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子依旧是那么不紧不慢地走着,循着它那千年不易的足迹。窗外的白杨,叶子已落得差不多了,剩下几片最倔强的,在枝头撑着枯黄的小旗,对抗着渐紧的北风。天色是灰濛濛的,像一块用了许久的旧砚台,磨出的墨也带着些沉郁。没有雪,只有干冷的风,偶尔从窗缝里挤进来,带着清醒的、凛冽的善意。
“小雪”已至,它不像“大雪”那样声势迫人,也不似“霜降”那般肃杀逼人。它只是轻轻地、预告似的提个醒,告诉你天地要换一番气象了,但那气象还在路上,你且耐心等着。这是一种将到未到的情致,一种含蓄的、东方式的留白。仿佛一位丹青妙手,在泼墨的山水间,故意空出一角,教人自己去想那云深处的景致。
看着这景象,心里倒生出些别样的安宁。万物都在收敛,在简化。繁华落尽,便见了风骨;喧嚣平息,才听得见本心。夏日里那些葳蕤的、纠缠的、理不清的藤蔓,此刻都被时光这把利剪,一一裁去了。生活便在这删繁就简中,露出了它最素朴的底色。这大约便是“藏”的智慧了。天地将生机藏于冰冻的土壤之下,将喧响藏于寂静的北风之后,是为了来年更厚实地生发。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将外放的、张扬的心绪收束回来,温养在精神的深处。
我想起古人此时是要“围炉”的。红泥小火炉上,温一壶酒,与三五好友,说些闲话,或者干脆默然对坐,听那炭火轻微的毕剥声。那温暖是内向的,不张扬的,恰与窗外的清寒形成一种和谐的对照。如今虽少有泥炉,但这心境却是相通的。在这清寒的节气里,将生活的节奏放慢些,把心沉静些,便自有一种融融的暖意,从心底生发出来,不假外求。
小雪,终究是名不副实的。我期待的,或许并非那六出的晶莹,而是这节气本身所带来的一种沉静内省的生命状态。它教人懂得,在寒夜里守护内心的星火,在沉寂中聆听生命最本真的回响。日子便在这不疾不徐的循回中,显出了它的厚度与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