导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位解放军赫赫有名的战神。 而粟裕在接到党内召唤之后,第一时间也不顾病痛折磨毫不推辞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当时在中苏边境督战的林帅,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致电北京,十分迫切地想让他快点赶往前线。 粟裕接到消息后没有任何推辞,立刻便带着军事专家赶往中苏中蒙边境,在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之后,粟裕制定了一份详细完整的防御方案。 这份方案被中央高层以及众多军事专家高度肯定,最终被认为是当前最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据说当粟裕再次出山的消息传到苏联之后,苏联方面对此也是非常地重视,可见战神粟裕之威名早已名扬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