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5-7-7 18:01 编辑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1937年7月7日
 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
 蛮横要求进入
 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
 遭中国守军拒绝后
 即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
 并悍然炮轰宛平城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此开始
 
 
 卢沟桥畔的枪声
 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
 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1937年7月7日
 怎能忘!怎敢忘!
 
 
 今天
 我们想讲3个年轻人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
 他们都生活在北平
 1937年7月7日
 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天
 他叫郑福来
 家住卢沟桥西
 从家门口到卢沟桥不过几十米
 那一年,他才6岁
 那天夜里
 日军的炮弹落在郑福来家旁边
 他在睡梦中
 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
 天亮后
 懵懂的小福来
 打算背起书包去上学
 却被父亲一把拽住:
 “还上什么学?!日本人打进城了!”
 郑福来这才发现
 平静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
 头一天还跟自己
 一起玩儿的小伙伴
 当晚就被落在
 家门前的炮弹给炸死了
 他跟着大人一路逃难
 道路两旁死尸遍野
 自己平时常去玩耍的
 一小片松树林里
 摆放了很多战士的遗体
 为了逃命
 郑福来走了100多里路
 鞋磨破了,脚底也磨得直流血
 血又粘到袜子上
 袜子浸着血又粘在鞋上
 怎么都揭不下来
 这一天开始
 郑福来的童年结束了
 那一年,顾诵芬7岁
 和郑福来差不多大
 父亲顾廷龙是著名的国学大师
 
 
 七七事变后
 日军低空中的轰炸机
 从顾诵芬家上空飞过
 那是7岁的顾诵芬
 第一次看见飞机
 一同映入眼帘的
 还有从飞机上投下的数不清的炸弹
 这成了顾诵芬一辈子
 都忘不掉的痛苦记忆
 
 
 顾诵芬回忆:
 “那时候日本飞机列队地往西飞
 炸弹爆炸不仅声音大
 而且震动很厉害
 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
 当时吓得我们不知所措”
 在日军飞机的轰炸声中
 顾诵芬下定决心
 长大以后要造飞机
 “没有航空的话
 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
 
 高中毕业时
 顾诵芬分别报考了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但三所学校的专业志愿上都写着
 航空系
 
 1937年7月7日
 改变了顾诵芬的人生轨迹
 也是在这一天
 钱三强却在犹豫
 是否打破自己原本的人生计划
 
 1937年
 24岁的钱三强刚得到一个
 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通过了考试
 可以到法国留学
 而且指导他的导师
 正是约里奥-居里夫妇
 
 然而,七七事变发生后
 钱三强的父亲
 知名学者钱玄同深受刺激
 一夜之间病情加重
 钱三强犹豫了:
 “正当我赴法行期在即
 
 卢沟桥事变爆发
 侵略者的铁蹄
 踏到了中国人的脊梁上
 民众的心在剧痛,在流血!
 加之,家父由于忧愤国事
 高血压病骤然加重,凶吉难卜
 我开始踌躇了:
 国难家患临头,我能忍心离去吗?”
 
 他决定
 暂时不去法国求学了
 钱玄同强忍着病痛
 劝说儿子:
 “弹丸之地的日本
 敢对偌大中国发起侵略
 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家落后吗!
 你这次出国深造,是极难得的机会
 你现在的所学,将来对国家定能有所用
 报效国家,造福社会
 发奋之路还远得很哩
 男儿之志,不能只顾近忧啊!”
 
 1937年7月17日
 钱三强忍着愤怒和痛苦
 离开了北平
 远去巴黎
 
 1939年
 钱玄同在忧愤中离世
 钱三强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被1937年7月7日
 改变人生的3个年轻人
 后来怎么样了?
 这是他们后来的人生故事
 
 后来,郑福来一辈子
 都住在卢沟桥旁
 
 1949年10月1日
 18岁的他以卢沟桥镇政府
 民政委员、治安委员的身份
 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2年,21岁的郑福来
 当选为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
 上世纪80年代
 在修复宛平城城墙时
 郑福来建议
 一定要保留和保护
 宛平城墙上被炮弹轰炸留下的弹痕
 因为这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从当镇长的第一年起
 郑福来就在卢沟桥上做讲解
 退休后,他几乎每天都到卢沟桥上
 给游客们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讲七七事变的那一天
 他讲了70多年
 曾有日本游客发出质疑
 “我们日本人不会故意杀人”
 郑福来义正辞严地说
 “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历史不容被篡改”
 
 2024年7月2日
 郑福来在北京逝世
 享年93岁
 
 这是郑福来生前
 写下的文字
 “中华儿女要树民族正气
 立壮志强国
 自强,自强!
 决不再受欺侮”
 
 后来,顾诵芬的一生
 都和飞机紧密相连
 他成为享有盛誉的
 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顾诵芬主持了
 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
 飞机气动布局设计
 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
 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
 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
 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顾诵芬主持研制的
 歼8、歼8Ⅱ超音速歼击机
 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
 歼8系列飞机
 是20世纪我军核心主战装备
 
 顾诵芬还为国家培养了
 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
 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
 做出卓越贡献
 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是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
 也是航空工业
 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后来,钱三强如当年父亲期许的
 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离家近十年后
 钱三强团队发现并证明了
 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
 他和夫人何泽慧被国外媒体盛赞为
 “中国的居里夫妇”
 正当其他人都认为
 他会在国外继续研究时
 钱三强决定回中国
 面对很多人的不解和惋惜
 钱三强的回答是: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
 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懈努力
 来改变她的面貌”
 
 1948年
 钱三强夫妇克服万难回到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
 钱三强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
 
 1960年
 新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
 钱三强担任技术上的总负责人
 
 4年后
 就在钱三强51岁生日当天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仅仅2年零8个月后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
 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1992年6月28日
 钱三强在北京去世
 享年79岁
 
 1999年,国家召开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
 追授钱三强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鲜为人知的是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荣誉的23人中
 有15人由钱三强动员回国
 有7人由他直接推荐到两弹研制第一线
 
 88年过去了
 当年被卢沟桥旁的炮火吓醒的孩子
 将一生奉献给了卢沟桥
 如今这里繁荣、平和
 卢沟桥和城墙上的弹坑
 成为历史的见证
 郑福来的孙女和徒弟
 接过他的担子
 继续在桥上讲着那一天的历史
 
 88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日军轰炸中
 决心要造飞机的小男孩
 成为了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
 
 如今
 中国的孩子再也不必
 因为敌军的飞机轰炸担惊受怕
 
 88年过去了
 那个在忧愤中离家的青年
 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奠基人
 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倾尽心血
 今日之青年
 不必担忧“国难家患”
 而是可以在国泰民安中
 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88年了
 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天
 因为卢沟桥还矗立在那里
 宛平城墙上的弹坑
 还在那里
 
 88年了
 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天
 因为14年间
 中国人民
 以3500万同胞伤亡的代价
 换取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今天
 我们时刻提醒自己
 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
 将坚定不移
 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这一天,永不敢忘!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