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andyshy 于 2018-1-19 16:31 编辑 , g% g; ^. H/ P A
( G$ @# s& o4 N
谁无暴风劲雨时 守得云开见月明 3 b8 H* P* [1 d6 L
从脱下军装,到现在新的单位工作一个半月,我的人生终于又完成一个重大转折。目前为止,我对新单位感觉比较满意——其实我的要求本也不高。已经逐渐适应了新单位的工作节奏,开始过上以前在部队一直羡慕的朝九晚五生活。经历了转业过程的纠结闹心后,日子又趋于平静。然而积累了近一年的各种情绪和想法,时不时又在我逐渐平静的内心里搅起一阵涟漪。于是在已经进入了崭新的一年后,还是决定结合自己的转业经历写点感想,一是想给自己的转业历程彻底画上句号;二是对一年当中给过我很多帮助的军转网几位热心老转一个交待;三是把我自己在转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拿来分享,希望也能为今后转业的战友们提 供些参考。 限于拙劣的文字表达能力,我尽量整理一下思路,希望表述得不至于太乱让大家看着费劲。 一调整心态。这个看起来像套话,但调整好心态真的很重要,而且越到转业安置过程的后期越显得重要。转业之后面对的身份转变、心理落差、新环境适应,甚至家庭角色的转换和生活重心的转移,无一不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去适应。而且这期间的心态调整是动态的,要有意识地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这样才能更客观和理智地处理好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通晓政策。各地对于军转安置的政策以前就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两年为了30W的任务和改革目标,新的措施又不断出台。所有跟你选择的安置地密切相关的政策都要了解清楚,而且要自己主动寻找各种途径去了解,如果你想等着原单位把所有政策宣讲清楚,那我就只能呵呵了。这方面建议多上军转论坛看看,多加入些军转群,多跟以前转业的战友或者朋友们交流,我自己在转业过程中通过这些渠道受益匪浅。 三合适定位。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家人意见等情况,问清楚自己到底想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再根据级别、年龄、安置政策和当地历年安置情况,分析自己可选择的工作范围。然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把这个定为目标去努力争取。因为我家属的工作是在外企,所以我定的目标是公务员,我的想法是家里要有一个工作相对稳定、有组织关心的人(没办法,体制内待习惯了)。我有了这个目标,事业单位和企业就完全不考虑了,大大减少了精力的干扰。 四明确底限。底限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设置,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后,相当于要做一个最坏的打算。拿我自己来说,行政副T满四年,年龄不算太大,档案分偏低,专业纯军用。这个条件下,我给自己定的底限是参公单位、主任科员、公安不去,其他都不挑。我觉得这个标准应该不高(上海近几年安置,行政副T本来就是参公保底的),如果最终安置达不到这个目标,我就准备跟军转办谈判滞留了。 五熟悉程序。一定要搞清楚安置程序和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2017年上海转业安置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和环节,其中包括一个70多项内容的个人信息采集表,是在部队和地方审核移交档案的时间段内填写上报的,表格里的信息最终是给接收单位看的,我认为这个表比较重要,要谨慎填写,确保里面的信息准确;另外在去年的安置过程中,双选阶段新增了网上报名环节,如果没有及时在网上报名选择某个单位,即便你和这个单位已经谈妥了,也没办法签单,所以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跟我同批安置的一个战友就是因为不知道网上报名这个事,已经找关系谈好的单位没能在双选阶段如期签单(后来可能让那个单位在指令阶段又操作了一下)。 六重视简历。上海的安置有一个双选过程,需要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所以作为敲门砖的简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的简历从5月底开始起草,到8月初定稿,中间大大小小的修改也有几十次,最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简历的**技巧论坛里很多老转都有专门的帖子,需要的可以多看看。简历可以提前投递,具体时机不好说,去年听说有6月份左右就开始投简历的。我的观点是也不用太早,简历要早着手准备,是为了利用充裕的时间多请人帮忙提提意见建议,反复琢磨修改完善。我是在双选会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投递的,当时在军转群里看到一个安置计划,就按照计划上符合自己条件的接收单位投递了20多份简历出去。后来在双选会上,有些单位的人事老师一看到我的简历就有印象收到过,这就是提前投简历的一个积极作用。 七认真培训。上海从2016年转业安置开始,所有团(含)以下计划安置干部都要参加市军转办统一组织的培训,时间一至二个月。培训结束统一考试,成绩在后续的安置过程中,有几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营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一个是海关和税务的录取线,一个是市级机关双选线,另外如果进入区里,根据考试分和档案分的总成绩排名,还决定着安置岗位的性质。考试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2017年的考题比2016年难,但是2017年的考试成绩好像总体也比2016年高,这说明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这个事了。