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03|回复: 14

[陈年旧事] 之51:勤俭持家育儿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 17: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秋日诗语 于 2016-1-21 19:48 编辑 ! O4 P! t+ Q* K" N0 M; h
6 `8 i, z/ A! }; Q3 X( c
勤俭持家育儿女
0 d8 a0 T  Q$ D
2 f* P/ R4 c8 E5 G4 h
   前几天在《杀年猪》一文中提到我有兄弟姊妹八人,有位网友感慨地说,“那么多孩子怎么养呀”,让我写写这方面的事。其实在那个年代,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里,家里孩子多是很普遍的事,普通人家的父母能把孩子拉扯大都费尽了千辛万苦。
% @) E( n8 q3 m$ J8 I5 U. g; o

1 t1 t( Z) [7 q" H3 V+ A6 V# R1 |) ~" Z$ w6 Q5 z" y) A
    我家除了父母、八个孩子外,还有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十二口人在一起生活,可想而知生活的担子是很重的。
) h' r" y5 i  B4 @' x好在我家是国营农场,地广人稀,生活环境要好些,职工挣工资,每月有**粮,可以保证饿不着。但孩子多,吃的就多,穿的也费,花费就大。好在我们父母都是会过日子的人,他们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想办法挣钱养家糊口。
9 s7 @+ {  y# b" B9 j- {
$ f6 `$ I% g) ~2 T

( L$ v' q8 ?( k) Q. ]    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大哥、大姐都已在农场上班了,父亲每月工资是46.50元,加上哥、姐的工资,一个月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一家十多口子人,每月吃粮就得三百来斤。当时一斤面粉0.165元,三百斤面粉就得55元左右,得用去了爷仨工资的一半,加上油盐酱醋等零七八碎的开销,也就剩不了几个钱了。

6 y5 g! }5 \) j$ m; R( B0 X2 E  H. }& k) Q4 g. W

& [4 g& b9 t9 X! ?" e* L/ ]6 B2 r& \, y4 Y$ u
    为了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首先就得千方百计地想法子省钱。家人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上班的人一年能添置一件半件新衣服,小孩很少买新衣服,都是捡大人的衣服穿。过年过节添置新衣服,也不买现成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裁自己做。因此,家里很早就买了缝纫机,既提高做衣服的速度,也可节省一些开销。家里人多,棉衣有薄的、厚的,每年拆洗棉衣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我母亲一个人做不过来,我姥姥每俩年从外地来我家一趟,待上一段时间,帮我母亲做棉衣。家里基本不到外面买菜,都是家里自己种。生产队分给每户几分地,我们主要种土豆和大白菜,白菜除了留些贮藏外,都要渍成酸菜,这些菜都是为过冬准备的。家门前还有些自留地,种些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玉米等应时蔬菜,随吃随到地里摘去。做饭、取暖用的烧柴都自己解决,生产队会给每户分一些麦秸、豆秸,这只能解决一部分。缺的部分我们会到山里去割,秋天会割些野草,捆好晾干用车拉回来。冬天,我们放寒假时,会拉着爬犁去河套砍些树枝拉回来,一个冬天会不停地去拉,这样就省下了买柴火的钱。

: F  ?. Y+ m" C" h( x: o
& s/ o) k% `/ [4 U% J6 j9 J
) G) i- c; E  \5 K: Q* S

6 P, m* w. \5 c1 b% S8 B* h     光靠节省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就会敷不衍出,日子还会过不下去,得想法子挣钱。那时候可以说我们家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家住在讷谟尔河边上,一到夏天我奶奶就到河边用搬蹬子、瓮去弄鱼,都是老年人能使的一些老办法,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定能见过。弄一些船钉子、柳根子、葫芦片子之类的小鱼,运气好了一天也能弄几斤,晒成干鱼每斤能买五角钱,一个夏天也能挣个百把十元的,对家里也是个贴补。我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的同时,还养些小鸡和猪。小鸡下蛋除了自己吃以外,大部分要攒起来,一部分卖钱,另一部分要交到供销社去,这既是任务还可换回麦麸子喂猪。养猪是当时家里的大项收入,一般每年卖一头,过年杀一头自己吃。我母亲养猪特别精心,冬夏都要把猪食煮热了再给猪吃,很少发生猪生病的事情。我上中学的时候,夏天每个星期天都要骑自行车到大地里去割猪食菜,像线菜、灰菜、车轱辘菜、婆婆丁等野菜,每次都是满满俩**袋。我母亲养的都是本地猪,又大又肥,一般都养到四、五百斤才买,一头猪能买二、三百元。我母亲经常自豪地说,别看我不上班,在家挣的钱也不比你们少。

