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c Y# L# x( q1 ^; {
《题西林壁》—苏轼
9 w; |" t2 v" A3 K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g1 q* v4 f0 k6 F- R3 V8 p7 s6 p K( K& t2 L3 U+ ]2 l2 {* G% Y0 N
鉴赏:前两句描述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呈现出不同形态,直观展现庐山的多姿。
" \3 ^: n! H8 [* N/ \! s- `# A; R 后两句由景入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因所处位置局限,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引发读者对认识事物方法的思考。 |
评分
-
参与人数 4 | 经验 +160 |
津贴 +160 |
收起
理由
|
小太阳67
| + 40 |
+ 4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金盾
| + 30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文士贝
| + 40 |
+ 4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沈阳第二故乡
| + 50 |
+ 5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