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5-8-27 09:06 编辑 : w1 U! b* j5 m: c! f6 z
' {: @: ]" j5 K9 Z
谈战友的情谊,若是缺了“酒”,就像枪膛里打的是空壳弹一样——声音和味道都少些真东西。因为酒是战友情的最佳注脚。 若说战友情是一本书,那酒就是书中最鲜活的标点符号——年少时是惊叹号,中年时是逗号,如今成了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军营里的“标配酒”。当战士的90年代初期,物资还不算丰富,但战友们的酒局从不缺席。周末的小馆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炒土豆丝是偶尔超标下酒菜。小米锅巴、花生米的标配,也能喝出豪情。 军营里的“地下酒”。熄灯后的储物间,午休的洗漱间,夜间下哨的几分钟等,都是战友们的地下酒局。偷偷摸摸共饮二锅头、牛栏山,同食花生豆。偶遇干部、分队长脚步声传来时,酒瓶瞬间塞进裤腰或背后——那是战友们喝过最提心吊胆,却也最痛快的酒。 复员后的“爱情酒”。1992年至1995年,绝大部分战友先后复员,也进入了谈情说爱的实质阶段。各自带着女朋友串场喝酒,成了战友间特殊的风景线。酒店或地摊,战友们拼桌,女方聊得投缘,男方较着劲灌酒。最后总有人醉到抱着电线杆表白,而清醒的战友会默契地掏钱结账——毕竟下次就该轮到自己出洋相了。 成家立业的“理由酒”。1995年至2000年期间,战友们先后成家立业,喝酒开始需要名目:家乡战友到北京办事,北京的战友,或是原单位的战友请客喝;逢年过节,外地的战友返乡时,家乡战友约着喝;张某孩子满月、王某升职、李某亲人住院……酒桌上话题从姑娘变成了房贷,醉态从摔酒瓶变成了红着眼眶拍肩膀。那瓶富平春、孔府家酒,终于喝出了回甘。 中年以后的“养生酒”。2010年至今,大部分战友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担子重、压力大,个别早婚战友也先后升到爷爷辈了,喝大酒、拼大酒的机会骤减。酒局前开始向家属报备,酒过三巡就有人摸出降压药。当年五分钟吹瓶的狠人,现在端着枸杞茶耍赖:“医生说了,我这脂肪肝不能再喝了”等,可当《战友之歌》响起,总还有战友不顾死活地干杯。 酒杯的“阴影面”。酒是粮食精,酒也壮怂人胆,但喝多总是要惹是生非。 个别战友,因长年累月酗酒,英年早逝。 个别战友,因酗酒后滋生闹事,请进派出所被警察谈话笔录,被担保。 个别战友,喝成酒腻子的酒人。 个别战友,喝至尽兴,练武术,最终练进医院。 个别战友,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喝没了战友情。 等等。 总结自己喝酒:洋相出尽了,人丢完了。 酒杯的“光阴”。战友们喝酒,喝不出帝王将相的权谋,喝不出文人墨客的雅兴,喝的是: 新兵连偷喝酒被罚站军姿的相视一笑; 复员时砸碎酒瓶立下的“年年相聚”誓言; 如今看着彼此白发,却仍像当年那样默契碰杯。 战友之间酒,年轻时是燃料,烧得人热血沸腾;中年成了胶水,黏合着散落四方的情谊;到老了,又变成显影液,让那些泛黄的记忆越发清晰。 行文至此,举起杯,一口闷!敬那些曾经醉过的青春!敬所有还在喝和不能喝的战友们!
# y) f( E. [0 T5 k P
: l( S1 V4 r, n* s4 P& G Q' n u+ P: X* n5 l)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