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3.6教授的言传身教/ c* U2 X/ n& F) A1 R4 ?& d
x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军校的教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军人品格的塑造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成长的每一步。0 j  q% Y) F. c1 l: b/ }; \/ D$ q6 x
 大学物理庄宗基教授: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6 N0 k6 j+ i$ t8 o# D庄教授是那种让人一见难忘的教员。他身材瘦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走路时总是微微低着头,仿佛时刻在思考某个物理难题。他批改作业时极为认真,红笔标注错误,蓝笔写下评语,黑笔记录成绩,三种颜色工整分明。若有学员不交作业,他绝不会轻易放过,必定亲自找来问清缘由,直到对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军人的责任感。有一次,我因前一晚熬夜,在课堂上打起了盹。突然,“啪”的一声,一个粉笔头精准地砸在我的课桌上,我猛然惊醒。抬头望去,庄教授正用他那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小杜丫,昨晚又没休息好丫?”全班哄笑,我却涨红了脸,从此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走神。听闻他去世的消息,我作为10队的代表,主动参加了他的葬礼。站在他的灵前,我深深鞠躬,心中默念:庄教授,您的学生来送你了,一路走好。
 ( e0 I7 T9 |/ Z电子学李楠教授:春风化雨,因材施教。3 {- f7 b) g+ ?- }6 Y$ v
 年轻的李教授扎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单肩挎着军绿挎包,笑容和蔼可亲。我们是她穿上蓝军装后教的首批学生,她对我们这些部队生格外关注和偏爱。我偷懒不想交作业,当我把正确答案告诉教员时,她总是点头默许,然后对我提出硬性要求:考试必须得80分以上!教员对我宽容善待,教员的要求标准必须达到,我电子学考试每次都是优秀。她的教学方法独特,善于引导我们自主学习,尤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她更是耐心辅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格过关。
 9 p6 S- ~6 g. u5 F* ~! K军体朱学义教授:严父般的关爱。
 ) `+ l- U9 a! m( k4 I) K5 m/ \朱教授是我们军体课的教员,我们有幸成为他退休前的关门弟子。他身材魁梧,嗓门洪亮,对待我们却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既严厉又慈爱。最难忘的是他教我们游泳。我们这几个旱鸭子在泳池里扑腾半天,仍然不得要领。朱教授见状,二话不说,直接把我们赶到了跳水池。在深水的恐惧中,我们不得不拼命划水,永彤同学游到跳水池中央时,突然体力不支,头沉了下去,千钧一发之际,朱教授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托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进步飞快,很快就学会了游泳。3米台、5米台跳水,跳不下来军体课就不合格,对个别恐高的学员来说就是难以逾越的关口,朱教授那是连哄带劝、软硬兼施,确保人人过关。据说朱教授老伴去世后,孩子请了一位女保姆照顾他。有一天,朱教授带着小保姆去银行要取10万块钱,银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取钱的两人年龄差距较大,又非父女关系,便打电话找朱教授的儿子核实情况,及时阻止了不该发生故事,避免了财产损失。. j) d4 u' ]+ o+ |
 计算机柳松教授:诲人不倦,耐心如母。% c- @0 X+ U; ~, u
 柳教授瘦高个子,说话慢条斯理,但教学极为认真、极为负责。有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教室里一片漆黑。当时,他正在给一位基础较差的同学辅导BASIC语言编程。她二话不说,掏出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继续一步步引导那位同学理解。我在旁边听得直跺脚——那位同学悟性差的实在让人着急(后来他果然留级了)。可柳教授始终不急不躁,直到对方彻底弄懂才罢休。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师者仁心。$ `3 a3 `; I/ ^# c8 M5 o5 }
 大学语文闫国林教授:妙语连珠,亦师亦友。
 8 S& p4 @, h2 ?0 I: w闫教授毕业于东北师大,才华横溢,上课时妙语连珠,常常逗得全班哈哈大笑。他能把枯燥的文言文讲得生动有趣,还能结合现实生活,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文学的魅力。他曾亲自指导我参加演讲比赛,从稿件的撰写到语调的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帮助下,我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后来我在教务处当参谋时,他也升任教研室主任,我们的师生情逐渐变成了同事谊,但他始终是我敬重的老师。
 1 G( w/ r8 }7 X9 ?/ n) |机械制图高文心教授:优雅从容,亦严亦慈。( U" [6 X5 b& r1 s; `% v5 k7 D/ x
 高教授是位气质优雅的女教授,讲课清晰透彻,再复杂的图纸在她笔下都变得简单明了。她从不发火,但要求极高,我们私下都偷偷叫她“丈母娘”——既是因为敬重,也是因为喜爱。有一次,我的制图作业线条不够标准,她轻轻敲了敲我的桌子,微笑道:“军人做事,要像尺子画线一样,横平竖直,一丝不苟。”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 [4 j* U- V* v心理学金兆松教授:老乡情深,关怀备至。5 r& s- m& r5 o6 t) q9 O2 N
 金教授是山东招远人,和我是烟台老乡,对我格外照顾。他常找我谈心,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得知我要留校的消息,他多次到干部处帮我打探情况,直至最后确认留校。我刚毕业留校时,他还特意请我去他家吃饭,让我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阿姨也是满嘴山东腔,也非常喜欢我。我们生活在海校大院,经常能见到,老师和师母的关心关爱溢于言表。$ t4 K$ `! q9 A2 V: w3 I) p
 毕业20周年:师恩难忘。1 H* d# X+ b7 v5 D6 |/ c9 N0 k( E
 在90.10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庄教授、李教授、朱教授、高教授、田教授、金教授等众多恩师都应邀出席。我作为活动组织者,特意邀请了这些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当昔日的教员们走进宴会厅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外地的同学们激动地与20多年未见的老师握手、拥抱,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看着老师们鬓角的白发,我们不禁感慨时光飞逝,但师恩永存。" e9 U0 j) e; t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