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值: 13090
 | 
 
| 
时序的轮转,总在无声处最惊心。不过是几场冷雨,数阵北风,窗外的梧桐便瘦尽了最后一身金黄的袍子,裸露出疏朗而坚硬的枝干,向着灰蒙蒙的天空伸着,像一幅笔意清癯的木刻。十月,这位衣袂飘飘的秋之雅客,已提着它装满霜叶与桂香的裙裾,在暮霭深处向我们微微颔首,道一声珍重,便转身隐入时间的帘栊之后了。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这告别,并不总是伤感的。十月的丰饶与绚烂,像一场盛大宴会后的杯盘狼藉,美则美矣,却终叫人有些疲惫。那些过于浓烈的色彩,酡红的枫,灿黄的银杏,曾经怎样地燃烧过我们的眼眸,如今便怎样地归于沉寂。
 这是一种圆满的、功德圆满后的退场。它把田野归还给空旷,把天空归还给高远,把我们那颗被物欲与喧嚣填得满满的心,也一并掏空了些许。这“空”,不是虚无,而是一种丰盈的预备,好容受接下来更为素朴与深沉的静默。
 
 于是,十一月便来了。它来得悄无声息,像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学者,步履沉稳,眉目间带着冷峻的温柔。它没有十月的喧哗与招摇,只是静静地收拾着残局,将落叶归根,将草色染枯,将世界调成一个以灰、褐、黛为主调的、哑光的世界。初看,这景象未免有些萧索。可你若静下心来,与它相对而坐,便能从那萧索里,品出一种别样的醇厚来。
 
 它教会我们凝视本质。当繁花与绿叶这层华美的表皮被风一一揭去,树木便显露出它最本真的姿态——那挣扎的、虬曲的、充满生命张力的线条。这多像我们的人生,当青春的浮华与中年的重负渐次褪去,生命的骨架才如此清晰地凸显出来。什么是可以舍弃的,什么是必须坚守的,在这十一月的天空下,一切都变得分明起来。它让我们学习与“荒寒”相处。这是一种生命的减法,它剥夺了外在的依靠,迫使你转向内心,去生起一堆属于自己的火。那火,或许是书房里一盏灯下的执卷,或许是午后与友人一壶清茶的对话,又或许,只是一个人面对旷野时,内心那片辽阔而安宁的寂静。
 
 所以,这“再见”与“你好”之间,并非一道决然的裂痕,而是一条从容流淌的河流。我们告别的是一个季节,迎来的却是一种心境。里尔克在《秋日》里写道:“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再建筑。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这并非绝望,而是一种深刻的清醒与接纳。十一月,正是这样一个“此时”。它不鼓励你再去营建虚幻的楼阁,而是让你看清自己所站的这片土地,让你学会在自己的“房屋”里,与自己的“孤独”安然共处。
 
 那么,便坦然地对十月说声再见吧,感谢它赠予我们的所有成熟与芬芳。然后,转过身,向这初来的、清瘦的十一月,道一声你好。你好呵,十一月的清晨覆在瓦上的那一层薄霜,那是大地清醒的呵欠;你好呵,十一月午后那片滤掉了一切杂色的、纯粹的阳光,它像一道澄明的理性,照亮书页间的字句;你好呵,十一月夜晚那阵掠过枯枝的、带着寒意的风,它让我们把身上的衣衫裹得更紧,也把内心的温度护得更暖。
 
 日子,便在这告别与迎接中,一层层地厚重起来,像老树新增的年轮。愿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十一月的、内省而温柔的心,走入这岁末的沉静时光里,不慌,不忙,不惊,不怖。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