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894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p+ [' @+ `
; [3 J" m5 H+ q+ H1 ?/ n
, {2 O# j* X' z- N+ ~3 O0 b
放猪
9 T6 D( }+ U2 _9 J9 M* J$ ]6 v% @) X) Q1 ?( \; C: M& y( E1 o
7 r) z8 [) ^+ y, I4 d
在我的家乡,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直过着以生产队为主体的的集体生活。那个年代,在我们哪里,土地为集体所有,除每人的自留地外都是集体经营。大牲畜也是集体养殖,集体使用。家畜,生产队里只有猪,一般以母猪为主。每家庭只有养一些鸡、鸭、鹅、狗、猫、猪等小型家禽和家畜。
; z) s& F d+ E7 |; K# }2 ]" D 猪是家庭的家畜之一,也是年终庆丰收(杀年猪)的主要项目,又是家庭出钱的主要来源。一般每个家庭都要养上一两头猪,还有的人家养两三头猪。也有的人家养不起猪,所以就出现了两家和养的现象。
- }! l/ {* A( T 那时养猪的主要食料是刷锅水和刷碗水,俗称泔水。每天将泔水烧热放到猪曹子里,抓一把糠撒到上面,猪就连吃带喝的长大了,家庭人口少的,就没有多少泔水,也就无法养猪了。无法养猪的人家主动找家庭人口多且又没钱买猪崽子的人家合伙养猪,即一家出钱买猪崽子,一家负责喂养,年底后平分成果。要是杀猪就一家一半,如果卖钱就直接分钱。
+ z& I7 G( k$ ]( p+ F 猪吃泔水,也吃青草等。青草出来了,**也出来了,为了防止家猪攉攉**必须把猪关进猪圈,每家的猪圈一般都搭在院脖最前面的道里边自家门口。生产队为了使猪长得更快,每到开始种地时起到秋收结束时至都要派一人放猪。
0 {4 _' C; T$ n 这里有一句埋汰人笨的话,“你是猪脑子呀”!好像是形容猪没有脑子是的。其实,猪也是有脑子的。最起码它认识家,知道找吃的,能听懂人的一些话,知道那里是他的公寓。& a' y2 ?% A1 \3 r0 t) }2 j
当时我们村有两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有一个猪官。一般的来说,两个队的猪都是和着放的。因为村东面没有草垫子,习惯都是每天从村东头开始,由两个猪官喊“松猪了”,每到一家,主人们都会很快的把自己的猪圈的门打开,猪就主动地入群了。有的人家不出来人,就由我们猪官开圈放猪。从东头到西头,一路赶着上百头猪,直入西边的草垫子。一入草甸子,猪猪们就开始找自己爱吃的草和野青菜了。
, G' q$ U) t0 R2 m+ w% D 一般的情况下,猪猪们都很守规矩,不乱跑,时而也有淘气者,不合群者离群乱串。对于不守规矩者,我们猪官的鞭子就要开始惩罚它们了。瞄准它的肚皮,一鞭子下去他就叫着跑回猪群了。对于经常故意离群者不打不行。对于自觉不自觉者,且又不是故意离群者,我们一喊它们就知道了。只要我们一喊,他们就会主动归群。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喊两声“回来”。规矩定下了,他们就都在规矩中活动,它们吃他们的,吃够了就就地而睡,有的吃,有的睡,有的小猪崽子打闹玩耍,它们玩它们的,我们两个玩我们的。
7 E7 x [' A l4 p1 i7 | 到了回家的时候,我们就赶着猪群往回走,当一入村口时,我们喊着圈猪了,人们就会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来来来)的叫猪,有的也不用叫,猪猪们到了自己的家就会知道了,有的拐进家门走向自己的家,有的撒着欢的跑入家门,也有不回家的,我们就抽他一鞭子,告诫他回家。 q, u+ b/ j5 A9 n( K* C' P
就这样,除了雨天之外,每天两次,一直干了两年。+ N/ F8 D( A v" s! b6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