我感觉培训的时候专心上课、认真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很关键,然后按照考纲和老师划的重点多看教材,基本上考试就没问题了。至于其他补习班和各种题库之类的,作用真不大。 八积极双选。上海军转安置主要采用双选的形式,抛开这个形式本身的利弊不说,我觉得还是要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尽量多选择一些单位投递简历,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策略很有心要,多些选择只会让自己多些机会,绝对没有坏处。双选阶段有线下的双选会,也有2017年新增的线上报名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着你后半生的工作。我自己就是在线上报名的阶段,本来是一个随意的选择,结果就幸运地“捡到”了一个机会,最终签到了自己满意的单位,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不真实的感觉。 九有备面试。在成百上千的竞争者中,如果能争取到一个面试的机会,相当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面试单位。想把另外一条腿也迈进去,就得提前做足功课,争取顺利通过面试。功课包括: 1.通过上网或者找熟悉相关情况的朋友,尽量多地了解面试单位,单位性质、工作内容、业务重点等等,尽可能多的掌握情况。 2.提前准备好遇到各类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论坛里有老转总结的常用面试问题和回答技巧,有时间可以多研究一下。 3.在家模拟练习几遍面试,让家里人想几个问题提问来答。 4.四准备好面试穿的得体服装。 5.五面试时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到现场。 关于面试,有几个建议: 1.只要有面试的机会,都要积极去参加,即使你不太想去或者已经决定了不去这个单位。要知道任何一个面试机会都能够增加自己的应试经验,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即使面试通过了,只要不在双选单上签字,都还有其他选择的机会。以我自己为例,双选期间我接到的第一个面试电话,对方跟我说是事业单位,实职正科。因为我给自己定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毫不犹豫地在电话里直接回绝了。挂了电话我就后悔了,不是后悔放弃这个岗位,而是后悔错失了一次锻炼面试的机会。之后终于又接到一个心仪单位的面试电话,我认真准备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那次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非常正式的结构化面试,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加之因为太想进那个单位而造成的过度紧张,面试表现不好,最终落选。 2.面试的时候不管自己是不是真心想进这个单位,都要表现出非常想来的态度。我也是听取了其他老转的这个建议,在我的第二次面试过程中,始终对面试单位表现出强烈的向往。现在回想起来,面试单位最初其实是不愿意接收我的,他们在双选初期选好了自己想要的人,但是别人最后放弃了他们。眼看双选阶段就要结束进入指令阶段了,可能是担心被指令接收一个更不理想的人,所以我才有机会“捡到”这个“弃坑”。对我的面试进行了两次,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单位领导都给我摆出了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困难,想让我知难而退,但我都表现得很坚持不动摇决心(其实我当时已经做好了争取指令进区的准备了)。双选的最后一天下午,单位人事给我打电话,还在试探地问我有没有考虑其他单位,我说我就你们一个目标,你们不选我,我就等指令安排了,对方说好的知道了,就是想再了解一下情况,然后电话就挂掉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又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电话又来了,人事说如果我想签他们单位的话,现在就过去。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其实是犹豫的,想着这么一个不想要我的单位,进去真的好吗?但是嘴上我还是下意识地同意了。就这样,感觉胡里胡涂地在双选最后一天,把自己签掉了。现在想想,过程多么曲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庆幸我当时的坚持和最后的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指令进区是很困难的,我知道的就有两个同级别的战友指令安置的并不理想。 面试的部分说的有点多,因为这个阶段我的感触最深。最后再分享几个我遇到的面试问题:“你觉得部队和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理解焦裕禄精神?”、“工作中如果你和同事的意见不一样,该怎么处理?”、“你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你对于应聘的岗位工作怎么看?”。 回想自己转业一年的历程,说起来甚至在外人看起来就这样轻松愉快地走过来了。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年当中内心里是怎样的暴风劲雨,好在在家人的理解和陪伴下、在龙管、诗版、小特老师等众多老转的热心帮助下,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 恭喜与我同年转业的各位战友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单位,也祝愿2018年转业的战友们都能顺利上岸、如愿签单。 再次感谢军转论坛上海分坛,以及龙管等各位老转的无私付出和帮助。因为有你们,才让我们在脱下军装之时,仍然能够感受到战友之间的情谊和温暖,谢谢!
( ?9 h" R* u4 R; ]6 S. e/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