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65年9月7日,在杭州人民大会堂聚集了636名知青,他们身披大红花,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已经是第5批了知青了,他们这次将会被派往宁夏永宁县插队落户,当天下午他们就坐上了北京开奖宁夏的知青专列。 1 C1 A; w8 x" p# Q1 e$ E
* v0 [6 s8 D, v- @" }0 j
& Q' w) B/ N. _6 I6 z
经过三天的行程,他们终于来到了宁夏永宁县,他们暂时被集中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因为天色已晚,老乡给大家送来了玉米面馒头和野菜汤,在众多知青中,有一位知青最显眼,因为他是唯一一位穿着皮鞋的知青,他的名字叫王俊才,家里是做生意的,这次来也是家里的安排,其他知青都争先恐后抢着吃,他是最后一个拿了馒头,舀了一碗野菜汤。 第二天他们被分成了几组,分别去了胜利、羊和、增岗、李俊公社和县农场,王俊才被分到了李俊公社,李俊公社一共有四个大队,王俊才在四队,四队队长马万才四十多岁,留着络腮胡子,大家伙都叫他马胡子,知青们都是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子里,里面很简陋,只有几张木板做出的简易床,白天大家集体下地劳动,晚上坐在一起搞总结,每个人还要发言。 8 a+ x0 V; x% t/ r' H; x3 S
1 M+ W) ?( Q- O, K. a. \ K* L) f
# V6 a, R# w+ {$ V; p+ w$ \# p) A
来到李俊公社安顿好之后,王俊才给家里去了一封信,在信里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主要还是说了自己想回去的打算,一个月之后家里来信说“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已经下放到了东北进行劳动教育,让王俊才自己照顾好自己,回来的事等以后再说”。 知青们刚来还不习惯,毕竟在家里都没有干过什么农活,大家伙在吃饭的时候罢工了,要求队长马万才重新安排任务,马万才牛脾气上来一脚就踹翻了大家伙吃饭的碗,对着知青说道“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们也是从你们这个年纪过了的,虽然你们是城市来的娃娃,但是你们看一看,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在地里干活,你们呢?在看看你们吃的什么,白面馒头,老乡吃的都是玉米面,从明天开始你们就和大家伙一样吃玉米面”,在这场对抗中,最后知青们以失败告终。
8 ?2 ?4 ?) k1 m7 f
; W& K+ C4 H. }自从吃了玉米面,知青们才体会到老乡是多么不容易,其实他们不知道白面都是老乡从自己家口粮中省下来的,因为他们不想看着孩子们受罪,有了这次经历,知青们就没有了怨言,王俊才也打消了回家的想法。 1968年这是王俊才来李俊公社插队第3年,李俊生了一场大病,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贫血,在干活的时候晕倒了,老乡们把王俊才送到了县医院,因为李俊是O型血,医院一时半会还没有血源,老乡和知青们都开始献血,一个星期之后王俊才出院了,有了这次经历之后,王俊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可能是自己狭隘了。 1970年王俊才和一起的女知青王晓霞恋爱了,王俊才父亲和王晓霞父亲是好朋友,两个人不但是高中同学,而且还是邻居,在插队的这段时间里,王晓霞时常鼓励王俊才,在生活和心灵上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1972年王俊才专门去了一趟东北看望了自己父亲,这次东北之行回来之后,王俊才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因为他看见自己的父亲住在牛棚里,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但是王俊才又无能为力,他只怪自己太无能了。# x z4 W3 Q' H+ Q& c% _
0 ?9 d* L; p* n8 w8 p9 M- S' A* M% w2 J4 e, Z( R5 G4 R& l
3 T7 s; J; S$ R) ?0 q- n' H3 S; @* b0 t' f! a& |, ]2 d
1973年王俊才因为王晓霞的关系提前回到了北京,两个人在1974年结了婚,而王俊才父亲在1976年的时候才平反,时间过去这么多年,每当想起插队的这段经历,王俊才总是忍不住流泪。
, u0 o# n! y8 Q6 F; A0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