6 N3 ?6 Z; @/ k, Y1 X! ]: P$ A# e1 D+ ^1 v

8 _7 Y& Q9 h2 l# u/ K( m( C4 I! F5 ]! U' b9 z2 b8 l
      说实在话,一个家能不能过好,关键是有没有会过日子的女人,我们家就是靠我母亲操持着才过上好日子。从我记事时就看到母亲个特别小,还有些驼背,后来才知道母亲年轻时得过病,加上累的捞下毛病了。但我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有智慧的女人,上要照顾公婆,下要抚育儿女,而且给六个儿子取上媳妇,没有拉一分饥荒,又能把公婆关系、婆媳关系处理得特别好,不但我们家里人敬佩她,在村子里名声也特别好,受到人们的尊敬。

# b: P; W5 Y' R6 j% t  i# z/ i, O. u
3 D- M9 V/ D; a4 U" w" T8 W7 e5 T, p8 T8 ?" C9 C# P. z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29 津贴 +100 收起 理由
沉鱼 + 99 + 8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秋日诗语 + 3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growth: 12295

发表于 2016-1-21 19: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家子12口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下来真是不容易,那时候的艰难和困苦可想而知!你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能干,持家,教育孩子,孝顺公婆,是家里的顶梁柱!都说娶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你妈妈就是好女人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7: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大哥,你真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1 17: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2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周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5 1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侯甲 于 2016-2-5 10:49 编辑 5 d. F, l! ?8 a; ]+ O; Z& j3 Z2 Q6 `

* C; L$ ~* X4 j6 B. f& l你比我家强。我家最多时有9口人,全靠父母挣工分养活。那时男劳力一天10分,女劳力一天8分。收成好的时候,年底换算下来,一个男劳力一天10分划3角钱,8分就是2角4分钱。这样,父母一天总收入才5角4分钱,一个月16元左右。如果遇上天灾,有时男劳力一天还挣不到1角钱。那是怎样的时代啊!) P) w- ~5 w5 e1 Q; g
就靠这16元钱管9口人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人情往返。这些都苦了我的母亲了。
" Q+ t/ b. r9 m& z7 T& I8 e/ q4 m: N7 ]到现在我真不可想象,我的父母是如何把我们姐弟7人拉扯大的。5 v, Y" P% u/ K% a
所以,我无论在哪个场合都一再强调,MAO时代,是万恶的,谁为那个时代叫好,就没有人性。

点评

没有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生活。一切鼓吹毛时代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有毛病,反正这样的人不正常。  发表于 2016-4-20 18:58
你这样说话是没人性了。  发表于 2016-4-20 17:58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沉鱼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3340

发表于 2016-2-5 21: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上一代人真的为了生活,为了把儿女养大省吃俭用,吃尽了苦头。不容易呀,所以提起父母都很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5 22: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家能不能过好,关键是有没有会过日子的女人”。这这句话说的真好,看似赞美母亲,其实也是在肯定所有勤劳持家的中国大多数女性。每次阅读哨兵的文章,心里总感觉有种很浓厚的生活味道,这个味道很暖很温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1: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勤俭持家,是每一个传统家庭所遵从的观点。! v8 F, s6 U, Q9 m
    读作者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家里一样孩子多,母亲晚上点灯熬油为我们做鞋子,缝补衣服,那时候,我们也是小的接大的的衣服。衣服还好说,总是偏大,而鞋子总是跟不上脚长的速度,不是漏脚趾头就是漏脚后跟。吃饭上也是油水不多,一盐水瓶的羊奶可以加水勾兑成一大盆煮开了,大人小孩每人一碗,喝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母亲会带着我们去菜园边捡铲除的包菜跟叶,回家后清洗,开水一焯,加点盐和少许的油,就是一对美味的大餐......+ p5 A% v, ]: _# V3 A# \
    回想起来,那是真的比不了现在的生活,好辛苦,可当时觉得好幸福。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父母抚育五个孩子长大成人,确实不容易。社会发展进步确实快,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到很是满足!同时也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M# ?  c# b; U; s& f5 T( ~& J
    谢谢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ipend growth: 5735

发表于 2016-4-17 17: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真是一分钱分两半用,现在一元钱丢地上没人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5: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常在 。。{:2_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美好的田园生活,现在哪里去找那样的河流山川4 U+ K+ n+ G8 {( S6 x: [
日子苦点,可真是美好,回忆隽永8 d& J0 ?9 X; N8 C
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块钱一篮子西红柿,还有黄的。一个西瓜四五个人吃不完,现在哪里有啊,亏我那时那么小还能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rowth: 3340

发表于 2016-4-19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家里一个会持家的女人就是天。文章写的不错,主题明确,线条清晰,不足之处,语言过于平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