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的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度,就是用还在上班缴费的人的钱来付给已经退休的人,所以上调看上去好像缴费压力更大,但是这种代际支付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有 146 个国家,包括美德日法都是用现收现付。那么衡量养老金可不可持续,有一个关键的指标叫养老金替代率,就是退休后拿到多少钱占你退休前最后一年平均月工资的比例,比如退休前 7,000,退休后拿 3,500,就是 50%,世界公认 55~60 是一个警戒线,低于这个数很难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太高呢?对于养老金还有我们这一代人会有压力。按财政部的数据,24 年企业职工平均替代率是 39.2,所以提升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压力在于人口结构,退休的越来越多,上班的越来越少,而且上班的赚的好像还越来越少,所以才有了延迟退休和个人补充养老储蓄制度。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在并轨之前,双轨制之下,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一度超过了 90%,而现在每年的基数上调,再给缴费带来压力的同时,无可避免的也带来了一定的退休工资差距拉大。那为什么还是要调呢?越是替代率水平下降,其实代表着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前两年的调是为了跑赢通胀,这两年的调已经在代表为通缩兜底了。9 R3 B3 }. w4 B8 x( P
! _9 @- K8 {" S+ @9 Y* N
和养老金上调幅度最相关的其实是 GDP 增长,通常的调整幅度是每年 GDP 的 0.5~0.8 倍。2010年之后,伴随 GDP 增速的进一步下降,其实养老金的上调比例是在上升的。21 年 GDP 增速 8.1,养老金调了 4.5,占了 0.56 倍。到 24 年 GDP5,养老金调了 3,就已经是 0.6 倍了。今年的 GDP 目标是 5 左右,现在曾经上调 2%,那到底是幅度会下降,还是 GDP 今年会更偏左一点呢?咱们只能在数据来看。但是注意,过往养老金都能上调 5% 的时候,那个时候通胀基本都超过了 2%,相当于至少 40% 的退休工资都是用来对抗通胀的。但是现在养老金上调 2%,今年上半年的通胀都在 0 左右为止,也就是现在上调花的钱更真金白银一点。所以对于叔叔阿姨们来说,那种长期放着养老金不用,还真成一种有效的投资手段。未来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应该会从跟踪 GDP 逐步调整为跟踪通胀,体现着保证购买力、保障民生的意图。接下来 5~10 年,伴随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真正考验养老金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缴费。1 C+ x% S3 ?3 _, x# s# s
* m( S" [ O! [( ^& k. a( X 所以,除了延迟退休和补充养老制度,还要多多调整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才是养老金持续的关键。
$ v% ~. r: w6 r. h- ^* _3 g9 {. M! \2 V" ~! K/ a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